鹬蚌相争的意思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15:36 点击:806987

  “让保荐人相关子公司跟投科创板企业,实现自身经济利益与承销建立关联机制,一方面是为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1月31日,有券商机构研究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证监会近日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构建科创板市场化发行承销机制。其中,科创板新股发行价格、规模、节奏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强化市场约束。对新股发行定价不设限制,建立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专业能力。试行保荐人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明确,为增强保荐机构的资本约束,强化其履职担责,《实施办法》允许发行人的保荐机构依法设立的相关子公司或者实际控制该保荐机构的证券公司依法设立的其他相关子公司,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并设置一定的锁定期。同时,为引导承销商在定价中平衡兼顾发行人与投资者利益,促进一级市场投资者向更为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实施办法》明确路演推介时主承销商的证券分析师应出具投鹬蚌相争的意思

  日前,证监会、上交所发布了科创板及试点注册制的相关配套制度和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以下简称《上市规则》)在信息披露方面强调了科创板的特性。提出了科创板上市公司需要对业绩、行业风险、科研投入等进行信息披露。   中邮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研究官尚震宇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在新时代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意义极其重大,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和实体经济转型的动力引擎。通过注册制、严信披和退市制度,强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带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全面转型升级。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经营相关领域进行全面监测,而信息披露在定价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具有重大影响。   据了解,《上市规则》对科创板上市监管信息披露要求更高。具体来看,强化行业信息、核心技术、经营风险、公司治理、业绩波动等事项的信息披露;强化减持信息披露。在保留现行股份减持预披露制度的基础上,要求特定股东减持首发前股份前披露公司经营情况。   对此,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鹬蚌相争的意思

  近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同时证监会以及上交所层面的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配套细则开始征求意见,在上市标准、发行注册、信息披露、交易规则、退市制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突破,其中,发行注册环节将是全新程序和方式。   根据《实施意见》,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合理制定科创板股票发行条件和更加全面深入精准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上交所负责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中国证监会负责科创板股票发行注册。中国证监会将加强对上交所审核工作的监督,并强化新股发行上市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   对于这一程序,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向《证券日报》解释,“设定这样的程序,是因为现行《证券法》赋予了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中的‘行政许可’责任,在注册环节,证监会不对企业做实质性判断,但发行人必须做到充分信息披露。”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保留着注册与不予注册的最终决定权。但实质上的所有审核工作都已转移给上交所,证监会只是保留着最终的注册决定权。   现行《证券法》规鹬蚌相争的意思

  1月3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终止了此前业界对谁能上科创板的各种猜测,上市规则对科创板上市企业设置了5套差异化的上市指标,企业可以任选其中一套。笔者认为,科创板这种多元化的上市标准能够更好地包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类型的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的需求,帮助科技创新企业在发展关键时期取得资本市场支持。   在科创板筹备阶段,关于科创板的各种传言主要集中在科创板企业的上市条件和标准,能不能打破A股一直以来拟上市企业以盈利为硬件的铁律。因为在国内上市,企业必须连续盈利三年,且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很多互联网企业盈利较晚,有的甚至仍处于亏损状态,多数高科技创新企业都难以达到,很多优秀企业被挡在A股市场上市门外。   这也导致近几年来,大量尚未盈利的互联网独角兽和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赴海外上市。自2017年以来,国内互联网企业再度掀起密集上市的小高潮,众多企业扎堆海外上市。趣店、拍拍贷、爱奇艺、搜狗、小米、京东物流等公司,或已成功挂牌,或酝酿提交IPO上市申请。众多国内互联网企业密集海外上市,凸显了中国互联网企业蓬勃的发鹬蚌相争的意思

  1月31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证监会指导交易所完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拟提高券商两融业务风险控制灵活性,扩大标的证券范围。同时,证监会拟对风控指标实施逆周期调节鼓励证券公司权益类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起到为市场纾困的作用。具体来看,为进一步优化融资融券业务机制,提升证券公司自主管理能力,沪深交易所正在抓紧修订《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拟取消“平仓线”不得低于130%的统一限制,交由证券公司根据客户资信、担保品质量和公司风险承受能力,与客户自主约定最低维持担保比例;同时,扩大担保物范围,进一步提高客户补充担保的灵活性。此外,为满足投资者对标的证券的多样化需求,沪深交易所正在研究扩大标的证券范围。   “这意味着券商两融业务风险控制灵活性提高,增加了券商自主调控空间。”一位券商研究人士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有业内人士表示,结合当前A股市场估值较低的情况,以及该项风控权力下放,预计后续融资业务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截至1月30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仅为7270.40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1.99%。   除了拟取消“平仓线”鹬蚌相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