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协议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1:15 点击:79823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看待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等国内知名专家在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的“国研智库论坛·第五届新年论坛(2019)”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隆国强认为,要用三种思维来认识和看待战略机遇期。一是国别思维。讨论战略机遇期一定要从中国的发展阶段及自身优势、劣势以及发展目标出发,而不是笼统地说是机遇还是挑战,脱离国家的实情讨论战略机遇期是没有意义的。二是动态思维。同样的世界变化,过去看来,可能是重要的战略机遇,但是随着我们在全球分工地位变化等自身条件的转变,现在看未必是机遇;相反,过去看曾经是挑战的因素,现在可能成了新的机遇。三是辩证思维。要辩证地看待机遇和挑战。我们经常讲“危中有机”,但很多机遇本身也可能转化为挑战。   当前的战略机遇期有怎样的内涵?隆国强说,一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我们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这是重大判断,是新兴大国的重大机遇。二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在补偿协议

  尚福林说,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一是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步伐,为微观主体拓宽优化资源配置的空间;二是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制化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微观主体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  张军扩说,深化改革完善高质量发展的体制环境主要有四方面任务:首先,着力构建优质优价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第二,要着力完善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结构优化升级的社会环境;第三,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第四,要切实加快对支撑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且具有基础性作用的重大改革。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等专家近日在出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与中国移动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时,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主要政策进行了解读。  信贷服务体系,以优质高效的信贷资源配置促使国民经济循环流转更加顺畅。目前,信贷仍然是我国金融资源配置的主渠道,要倡导公平信贷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符合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律、有利于畅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补偿协议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中国生产力学会创新推进委员会组建“创新驱动实践典型案例课题组”,对一些知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实践进行专题调研,最终形成课题报告上报有关部门。   课题组通过对中民能源(江苏)有限公司、北京博鸿安曼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匡达制药厂、成都众一养殖有限公司等10余家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实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企业有如下特点:一是聚焦关键领域,聚力技术推动,聚合市场拉动,组织优势科技资源协同创新,取得了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突出成效;二是积极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推动业务融合发展。三是着力行业深耕,培育特色领域产品品牌。   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关注以下问题:银行放贷的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出现银行放贷与小微企业融资“两难”局面。   二是高端要素支持不够。一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依赖技术引进、简单模仿、延展迭代,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较低,市场潜力有待开发。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优秀企业家补偿协议

  近日,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等在京联合发布“2018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经济增长与发展、自主创新、资本市场等入选前10大热点。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教授发布了2018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前10大热点分别是:经济增长与发展、自主创新、资本市场、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收入分配与收入差距、三农、对外贸易与贸易政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及其中国化、经济体制改革、金融秩序与金融安全。  这10大热点是通过对2018年专家学者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社会科学》等19本统计样本期刊上发表的全部学术论文按专题进行分类统计得出的。  黄泰岩说,2018年前10大热点的基本特征是:研究主线是近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直坚持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主要工作;研究方法是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目的是扎根中国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增强“四个自信”;研究特色是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基本经验,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补偿协议

  “从货币信贷层面来讲,2019年还会延续2018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是它的针对性效率和前瞻性方面可能会有更多考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中新社“国是论坛——2018经济形势分析会”上如是说。   赵锡军认为,总体来看,2018年全年中国经济6.6%的增长速度符合各方预期。特别是经济结构有所改善,尤其是供给结构有所改善,有些方面体现出较好的亮点。比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速度达到11.7%,比平均增长速度快不少。这说明,经济结构在持续改善。“如果将中国经济放在整个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提高的背景下来看,2018年能够实现6.6%的增速实属不易。”   赵锡军称,过去一年,中国的金融政策、金融市场比较合理地支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以货币政策为例,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9.8%,信贷增速则维持在13%左右,这都为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和结构改善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和充裕的货币环境。在保持总体供给的同时,货币政策的结构性引导作用也在进一步强化,针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四次实施定向降准,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结构改善。(文章补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