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话语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21:00 点击:78988

如何在变化了的大趋势下谨慎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成为中国企业领袖最重要的一项“领袖的资格”。沸沸扬扬的“华为员工集体解聘”事件终于“中止”了,但关心这家著名领袖公司的人们还是在为它捏把汗:这次风波是过去了,可过多久它又会冒出下一个什么风波来呢?近年来,随着公司发展步伐尤其是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华为也不断冒出一些令外界吃惊的“新闻”:2004年跨国官司、2005年“打港”、2006年员工过劳死、2007年“辞职门”,几乎每年都要出一起甚至数起大事件。这种烽火不断的情形,在国内著名领袖企业当中很少见,很另类。华为是国内企业界公认的技术派领袖、市场营销先锋、成功的国际化先行者——一家中国企业能够同时在这三个方面都获得无可争议的成就和认可,实属罕见。华为的创始领导人任正非,更是赢得企业界普遍的尊敬。这样一家近乎伟大的公司,为什么会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总是显得像初生牛犊般执拗、生硬、青涩呢?站在外部,试着从华为的角度来看探究其中的缘由,可能有:——华为还是一家处在高速成长期的“待成熟企业”,它碰到的问题比别的领袖企业多,比别的企业超前,比别的企业特别,所以一直走在风口浪尖上;——华为不是公众企业,如何处理与竞争对手、高管、经典话语

大概每个人都会有一种“离开这个糟心的职场,有个空窗期,或者休息,或者见识外面的世界”的想法吧。对于终究还要回到职场的你来说,确认了离开的意义,比什么都重要。傻干之后不能傻睡之前我们讨论了没有建立效率机制下的工作有多么可怕,更可怕的是你可能在无谓的劳累之后连休息都不会。为什么你睡了11个小时仍然觉得疲累?为什么你花了好几万去岛国度假却没有增加生活的热情?我们休息对了吗?你理解的休息是什么?一个饱觉?一阵疯玩?休息的真正含义是修复疲劳,放松神经,当你重新投入工作与学习的时候觉得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新人。如果你的休息方式并不能为你带来这些,那么,无论这些活动的名字听起来有多轻松,看上去有多High,它都是一种错误。抛弃它们,来一场休息革命吧!心理生理学家谢切诺夫做过一个实验。为消除右手的疲劳,他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两只手静止休息,另一种是在右手静止的同时又让左手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得更快。这证明变换人的活动内容确实是积极的休息方式。工作了一天,当一切都结束了,你叹道:太累了,这一天我要睡个好觉。我们的常识使得我们对疲劳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经典话语

美元持续贬值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也正在把一场新的金融风险带给世界经济。1999年欧元刚刚诞生时,兑美元汇率为1.1899;到2000年10月,欧元已经跌到0.8272美元;到今年11月7日,欧元兑美元达到1.4675,比最低点时上涨了77%。美元的持续下跌已经让欧盟感到不能忍受,首次正式出访美国的法国总统萨科齐11月7日在华盛顿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元对欧元持续贬值,正在损害欧洲企业的出口竞争力,“我们所有人都不能再对美元问题置之不理,”“如果不给予重视,货币政策上的混乱可能演变成全面的经济贸易战。我们都会成为受害者。”是什么推动了美元下跌?从近期因素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扩散、房地产市场疲软以及美国降息的前景,都是推动美元下跌的重要因素。美国次贷危机并未随着各国央行出手相救而消失。在今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显示,全球各大投行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继续扩大。汇丰银行日前突然决定关闭其在美国的按揭抵押证券交易部,估计汇丰要做出额外高达150亿美元的拨备。美国最大券商美林证券第三季度在次贷相关领域遭受了约79亿美元的账面损失,全公司当季净亏损22.4亿美元。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集团,目前在信贷市场遭受的损失已达65亿美元,预计未来损失可能扩大到百亿美元以上。美国的房地产经典话语

间隔期不是一片空白,也不是就此停顿,它是一种丰富人生的形式,填补那些由于疲惫留下的内心空隙。每隔7年,生于奥地利的平面设计师施德明就会将他在纽约的工作室关闭1年,用来度假,此举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说,一个人,假设活到80岁,生命的前25年用来学习,之后的40年用于工作,还有15年是退休时间,这是惯常的做法。施德明认为更合理的时间规划是抽出5年退休时间,穿插在工作的年头里,每7年出现一次职业上的“间隔年”。工作中的“七年之痒”人的职业期需要间隔吗?一般说来,对于在大城市工作的白领,已经很难在一家公司的某一个位置上一坐一生,他们的工作也会陷入到人们常说的“七年之痒”。7年,不间断的高强度工作和单一的工作内容足以让人的身心都进入“疲惫期”,职业发展也会因此而产生瓶颈。事业和我们的身体是一样的,疲劳时需要适当的休息。但人容易走进误区,将人生划分得泾渭分明,这个时间段做这个,下一个时间段做那个。而事实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事物本然的节奏,工作成了双手在忙碌,内心在沉睡,用经验替代了热情。施明德所讲的以7年为周期插入一个“间隔年”的做法正是标注出了身心内在的休止符。不是中断,是生活在别处想要对职业生涯达到修整的作用,间隔的时间是个问题,几天或经典话语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目标鼓舞人心。但若舍文化产业的底蕴支撑,那就很让人感觉没底。上海为什么不提建设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等中心,我以为大约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北京业绩在上头”的心理作祟。是的,北京因为是首都,其文化中心的地位似乎牢不可破。但也请不要忘了,在上海作为“远东第一都市”的上世纪30年代,上海才是中国真正的文化中心。新中国建都北京,也使北京渐渐地成了全国文化中心。如果说在高度的计划经济年代,上海人失去了文化中心的位置只有认命,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中心”问题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和重新定位。北京就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在计划经济年代许多关于“中心”的定位,上海完全有能力重塑文化中心地位。众所周知,解放前的上海,电影、戏剧、音乐、文学、出版等文化产业巨星荟萃,群星闪耀,辉煌一时。如今,在文化经济时代,没有艺术、哲学、道德等人文领域的灵魂支撑,或者说如不及早重新占领这样的文化制高点,上海产业升级是不可想象的。《新沪商》杂志应该约请一批上海的文化产业人士和专家,就上海的文化重振展开研究探讨,也可作为“后世博商机”和“海派沙龙”热点话题。经典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