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00:43 点击:78550

低碳经济是消耗化石能源少、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制度安排、措施保障,推动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开发和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模式转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简单说,低碳经济是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从“九五”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以来,虽然单位GDP资源、能源和废弃物排放强度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但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重、粗放式发展等问题还相当严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我国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央早已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但一些地方仍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卖资源或补贴低价出口换取GDP。如果我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本意背离了,也不是中央要求的科学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量和环境代价,把提高人的物质和民生问题

回乡创业 选定略阳乌鸡谈起养鸡经历,老梁说是被逼出来的。此前他一直在外务工,辛苦也挣不了多少钱,上了岁数的他,时常想今后回家的谋生之道。去年刚从中医校毕业的女儿找工作不如意,考虑到凤凰乡没有工业污染,地理位置也好,父女俩一合计,决定养鸡。他和女儿一致认为,一般的肉鸡市场上都有,要做就要做出特色。他们选定了养乌鸡。初期总投资80余万元,父女俩投入了所有积蓄,同时还在信用社贷了十几万元。鸡舍后边就是山林,记者放眼望去,乌鸡在林间上蹿下跳,欢快地觅食。“我的鸡,从毛到皮到骨头内脏,都是黑的,下的蛋也是五种颜色。”老梁告诉记者,为了保证鸡的品质,他们经过层层筛选,最终选定适应性强、蛋肉营养丰富的陕西略阳乌鸡。今年买鸡苗时,他还亲自去了趟略阳,选回10000只鸡苗。山林放养 喝井水食中药“我们这些鸡喝的全是井水。”打开一个由红砖修成的屋门,老梁说这就是4000多只乌鸡的“家”,每天早晨乌鸡就到外边山林去觅食,傍晚又成群结队地回到屋子。遇上下雨,乌鸡白天也不出去,就呆在“家里”。老梁介绍说,放养的乌鸡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还不容易生病。“而且我的鸡全部喝的是井水。今年初,我专门请人打了一口一次性可抽取五吨水的机井。我的鸡没有得过病,井水也是‘民生问题

1950年12月,周纪昌出生在江苏省丹阳市的一个农村家庭。尽管少年时代家里很穷,但周纪昌从小就喜欢练书法,买不起纸和墨,就用毛笔蘸着水来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8月,周纪昌来到中国名牌学府——同济大学,学习路桥隧道建设专业。1977年1月,大学毕业后的周纪昌到陕西进入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工作。从此,他与路桥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路桥系统,周纪昌先后做过实习生、助理工程师、设计室副主任、副院长、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这一干就是30年。从2005年开始的每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到全国两会,整整4年间,记者曾多次采访到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周纪昌。2010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又一次采访了周总。水工、桥梁建设史上许多“第一”、“之最”的创造者记者:周董,咱们先聊聊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怎么回事?干什么的?周纪昌:2006年10月8日,中交股份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重组改制、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交易,成为中国第一家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股票代码为01800.HK。记者:上市的中交股份公司主打项目是什么?目民生问题

“如果你真的怀揣创业梦想,就要敢于舍弃。”陈争上坦言,在上海时有过创业的念头,但是高额的经营成本让他觉得无力支撑,不如回到农村去,从门槛较低的养殖业做起。“这里秸秆资源非常丰富,饲料不成问题,劳动力成本比较低,通过土地流转可以整合更多的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记者再次见到“羊倌”陈争上,已时隔近两年。深秋的阳光下,这位曾经的高校学生处副科长穿着干净的休闲西服,正领着来自安徽宿州的客商参观羊棚,举手投足间依旧保留着当初的书生气。陈争上和老乡徐宁,原先在上海读完大学后,留在当地高校工作。2009年3月,为了心中的创业梦想,他们双双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仲兴乡,创办了一家养殖公司。两人学的是热门专业——工商管理与会计,工作地点是令人羡慕的上海,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可为了梦想,他们抛下一切,回到这个劳务输出大县,干起了又脏又累的养殖业。尽管当初家人并不赞成,但他们的勇气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不过,也有少数人质疑:“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在四处透风、气味难闻的羊棚里,陈争上和徐宁用两年半的努力,向社会也向自己交出了一份答卷。与此同时,陈争上成功地把徐宁“发展”成了自己的“伴侣”,并收获了爱情的“民生问题

静观低碳经济兴起审慎思考发展方向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 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对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低碳问题旋即异常尖锐凸显。借助世界低碳经济兴起的浪潮,各国趁此东风调整产业结构,投资新能源,新建低碳产业,实现经济的复苏,低碳经济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任何事物都是正反相成的,低碳经济是否能如人所愿?“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提出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该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国结合自己的情况纷纷提出符合自己国情的“低碳经济内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给出的定义是,低碳经济是指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能够实现低碳排放。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