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贝尔和王祖蓝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30 02:41 点击:76095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在北京与相关省份和企业分别签署协议,预计将投入约24亿经费,围绕具有区域特色的研究领域和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始尝试与地方政府、科研与行业部门以及企业开展不同方式的联合资助工作。按照“面向国家需求,引导多元投入,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多方合作”的原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有关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与有关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四川省、湖南省、安徽省、吉林省成为最新加入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省份,将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投入经费17亿元,围绕军民融合、现代种业、人工智能、新材料等课题,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加入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将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投入经费6.875亿元,围绕人工智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新能源等企业发展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   科技包贝尔和王祖蓝

  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在17日举行的上海推进科技创新建设办公室第八次全体会议上揭牌成立。   据介绍,该中心将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集聚上海及全球力量,致力于解决人工智能重大前沿科学难题,培养中国当前紧缺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努力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创新中心,助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党组成员陆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波,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施尔畏,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国家部委、上海市有关部门、沪上部分高校领导,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和校长陈杰出席揭牌仪式。   应勇主持会议,宣布成立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并同时开启“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建设。杜占元和吴清共同为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揭牌。   陈杰在发言中表示,科学中心建设是上海市和教育部交给同济大学的一项重大历史包贝尔和王祖蓝

  辽宁沈阳至美国洛杉矶直飞航线首航庆祝仪式,17日在沈阳桃仙机场举行。   沈阳是中国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长沙等11个城市之后,第十二个与洛杉矶开通直飞航线的城市。据介绍,在中国直飞洛杉矶的这些航线中,沈阳—洛杉矶航线是飞行时间最短的之一,又是东北地区第一条赴洛杉矶的直达定期航线。   该航线由南航大型宽体客机—空中客车A330-300执飞,每周逢星期二、四、六执飞三班。去程航班号为CZ609,北京时间凌晨1时20分从沈阳起飞,当地时间21时抵达洛杉矶,飞行时间约为11小时40分钟;返程航班号为CZ610,洛杉矶起飞时间为当地时间0时40分,北京时间5时10分抵达沈阳。   南航北方分公司总经理孙建华表示,此次选择在东北重要的中心城市—沈阳开通至洛杉矶的直达航线,是南航继开通广州—纽约、广州—旧金山、广州—洛杉矶、武汉—旧金山之后,在国内开通的第五条赴美航线。   孙建华说,该航线为沈阳与洛杉矶、中国东北与美国西部架起了经贸之桥、文化之桥、旅游之桥、团圆之桥,它将促进两地之间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也将为27万旅居美国洛杉矶的沈阳人回乡探亲提供便捷。   沈阳—包贝尔和王祖蓝

  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2月17日,长三角铁路年到发旅客量首次突破13亿人次(其中高铁到发旅客量9.75亿人次)。今年年底前,随着杭黄高铁、青盐铁路的开通,长三角铁路将拥有18条高速铁路,全年到发旅客量有望达到13.5亿人次。   近十年来,长三角铁路密切与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三省一市的联系,持续推进大规模、高标准铁路建设,已先后建成运营合宁、合武、沪宁、沪杭、宁杭等16条高速铁路。截至2017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万公里,达到10072.4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667.8公里,高铁里程占全国六分之一。   织线成网的长三角铁路像四通八达的血管与全国铁路干线网络互联贯通,把长三角地区与国内各地有机连接,“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在长三角区域内4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34个城市已通高铁,动车组实现公交化开行,“1—3小时生活圈”成为现实。同时长三角至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间实现1000公里内5小时到达,2000公里内8小时到达。   但就目前而言,长三角铁路仍一定程度上面临高峰期车辆供给不足、客流旺盛区段通过能力饱和、检修能力饱和等问题。   上海铁路局集团公包贝尔和王祖蓝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建勋17日下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借助多年铁路基础设施大发展,甘肃通过公铁、铁海等多式联运,实现西北与西南、中西亚与东南亚、“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通,使甘肃通道优势更加凸显。   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中心部位的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商埠重地,是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枢纽地带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联系全国并通向中西亚以及欧洲的重要战略通道。但长期以来,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成为制约该省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刘建勋说,近年来,甘肃先后开通中亚、中欧、南亚以及中新南向通道国际货运班列。据统计,2017年,甘肃与中欧、中亚、南亚国际货运班列共发运305列1.34万车,货值10.4亿美元。同时,中新南向通道每月开行两列,并实现常态化运营。   2015年以来,甘肃还形成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为轴心,以敦煌、嘉峪关等河西机场群和庆阳、陇南等河东机场群为两翼的民航运输网络,努力搭建起覆盖全省、通达全国、连通国际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空中走廊。   刘建勋说,目前,甘肃客运航线已由116条增加到221条,通航城市由66座增加到102个包贝尔和王祖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