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战疫 共创未来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30 02:43 点击:760911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经过6年的努力,预计到今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贫困村将退出80%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50%以上。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重大任务。四十年前,在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之际,中国也相应启动了有组织、有计划的扶贫行动。可以说,改革开放的40年,也正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这40年来,中国有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七成。   调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邢成举发现,当前的扶贫工作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在扶贫过程中存在摊派、任务层层加码的现象,从而导致不切实际。二是要破除对产业扶贫的“迷信”。三是要做好环保工作跟扶贫工作的衔接。   保险、种粮补贴、农村低保)等,都为贫困人口脱贫提供了强大动力。   与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与主导作用相对应,政府也开始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这不仅是中国特色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扶贫工作获得成效的重要经验。   到2010年末,中勠力战疫 共创未来

  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在过去的40年间见证了我国社保制度改革的风风雨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进行了8次大型的机构改革,人社部经历了其中的5次。从劳动部到劳动保障部再到人社部,它的每一次更名、挂牌和业务调整,均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保障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40年前,中国几乎没有人听说过“社保”二字。作为国企配套改革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一无所有的荒原上起步,到如今,已经长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功,得益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40 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告诉人们,社会保障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市场经济的压舱石和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人社部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9.26亿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5亿人,失业保险1.92亿人,工伤保险2.31亿人,生育保险1.98亿人,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1.5亿人。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养老保障网络(参保率90%)和健康保障网络(参保率95%)。  基金保险制(个人账户制)与现收现付统筹制(共济账勠力战疫 共创未来

  “雄安新区智能感知”论坛期间,中国移动发布了中移城市超脑行动计划。该计划是基于中国移动5G网络、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优势能力,赋能城市全域感知、数字运营和智能决策,打造完善的城市神经网络和大脑系统。中国移动“城市超脑行动计划”将有力推动智慧雄安建设。上市公司方面,数字政通主营智慧城市应用软件系统,在雄县设有公司。银江股份是我国智慧交通领先厂商,已在保定、石家庄开展相关业务。(中证资讯) (文章来源:中证资讯) (责任编辑:DF378) 勠力战疫 共创未来

城雕记忆:冰铜铸《热冬果》 传承“老兰州”故事  中新网兰州12月17日电 (张婧)入冬以来,甘肃兰州持续低温,街头冷风瑟瑟。市区繁华街道一座铸铜城雕《热冬果》“静候”在匆忙行走的路人当中,这件艺术品自2003年完工就开始“目睹”兰州的点滴变化,包括兰州的人。寒往暑来,年年如是。   现年65岁的李友刚在甘肃兰州生活近半个世纪,对兰州已心生故土之情,“生活多年离不开了,对这里熟悉,感情也深。”他说兰州有他的子孙后代,家就在这里。   如今已退休的他总是闲不住,每天都到兰州街上走走停停,与老友们回忆往昔,他也会把兰州的老旧故事讲给自己孙子听。   李友刚上小学的孙子李淇人不大,但知晓的事情特别多。“我从小到大一直听爷爷讲兰州故事。”他指着眼前雕塑作品《热冬果》回忆起爷爷讲的“故事”,“过去就是这样,人们冷得浑身哆嗦,但还是愿意坐在街边凳子上捧一碗热梨汤吃下取暖。”   李淇说家里还有他坐在空凳上与该作品的合影,“坐在凳子上时,我们的着装虽然有着很大的年代差,但食客的感觉却很真实。” 靳勒用冰冷铜料铸造老兰州的温情故事,将这种“老兰州”印象讲述给后人。图为铸铜《热冬果》小稿。 张婧 摄   李淇所说的“空凳”就是城雕《热冬果》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勠力战疫 共创未来

迎百年校庆 南开大学复建三栋历史建筑主体完工  中新社天津12月17日电 (张道正 吴军辉)为迎庆建校100周年,南开大学在津南校区规划复建木斋馆、思源堂、秀山堂等三栋历史建筑。记者17日从该校基建规划处了解到,这一历史纪念区楼宇工程现已主体完工,初具规模。虽然还未完全揭开“面纱”,但“民国风”的建筑格调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南开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关注。   木斋图书馆建成于1928年,由前清学儒卢靖(字木斋)捐建。秀山堂建成于1923年,由天津籍督军李纯(字秀山)出资捐建。思源堂建成于1925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以及河南实业家袁述之先生出资共同捐建。1937年,南开大学校园受到侵华日军炮火轰炸,秀山堂、木斋馆被完全损毁,思源堂局部受损幸而得以保存至今。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的规划建设为南开大学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本着贯通历史、薪火相传的理念,南开大学决定在新校区复建木斋馆、秀山堂、思源堂。   这三栋历史建筑是南开大学初创时期主要的教学设施,由当时国内外的慈善机构和慈善家捐建,是早期南开大学集民间力量艰难办学的缩影和见证。2014年,在南开大学建校95周年之际,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健坤投资集团董事长赵伟国以个人名义捐资1亿元人民币,支持南开大勠力战疫 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