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职业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5:37 点击:745082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30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对我国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定义、范围、评估流程和总体方法进行了明确。   《指导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由“全球系统重要性”发展到“国内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阶段。这不仅是进一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需要,也是看齐国际监管要求的“补短板”举措。  保险业参评机构数量分别不少于30家、10家和10家”。这意味着,为避免短期内对金融机构造成冲击,监管机构可能按照评分,由高分到低分,逐步扩大D-SIFIs的范围。   转股、不良资产处置占用较多资本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整体面临着较大的资本压力,《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要求过渡期也才在2018年年底结束,若贸然迅速对被划分为D-SIBs的大中型银行提出更高的资本要求,可能会对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人民银行在《指导意见》答记者问中也进一步明确“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在制定实施细则时将考虑我国金融机构战斗职业

  近期媒体报道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引起了市场关注。对于纯线上模式的互联网贷款,建章立制、明确规则很有必要,有助于加强业务审慎经营、有效防范风险。但应妥善处理好监管与创新的关系,不宜搞“一刀切”,对金融机构良性创新应继续予以支持。   互联网贷款未改变信贷的本质,其基于互联网等技术,原来在线下进行的信贷业务全部迁移到线上,风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少数从业机构还存在一些粗放经营、野蛮生长的行为。如个别农村信用联社,甚至将直销银行业务外包给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平台,由此类平台经营网络借贷业务。   2010年2月份,中国银监会公布《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个人贷款管理制度。随着形势发展变化,《暂行办法》的相关条款已经难以适应当下的实际情况。2017年,一份《民营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曾在市场间流传,但后来并未正式出台。而此次的《办法》,则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进行全面规范。从报道的内容看,《办法》涵盖了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定义和范畴、参与资质、发放余额、授信和风控、数据与模型战斗职业

  近日,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   11月29日,广药集团王老吉公告称将引入产业链上的有互补优势的战略投资开启混合所有制改革;11月28日,天津松江披露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市政集团混改进展,市政集团拟通过股权转让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11月16日,一汽富维也公告称,将深入推进股权多元化,引入战略投资者,预计12月份完成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是因为这些公司目前面临股权质押问题,需要降低杠杆以及市场化债转股,因此引入战略投资者,以解决当前的质押所面临的风险问题。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这表明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正在提速。   值得关注的是,11月14日,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通气会上表示,上市公司已成为国有企业混改的重要载体。   在谈及上市公司进行混改的优势时,黄志龙表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优势战斗职业

  11月30日,深圳举办第七届(2018)“生态文明·阿拉善对话”论坛。论坛上嘉宾就绿色金融发展进行了热议。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安青松指出,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绿色金融是深化供给侧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对深交所而言,推动绿色发展,我们一直在行动。”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辉表示,服务建设“美丽中国”,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共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资本市场责无旁贷。近年来,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深交所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激励社会资本加强绿色产业投入,在融资服务、产品工具、公司监管、指数编制、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着力降低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   安青松表示,中国证券业协会为引导和推动证券行业深入参与绿色证券业务、提升绿色业务能力、增强绿色投资意识,设立绿色证券委员会、举办“绿色债券业务创新与发展研讨班”和绿色证券高峰论坛等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共谋绿色证券业务发展。同时协会还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协会加入了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绿色金融合作委员会,携手推动战斗职业

  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文英11月30日在“全国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试点总结暨全面推进工作会议”上介绍,截至2018年11月末,投服中心共登记纠纷案件7176件,正式受理4703件,调解成功3517件,投资者和解获赔金额达6.88亿元,普通调解案件登记数、受理数、成功数及获赔金额均占系统内纠纷调解数量的50%以上。   郭文英介绍,投服中心高度重视提升自身调解实力,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纠纷调解网络、覆盖全市场全类型的纠纷调解范围、一支高素质的全国性专家调解员队伍。同时,投服中心大力开展与各渠道的对接工作:一是诉调对接机制,二是证调对接机制,三是仲调对接机制。   投服中心积极在全国范围内创设和推广新型调解机制:一是纠纷单边接受机制,有效解决了调解“入门难”;二是小额速调机制,在一定金额以下只需投资者单方接受裁决结果即可生效,避免纠纷久调不决,有力破解了“调成难”。三是效力保障机制,通过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或者与公证、仲裁的对接确认,避免纠纷反复,切实解决了调解“生效难”。四是网络调解机制,依托建成的中国投资者网站在线调解版块,共登记案件167件,受理87件战斗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