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事故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15:47 点击:730372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养老金是老百姓的养命钱,对于社保经办过程中的基金安全,11月15日,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社保业务全过程记录,发现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等情况要及时上报。条例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安全规范的信息系统,完善业务运行监控机制,明确数据操作权限,严格控制数据修改和权限变更,防范业务经办风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对业务经办全过程进行记录,实现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在社会保险基金银行账户管理方面,条例要求,严格财务记账、对账,严格印章、票据、密钥管理,及时核对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的资金,保证账款、账实相符,确保基金安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建立违法违规信息报告制度。发现隐匿、转移、侵占、挪用、违规投资运营社会保险基金和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社会保险待遇等情况时,发生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书面报告。对于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或者违规投资运营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计机关责令追回;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地铁事故

教育部: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中新网11月15日电据教育部网站消息,目前,仍有一些地方未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规定落实到位。下一步,教育部将加强省级统筹,优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政策;对于没有落实到位的省份,将定期开展督查,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工资待遇问题,凡未达到要求的地区要限期整改达标,财力较强的省份要加快进度,切实保证义务教育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教育部。(资料图) 中新网记者富宇摄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有关法律文件的要求,教育部深入调研分析各地保障情况,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政策,明确义务教育教师与当地公务员工资的比较口径,全面督查各地落实情况,约谈保障不力的地方政府,指导督促各地依法依规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多数地方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定期调标、绩效工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等政策,不断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目前,仍有一些地方未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规定落实到位。教育部表示,下一步,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各地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省级统筹,进一步调地铁事故

  近日,河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省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全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实施方案》编制了三年工作“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力争突破4500家的发展目标。  据悉,为实现这一目标,河南省将实施“小升高”培育行动。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力争2020年累计入库企业6000家以上。鼓励各地设立专项培育资金,设置培育发展台账,加大入库企业培育力度。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培育服务体系。  此外,河南省还将稳步推行高新技术企业奖补政策。河南省财政资金根据企业规模和各地奖补资金落实情况,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配套奖补,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给予最高200万元研发费用补贴。鼓励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对整体迁入河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直接确认资格并享受首次认定奖补政策,对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在河南省设立的研发生产类子公司直接纳入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DF328) 地铁事故

  央行刚刚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新增信贷增速小幅回落,表外融资依然维持负增长趋势。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量低于预期,表明实体经济仍然承受压力。   不过,总体来看,市场流动性依然保持合理充裕,预计未来企业融资局面将逐步改善。为推动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业内专家认为,未来还应持续用好债券、信贷、股权融资“三支箭”,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银行信贷投放的规律来看,10月份信贷回落是大概率事件,但在近期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多项政策出台的背景下,10月份信贷增量相比预期仍然偏少,这表明实体经济压力仍然存在。   从新增信贷投向结构看,居民贷款增速和占比明显高于企业贷款。10月份新增信贷中,居民贷款达到5637亿元,达到总新增信贷的80%以上。其中,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新增1907亿元,占比27.36%,比上月提升4.65个百分点;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3730亿元,占比53.52%,比上月提升22.3个百分点。不过,与上月相比,居民中长期贷款下降579亿元,表明随着商品房销售额增速的放缓,居民的融资需求出现收缩。   企业贷款方面,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地铁事故

  山东省政府近日下发《关于在全省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确定自11月10日起,对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至此,此前在我省29个国家级功能区开展试点的“证照分离”工作正式在全省全面推开。  “我省‘证照分离’改革的推进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12日,我省开始在16市29个国家级功能区复制推广上海浦东新区成熟做法,开展“证照分离”试点,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证照分离”改革共惠及31840家企业,其中,完全取消审批惠及企业117家,审批改为备案惠及企业3237家,告知承诺制惠及企业7624家,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惠及企业1314家。  此次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中共有2项直接取消审批,1项改为备案,19项实行告知承诺,其余事项进一步完善措施、优化准入服务。据了解,截至11月9日,改革涉及的我省27个审批部门已对本部门、本系统涉及的具体改革事项,逐一制定出台具体管理措施。  “‘证照分离’改革讲求放管结合、放管并重,因此,地铁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