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5 03:59 点击:728112

  近日,从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去年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辽宁省情况反馈会后,辽宁省发改系统全力抓好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大力控制煤炭消费,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布局,配合相关部门推进各项工作。截至目前,一些问题的整改工作已进入销号阶段。   推进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和净土工程,坚决打好大气、水、土壤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一直在积极行动。   去年以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绿色发展统计报表制度》,对各市开展绿色发展年度评价工作。制定了辽宁省绿色发展指数计算方法,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工作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   散煤燃烧是辽宁省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去年以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大力控制煤炭消费,积极推进全省散煤治理工作。先后下发文件并组织各市政府对全省散煤使用和散煤清洁化治理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加快推进实施我省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工作进程。品牌网

  11月13日,在《财经》2019年会上,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原主席黄孟复表示,现在企业的税费负担依然较重,大幅度减税降费势在必行。   黄孟复提出,企业的税费负担重,其中一个原因是养老金,有必要降低现在员工的养老保险费,把一部分国有资产划归社保,来承担养老的费用。   另外,目前财政收入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这说明减税仍然是大有潜力的。黄孟复表示:“在困难的时期要度过困难应该谁来痛呢?从职工、企业和政府三方面来看,我们绝不能让职工痛,不能减职工的工资,不能解雇职工,我们要和员工一起共渡难关,所以员工的福利待遇不能动。企业也很痛,成本的上升,利润的下降,如果再让企业痛下去,这个企业很可能就保不住了。所以最重要痛是谁痛?肯定是政府痛,政府要减税减费减到痛才行。”减税使得企业得以发展起来,未来有更多的税和费缴纳,政府也不会面临太大问题。   在融资方面,企业的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黄孟复认为,原因是金融系统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所以金融系统的改革应该加速。   高杠杆是多年的金融政策和企业发展所累积下来的问品牌网

  江西省宜春市,自古以来就有着“中国药都”的美誉。如今,医药行业已成为宜春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医疗器材类市场的增长率为7.5%,同年江西省医疗器材类销售总额同比增长48.7%。而在整个江西省医疗器材市场,宜春市就占到了43%的比重。“全世界第一的输液挂瓶生产商就来自宜春。”该市有关负责同志强调。这些格外亮眼的成绩让人相信,宜春市正向着全国“医药产业名片”不断迈进。  全国医药行业持续升温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人民群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我国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之一。有数据表明,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规模从2011年的1.6万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3.9万亿元,产业规模扩大了1倍以上。2016年,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6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8%;2017年,这一数字达到5.1万亿元,大幅超过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平均增速。  这与国家大力扶持医疗产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2015年提出以“医养结合”为工作重点;2016年《健康中国2030》出台,“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健康品牌网

  乱占地、吃“集体”、打村民…… 这个村霸为何如此嚣张?   乱占农田建厂、侵占集体财产、殴打恐吓村民、骗取退税款……10多年来,江苏省泰兴市滨江镇翻身村原支书刘幸福让不少村民深感不幸福。多名村民、知情人常年举报刘幸福违法事实,但遭到打压。   违法占地建厂,法院判决拒不整改   半月谈记者在滨江镇翻身村东南处看到,由刘幸福实际控制的幸福集团围墙高筑,厂内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厂周边是农田和村庄。近年来,翻身村及邻村芦碾村多名村民实名举报刘幸福涉嫌以租代征,在租赁的农田上建设永久性非农建筑,改变土地农业用途性质。   滨江镇国土分局负责人告诉半月谈记者,幸福集团厂区是从1982年到2011年不断扩建而成,总共占地84.03亩。其中,36.95亩办有土地使用权证,26.57亩为1982年至1985年历史沿用村集体土地,20.51亩未批先建,违反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   泰兴市国土局已对20.51亩未批先建行为进行了查处,但拆除面临困难。“由于当事人不履行处罚决定,国土部门又没有强制执行权,故向泰州市高新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上述负责人说,他们多次动员刘幸福履行处罚决定和法院裁定,但当事人迟迟不主动拆除。  品牌网

大开放引领历史性跨越——从壮乡巨变看中国发展的力量  大开放引领历史性跨越——从壮乡巨变看中国发展的力量   一艘海轮停泊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码头装运货物(11月3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新华社南宁11月11日电 开栏的话:1958年3月5日,经中央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6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广西各族儿女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形成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安宁稳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即日起,新华社将开辟“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栏目,展示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近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首趟全冷链集装箱班列徐徐从南宁驶出,意味着北部湾港国际海铁联运水平进一步提升。   沿海沿江又沿边的广西区位优势突出,然而受历史因素影响,广西大范围改革开放时间较晚,长期被贴上“边陲”的标签。进入新世纪,广西按下开放发展加速键,尤其是2015年中央赋予广西“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门户”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将广西推向了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前品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