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16:59 点击:71041

摘要: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层有强烈的追求与预先制定的盈余目标相一致的动机以及盈余结果的不确定性。会计政策和会计事项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导致没有绝对“真实”的盈余数据,只有相对合理的盈余结果。盈余管理具有合法性,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盈余管理是合乎道德的行为,目的是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帮助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公司业绩。盈余管理又具有秘密性,而这种秘密行为为社会所迫;消除盈余管理是不现实的。关键词:盈余管理;真实性;普遍性;合法性;秘密性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03-0075-04“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投资者保护和会计准则制定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它已经成为会计乃至经济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以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在会计准则、制度、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变更、交易的规划等手段调节控制企业的盈余,以使会计报表数据达到期望的效果。显然盈余管理是公司实施战略管理的工具之一。公司管理层为了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价值的理解、提高管理层报酬、降低违背贷款合约的可能性以及避免监管部门的干预,往往会运用应计项目和安排真dram

摘要:审计定价的影响因素很多,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以下方面,即中国的独特背景与监管特征、客户特征、审计师特征以及公司治理,并对现有文献做了简要的概括和归类。关键词:审计定价;客户特征;审计师特征:公司治理一、引言审计定价即审计服务定价。从字面上看,它是供需双方对审计服务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它是一个过程概念。是一种决策行为。从决策过程来看,对审计师提供的服务如何确定价格,不仅涉及到审计服务成本、审计服务质量及供求状况,而且涉及到供需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因此,审计定价是一个审计师与客户就审计服务这一产品的博弈过程。从经济含义来看,审计定价指审计服务的价格。它是审计服务市场供需双方均衡价格,随着审计服务市场供应量的增加而降低。随市场需求量的减少而增高。同时,审计定价也受审计产品质量的影响。除此之外,审计服务产品价格又有其特殊性,表现在审计产品本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源于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对审计定价的关注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忧虑: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垄断的审计市场结构或者激烈的价格竞争是否损害了审计师的独立性,降低了审计质量。与其他服务不同的是,独立审计的直接付费者是被审计单位,而不dram

【摘要】服务业国际转移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抓住机遇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概括了当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新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指出我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和服务业利用外资的对策。【关键词】服务业国际转移 服务业利用外资 服务业外包近年来,继发达国家制造业大规模向具有劳动力规模和成本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对外转移的浪潮开始兴起。服务业国际转移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第三波的重要特征和主要内容。服务业国际转移是指一国将原来在本国国境内从事的服务活动交给位于国境之外的其他企业,然后再从国境外输入这些服务活动的行为。一、当代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新趋势1、国际服务业转移规模较大20世纪70年代初,服务业只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1/4。1990年,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超过第一、二产业之和,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50.1%。1999年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超过60%。2005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投资已占2/3。其中,美国服务业对外投资从1995年的469亿美元上升到2dram

【摘要】随着电力企业所处的运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力企业从重视职能管理向重视流程管理的转变,企业自身需要进行企业流程设计与再造,以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营管理水平,流程再造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也被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关键词】电力企业 业务 流程 再造随着电力企业所处的运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供电企业将进入内部管理提升和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建设阶段,企业管理从目标管理到过程管理,从重视职能管理向重视流程管理的转变,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随之而来应运而生的是企业流程设计与再造,管理大师迈克·哈默曾经预言“对于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来说,流程将非常关键。优秀的流程将使成功的企业与其他竞争者区分开来”。一、电力企业流程重新设计的背景电力行业管理体制改革以前,电力企业缺乏竞争压力和意识,电力企业对生产安全较为重视,但是对企业服务能力和盈利能力不够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方面的管理水平,整体运营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同时电能不能储存的特点决定了发、输、配、供在瞬间完成,并要保持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实时平衡,对发、输、配、供各个环节协调配合能力要求较dram

【摘要】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公估业不断扩大发展空间,其发展之迅猛令人瞩目。但是仔细研究国内保险公估行业之现状,便能发现保险公估业尚未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仍明显处于成长幼稚期,繁荣的表面下潜藏着深层次的危机。文章试图通过对保险公估行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机制的分析,探讨目前保险公估行业的发展途径。【关键词】外部环境 内部机制 发展战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保险公估业不断扩大发展空间,无论是从主体规模还是市场规模来看,都呈现出迅速扩张的良好态势,其发展之迅猛令人瞩目。但是,仔细研究国内保险公估行业之现状,便能发现我国保险公估业虽然机构数量发展快,但业务发展速度慢,自身运营效益差,整个行业尚未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仍明显处于成长幼稚期,繁荣的表面下潜藏着深层次的危机。作为一个年轻行业,保险公估业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外部环境还有待进一步理顺,内部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其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不断发展的要求。一、外部环境1、保险公估的社会认同度低,对保险公估的需求意识与保险市场的发展尚有差距首先,与伴随西方保险业300余年历史而发展成熟的国际保险公估业相比,国内的保险公估还是一个不为圈外人知的专有名词,绝大多数企业或市d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