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白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15:29 点击:707203

  今年以来,随着股价的走低,上市公司纷纷以增持回购护盘。《证券日报》记者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611家上市公司获得大股东及高管增持。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增持完成的公司中,4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合计增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0%,分别是深圳惠城、东北制药、三木集团和海立股份,增持比例分别为13.17%、12.84%、12.65%和10.17%。   记者还注意到,今年以来,45家上市公司获得控股股东、大股东、高管等两轮及以上的增持。原因不外乎对公司当前投资价值的认可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其中,联建光电、金通灵、腾达建设、亿晶光电和青海华鼎等5家公司股价已经破净,中国重工和凯盛科技也到了破净边缘。   10月11日晚间,中国重工控股股东中船重工在增持金额达到计划增持的上限之后,再次发布增持公告。公告显示,基于对公司当前投资价值的认可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中船重工计划对公司继续实施增持,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1亿元-5亿元,本次增持不设定价格区间,将根据公司股票价格波动情况及二级市场整体趋势,逐步实施增持计划。   除了增持自家股份,中国重工增持了控股子公司中国动力。据中国动力公美白

  昨天下午3点,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信建投北京东直门南大街营业部,与部分私募基金代表和个人投资者座谈,就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了讨论,传递出强烈的改革发展信号。   笔者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从各位投资者的发言中,不仅听到了对股市企稳回升的期待,也听到了大量改善市场生态的真知灼见。刘士余认真回应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同时表示,现在股市的感觉像是在冬天,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笔者同时了解到,有关改革措施正在积极酝酿中。   座谈会上,大家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为私募基金降税减费、创新私募基金操作机制、多渠道化解股权质押难题、通过国企改革释放红利、采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放宽股指期货交易规则、引导更多长线资金入市等提出建议;呼吁加大对违法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加大不合格公司的退市力度、抓紧推出集团诉讼制度;还对平准基金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多位投资者提到,政府应针对股市下行采取逆周期政策措施,对不合时宜的制度进行修改;也有投资者表示,投资者本身也可以开展逆周期操作。对于中美股市的差异,特别是中国股市自身的特点,与会者也有强烈共识,一致认为应聚焦美白

  据新华网消息本周开始,上市公司三季报开始密集披露,有180余家公司的业绩揭晓;宏观经济方面,9月CPI/PPI等数据公布,三季度GDP也同步公布,至此,三季度的经济浮出水面。本周的公开市场没有逆回购到期,流动性方面无忧。 威华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36亿元至1.45亿元,增长幅度为6.35倍至6.83倍,主要原因是:“致远锂业产能释放,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纤维板业务盈利情况较好”;广汇能源“主营业务产品量升价涨”,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2.9亿元至13.1亿元,增长幅度为4.2倍至4.29倍;此外,神开股份、智飞生物、多喜爱等公司的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限都超过两倍。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公布。   招商证券预测,9月实体经济数据触底回稳的可能性较高,明显反弹的可能性偏低。其中,工业增速为6.3%,投资增速为5.5%,消费增速为9.5%;预计9月CPI同比增速进一步抬升至2.5%,PPI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至3.7%;预计9月M2同比增速小幅下降至8.1%,M1同比增速小幅反弹至4.1%,信贷投放约1.3万亿,企业债券融资约0.3万亿,新口径社融规模约1.85万亿。 (文章来源:兰州晚报) 美白

  为降低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改善上市公司流动性。近日,深圳市政府出台了促进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安排数百亿的专项资金,负责统筹协调化解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票质押风险事宜。对此,笔者认为,在股市波动比较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濒临风险之际,地方政府及时出手不仅可以化解上市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而且也有利于A股市场的平稳运行。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融资工具,是权利质押的一种,也是市场上补充流动性的常用方式。由于来钱快、融资成本低等特点,股权质押成为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最主要的融资工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股权质押在成为上市公司热门的融资工具的同时也开始显现其潜在的风险。因为,一旦质押比例过高,融资方对抗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就很弱,一旦被平仓,不仅公司控制权恐遭易主,其经营发展更是会受到致命打击。  因此,近年来,监管层对股权质押业务不断加强监管。今年3月12日,沪深交易所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新规重点限制股票质押集中度,限制股票质押率上限,限制融入方资格,提高融美白

  “放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配套募集资金使用范围,虽然与股权质押没有直接关系,但允许一定比例的募集资金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或有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这方面。”10月14日,联讯证券分析师彭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证监会结合市场环境发展和并购重组各方需求,对《关于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时募集配套资金的相关问题与解答》进行了修改。   具体来看,主要是完善了配套融资规模的计量方法,支持标的资产对相关主体的增资资金设定明确、合理用途;优化重组上市监管安排,支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认购配套融资、增资标的资产等方式真实、持续地巩固控制权;放宽了配套融资使用,明确配套融资可以用于补充上市公司和标的资产流动资金、偿还债务,以满足并购重组后续整合产能、优化资本结构等需求。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更灵活地使用募集资金,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来配套资金,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效益,有利于股东收益最大化,从而更快改善公司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