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粉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7-01 07:35 点击:700

互联网巨头对客厅领域硬件布局动作频频,传统家电巨头亦不甘沦为下一个“诺基亚”,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马云当年曾经对银行大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句话如今也可以用在“客厅”身上:面对互联网,如果客厅拒绝改变,互联网就要改变客厅。从盒子到电视再到路由器,围绕着“占领客厅”的命题,群雄逐鹿,厮杀正酣。目前国际国内互联网巨头均在智能硬件领域插足布下棋子,在这些互联网大佬看来,智能硬件成为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新的入口与趋势似乎逐步明朗化,而“客厅”则是要抢占的重要战略高地,对于BAT三巨头而言,客厅无疑也将是移动互联网战略布局的自然延伸。先说百度,在BAT当中,智能硬件布局最为积极布局的当属百度,其在智能穿戴、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均有系列产品。比如说有“健康云”概念的穿戴体感设备,还有小度WIFI、小度路由、小度TV以及i耳目云摄像头、百度无线音乐盒等系列产品。仅管布局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但可以肯定的是,百度在抢占客厅入口,构建客厅生态。再来说阿里。在抢占客厅战略上,阿里的智能硬件布局声势颇大,沿袭了阿里战略布局的一贯风格:高举高打。先是和美的、海尔等家电厂商联姻切入智能家电,同时发布了智能TV系统。推出三七粉

Xbox的加入,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百视通在盒子时代的势微,最起码令其在“客厅战争”中首先占领制高点。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添了不少人的堵,远在日本的平井一夫和岩田聪首当其冲,宅在家里鼓捣小米新品发布的雷军和忙着乐视4核新电视首发的贾跃亭同样不幸躺枪。4月30日,微软联合百视通将于9月在华发布国行版Xbox One的消息虽然早有预期,但真正到来的那天还是引起业界轩然大波。直接竞争对手看似剑指索尼PS和任天堂06%;其中,IPTV及OTT营收规模18.55亿,同增38.71%。IPTV用户规模超过2000万,其中收费用户1300万;去年投放OTT/高清电视机顶盒100万端,对接智能电视一体机超3000万,使得基于电视平台的总用户超过5000万。不论从收入规模抑或用户规模,基于IPTV和OTT的盒子业务都是百视通的绝对主营业务。但也是在2013年,盒子业务的增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拐点下滑。以IPTV为例,百视通2011年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户,2012年达1600万户,2013年突破2000万户,增速同比下滑约33.33%。贡献的利润率在2012年一度高达70%以上,2013年已降至5成以下。被百视通寄予厚望并视为新的利润增长极的OTT业务,受到了来自苹果、小米、百度、乐视、华为等一众厂商的围剿。百视通“红盒”去年一年100万的投放量占市场三七粉

国内电解铝行业近几年来一直维持着供给过剩的局面。伴随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需求下滑,铝价持续下行,已经跌破了大多数企业的完全成本线,甚至低于许多企业的现金成本线。行业大面积亏损已成事实。造成行业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具有能源成本优势的西部地区新建产能增长较快;同时,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出于对GDP增速考核、就业市场稳定,以及银行信贷风险维系的考虑,通过隐性补贴维护本应关停的高成本产能续存。两方面的综合作用导致近几年行业产能增长远高于需求增长,使本来过剩的行业状况更加雪上加霜。随着铝价的持续下跌,行业从政策方向到运行层面已进入被迫改变的临界区域。之前阻碍市场出清的政策性因素将逐渐弱化,在市场化力量回归的背景下,行业出清有望开启“现在进行时”。底部构建的三个阶段客观层面,行业状况的恶化使得前期延缓市场出清的政策性因素已无力延续,市场规律在倒逼政策措施的转向;主观层面,在新一届政府市场化改革方向既定的前提下,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力度有望较前几年明显加强。政策的转向将是行业筑底的先决条件,而这一条件正在逐步成熟,由此将拉开国内电解铝行业出清的序幕。同时,中央政府出于对就业和金融稳定的整体考虑,仍然会对经济增速的底线有三七粉

美联储QE3退出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加息的时间点也可能提前,一切进展都很顺利,可是大家普遍预计的美元升值却迟迟没有到来。过去两年,除了在2013年3月至7月,美元出现了一波升值,其余大部分时间美元指数都维持在80左右窄幅波动。美联储逐步退出宽松政策,美元流动性环境没有以前那么宽松,美国国债收益率也提升了不少,为何美元升值却屡屡落空?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像美元这样的全球第一储备货币。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确实是重要因素之一,但它不是唯一起作用的力量,避险情绪、利差、贸易账户等变量都会对美元的走势产生影响。由于市场对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关注,往往容易放大它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实际上,不管是金融危机后,还是金融危机前的很长时间里,美联储的政策对美元走势的影响并不显眼。避险情绪的上升是金融危机后美元三次大幅升值的核心力量,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消长决定了美元的起落。最近两年,全球金融环境相对稳定,避险力量退居二线,欧美实际利差的变化可能成为更关键的力量,打压了美元升值的动力。目前来看,QE3的退出对美元影响微弱,如果不久的将来美联储加息,会否形成美元长期上涨趋势呢?作用也可能没想象的大。上一轮美联储加息,只带来了美元的短暂三七粉

继2013年创立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常设借贷便利后,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创设上又出新招。新角色就是抵押补充贷款,它源于央行最近为国开行提供了3年期1万亿元PSL,尽管备受关注,但该笔资金的最新动向却无法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出来。有报道称,国开行近期已从中支取约4000亿元,用于发放棚户区改造相关工程建设贷款。相关信息的缺失,使得市场对PSL的疑问颇多:已经有了SLO、SLF,以及再贷款等政策工具,为什么还要设立PSL?为什么此次仅仅只对国开行提供PSL贷款?PSL的出现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工具的逐步增加,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应运而生的PSL央行的思路很明确,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央行调控的方式已逐渐从数量上向利率上靠拢,且利率调控的方式也在逐步改善,最终目标是形成“利率走廊+中期政策利率”的政策调控框架。而SLO和SLF都是短期调控工具,它们的运用只是表明央行构建了短期政策利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短期市场利率的调控和传导机制,但是短期利率传导到中期利率机制尚未建立。经过短期政策工具一年多的运用,该是PSL粉墨登场的时候了。与SLO和SLF不同的是,借助PSL,央行将构建中期政策利率,建立市场中期利率的调控和传导机制。目前,央行首次借用PSL向三七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