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4 10:24 点击:695112

中秋的新与旧:共续文化根脉 唐伟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   公元2018年的中秋节,恰逢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的次日。新设立的农民丰收节,和传统的中秋佳节,前者奏响的是农业大国的新时代强音,而后者则把农业文明的浪漫诗意,从远古延续至今。   其实也不单单是中秋节,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其传统之最根本依据,大多为农耕之薪传:无论是“喝了元宵酒,锄头不离手”的正月十五,还是“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的仲春与暮春之交的踏青节,无不与农令时作紧密相关。   在农耕农种的意义上,如果说八月十五的中秋,与其它传统佳节稍有区别的话,那就是中秋或是唯一农收的季节,这也就难怪为什么人们会把秋天赋名为金秋。   秋收意味着农种的结束,意味着农人们可以从一年繁重的田间地头的劳动中,获得暂时的休息和解放。当然,一年的辛劳到头来有一个丰收的圆满,即便不是跟谁去邀功,也有充分的理由犒赏告慰一下自己。   缸里的酒是新酿的,院子里的瓜果可以现摘,屋后的秋蝉助兴伴奏,时间就定在八月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洞庭千古月,湘水一天秋。凉宵将将三五,玩事若为酬”,对酒赏月,吟诗作赋,多是文人骚客们的一时兴起,而寻常百姓人家,在桂花树下围坐一圈清明上河图

首届中国盘锦丰收节:田园好风光 幸福中央堡  中新网盘锦9月24日电 (沈殿成)以“丰收中国幸福盘锦”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盘锦丰收节,9月23日在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田庄台镇中央堡拉开狂欢帷幕。   中国盘锦首届丰收节由盘锦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丰收节活动现场,随着30名村姑和12支超大唢呐欢快淋漓地表演《庆丰年》而开启,现场还上演了充满浓厚盘锦地域文化气息的上口子高跷秧歌、二界沟渔雁秧歌等,充分展示盘锦农民庆祝丰收的热烈场面和传统田园文化的独特魅力。 村嫂走秀。 沈殿成 摄   万元红包雨现场抢,万斤丰收米现场发,肥美的河蟹配上各类特色小吃,再加上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把人们带入丰收的狂欢之中。而当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绝活遇到炫酷时尚的网红达人,更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央堡田园文化旅游综合体的独特魅力。 喝酒庆丰收。 沈殿成 摄   据了解,这样一场盛大的丰收节庆活动,被众多媒体现场面向全国及海外直播,更被多家权威媒体关注,全方位展现了中国首个农民丰收节的欢庆场景,展现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全力打造盘锦全域旅游的精神内涵。这是以“丰收中国,幸福盘锦”为主题的清明上河图

  央视网消息(记者 张恪忞):秋日的上海,天高云淡,阳光透过舒展的梧桐蹼叶,斑驳地洒在路上,美得淡然、迷人。开学不久,作为上海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卢丽安正为学科评估的事情忙碌着,无暇顾及窗外的美景。在上海生活二十多年,她或许早已习惯了这里的四季更替和忙碌的节奏。   “上海于我原是异乡,现在却已是第二故乡。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西方的艺术、文化、建筑、制度……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卢丽安说,如果把高雄比作一道家常菜,那么上海就是讲究实惠的西餐,同是家的味道。   临近中秋,谈及“乡愁”,似乎触碰了她内心的柔软。关于童年的记忆,她娓娓道来。   “我念念不忘‘童年’时期在家过中秋的美好时光——在三合院院落里点上蚊香,摆上大桌子,瓜果月饼柚子零食一应俱全。大人们难得清闲,摇着蒲扇话家常;我们小毛头们最盼望到天台上放炮仗。”卢丽安说,她能徒手点燃发出冲天炮、哨音炮,看着炮竹“咻”地消失在一片平房上空,直奔一轮明月,她觉得那是一种奇妙的欣喜与期盼。   “闽南式的春卷、麻油鸡饭、红蟳米糕、蔬菜醋烩大鲳鱼……这些都是妈妈的绝活,然而我却没有都学会。只要我们孩子回家,家里厨房一定清明上河图

月圆总关情:中秋节,他们的家国情令人动容清明上河图

西藏别样风情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脱贫百姓尽欢颜  中新网拉萨9月24日电 (张伟 赵延 何蓬磊)23日正值秋分时节,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一产粮大县林周,别开生面的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当日,主会场设置在林周县松盘村一处刚刚收割完毕的青稞田里,现场的座椅也由饲喂牛羊的燕麦草捆布置而成。坐在蓝天白云下,伴着淡淡牧草香,全场观众一边欣赏着农牧民结合民俗文化与农时农事的特色演出,一边又真切感受着农牧民丰收的快乐。 图为9月23日,西藏别样风情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当天节日的主角,林周县各族农牧民喜气洋洋,载歌载舞。 张伟 摄   今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反馈西藏自治区2017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结果的函》。经专项评估检查,又有包括林周县在内的7个拉萨市下辖区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再加上已于2017年11月1日宣布脱贫的拉萨市城关区,待西藏自治区完成退出批准程序后,拉萨市将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拉萨市委书记白玛旺堆在致辞中介绍,2017年拉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94元(人民币,下同),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2%,农牧业经营化率达到54.5%。 图为9月23日,西藏别样风情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