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18:09 点击:689255

韩国公布第三次“文金会”议题和日程17日,韩国青瓦台总统秘书室室长任钟晳举行记者会原标题:“文金会”议题敲定!将商讨促进美朝无核化对话海外网9月17日电 明天(18日)起,韩国总统文在寅将赴平壤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举行会晤。17日,韩国青瓦台总统秘书室室长任钟晳举行记者会,公布第三次“文金会”的议题和具体日程。据韩联社报道,当地时间18日上午8点40分,文在寅将从韩国京畿道城南首尔机场乘坐专机出发,途经西海航线,10点抵达平壤国际机场。朝鲜方面将在机场为文在寅举行正式欢迎仪式,该仪式有望现场直播。18日午餐后将举行首次首脑会谈。会谈结束后,分别举行艺术演出和欢迎晚宴。19日上午将举行第二次首脑会谈。随后举行共同记者会。当天午餐地点为玉流馆。下午双方将参观朝鲜主要设施。报道还说,改善朝韩关系、促进美朝无核化对话是这次“文金会”的议题。(编译/海外网刘强)树

菜价飞涨!女子本想买香菜吃火锅 比价后选择买肉原标题:本想买点香菜吃火锅 比较后还是买了些肉“最近菜太贵了,快吃不起了。”昨日,在城南一家超市,市民陈女士看到香菜一斤23.8元的价格,忍不住抱怨。市民反映: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便宜菜薛女士家住西安市电子城,是一位家庭主妇,15日她到菜市场买完菜后,特意致电华商报记者:“菜太贵了。”薛女士说,“今早我去买菜,菠菜8块钱一斤,菜花7块钱一斤,生菜10块钱一斤。最夸张的是香菜,2块钱一两,一斤20块钱,真的是比肉还贵,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便宜菜。”市民周先生也打进华商报热线,反映菜价过高,希望政府能干预干预,把菜价降下来。记者走访:叶类菜比去年同期涨几倍15日早上,华商报记者来到紫薇田园都市小区蔬菜早市,问了多种蔬菜的价格,发现最近的菜确实比肉还贵,叶类菜比去年同期涨了好几倍。在一个蔬菜摊点前,商贩蒋师傅叫卖:“菠菜8元一斤,生菜7元一斤,菜花8元一斤。”记者询问香菜的价格,蒋师傅说:“一两2元。”问及蔬菜为什么这么贵,蒋师傅说“发价太高了”。随后华商报记者来到位于城南的一家超市,菜价更是让人咋舌:香菜每斤23.8元,菠菜每斤8.58元,生菜每斤9.58元,蒜苗每斤7.98元……买菜的张阿姨拿起一把香菜又放下了,她说:“本来想吃树

  斩断操纵收视率的“黑手”  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使用法律手段,为我国电视剧发展正本清源。《电影产业促进法》针对“偷票房”、“买票房”等乱象制定了严厉的惩处条款,电视剧行业也应该拥有专属法律利剑,大力破解收视造假问题,让更多优秀作品顺利亮相、广泛传播。  针对近期有关收视率问题的舆情和反映,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采取相关措施,并会同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查,一经查实违法违规问题,必将严肃处理。9月15日,导演郭靖宇公开揭露电视剧行业收视率造假,称其新作《娘道》播出前,某卫视高层要求购买收视率,否则不予播出。(相关报道见A12版)   导演郭靖宇公开向收视率造假宣战,得到众多业内人士的声援,也让舆论再次聚焦收视率造假现象。收视率造假在影视界是一个“陈年痼疾”,近年来虽经多次治理,但收效并不明显,有时甚至愈发猖獗。近几年,随着国内影视剧制作水平提升以及雄厚资本的支持,涌现了一批风靡海内外的“爆款”电视剧,但与此同时,收视造假使得影视行业发展生态恶化,给电视剧持续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收视率是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道或某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比,是节目评估的主要指标,也是广告树

  “三座大山”不搬收视率打假难期  收视率造假问题可谓由来已久:2010年,《人民日报》就曾连发三篇深度报道揭秘收视率造假问题;电视剧《大祠堂》《美人私房菜》《天盛长歌》等等都曾质疑收视率造假;主管部门也曾出台《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等,并在去年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  可以说,几乎每次收视率造假风波之后都会有政府部门的治理措施;也可以说,在此之前,每次治理不久,新一轮的造假又会卷土重来。  治理和造假为何被演绎成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源于三个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   第一,造假的源头易找但不易断。目前为止,收视率作假的手法主要有三种:干扰样本户、窃听和截留数据、直接篡改数据。业内人士透露,第二种手法经技术改进已经清除,第三种手法至今没有得到案例支持,而最低级的“干扰样本户”却屡禁不绝。据《财经》杂志报道,截至2017年,索福瑞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只有5.99万余户样本户家庭,每个地区分配的样本户家庭数量仅几百、上千个,即使是样本户数量最多的重庆,也仅有1300多样本户——这意味着只要“干扰”其中的13户就能改动当地1%的树

  从化通报三起涉恶涉黑腐败及“保护伞”的典型案例   识破“套路贷” 捕获“街跑仔”  辅警为涉黄犯罪团伙充当“保护伞”,“套路贷”对借贷人进行敲诈勒索,“街跑仔”随街挑事打架……昨日,广州市从化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通报了三起涉恶涉黑腐败及“保护伞”的典型案例。打掉这些涉恶团伙,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白双龙   开展宣传活动381场次   从化先后制定了《广州市从化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方案》《从化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讲活动方案》,同时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形式多样的扫黑除恶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宣传氛围的通知》等,明确要求各镇街各单位要制定扫黑除恶宣传工作计划,除完成规定宣传动作的“八个一”之外,还要大力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并把扫黑除恶宣传活动任务延伸压实从化区所有镇街、园区、林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扩展扫黑除恶宣传主体。   联合区综治办、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检察院、文广新局等单位,借助“共建平安从化 共享幸福生活”主题综治平安宣传活动和各成员单位的法制宣传周、法律进校园、普法、电影下乡、送戏下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