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Gay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04:46 点击:683256

  第五届中瑞经济论坛日前在北京举办,瑞士联邦经济、教育和研究部部长约翰·施奈德-阿曼在论坛上表示,在全球面临贸易保护主义高压下,瑞士将支持多边机制,并继续挖掘与中国自贸协定(FTA)的红利,深化经贸往来合作。   约翰·施奈德-阿曼在致辞中对中瑞两国间充满活力的双边关系、不断增长的双边贸易表示赞赏。同时也重申了瑞士企业对中国市场的极大兴趣。   “中国是瑞士在亚洲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最重要的目的地,这也表明中国对瑞士公司的重要性。中瑞在货物和服务领域的双边贸易也显示了这一重要性。虽然两国间370亿美元的商品贸易额有1/3是黄金交易,自从中瑞自由贸易协定实施以来,两国间的其他货物交易也有明显增长。中国仍然是瑞士继欧盟和美国之后在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施奈德-阿曼指出,通过此次访问,希望中瑞双方机构和企业在教育、科研领域有更深入的合作,将瑞士在科技创新的优势分享给中国伙伴。此次陪同施奈德-阿曼对中国进行访问的是由50多人组成的高规格经济、科技代表团,他们同时出席了主题为“自由贸易”的中瑞经济论坛。   中瑞自贸协定签订四年后,两国之间的贸易一直保Peter Gay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列车在亚吉铁路上行驶。   2016年10月5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拉布车站,中方司机刘继(左)和埃塞方司机盖图在亚吉铁路通车典礼前握手预祝通车成功。记者李百顺摄   基础设施建设是非洲自身发展的基础,互联互通是非洲与中国、非洲与世界建立合作的前提。央企在半个世纪前就踏上了非洲大地,带着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情谊,扎根深耕,克服重重困难,在这里留下了一座座桥梁、一条条铁路、一个个港口,众多的学校、医院、福利机构,还有一座座中国工程师和工人的丰碑……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再一次将中非合作推进新的征程。围绕未来三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八大行动”的目标,央企将再次发挥重要的作用,助力中非合作共赢,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铁建从修建坦赞铁路开始,一直在非洲从事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一大批著名工程,比如坦赞铁路、亚吉铁路、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尼日利亚的阿卡铁路、阿布贾城轨以及阿尔及利亚的东西高速公路,这些项目都创造了非洲各个项目的第一。”中国Peter Gay

  9月9日,首届丝路国际产能合作领军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指导,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丝路国际人才联盟主办。论坛上举行了“国际产能合作直通车”启动仪式,以及抱团出海签约仪式。   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多边合作机制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联合东道国政府投资促进机构共同发起“国际产能合作直通车”项目。这个项目将通过提供与东道国政府、政策、项目、资金、第三方服务、海外园区等六大专项对接,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造安全、快捷、便利的一站式投资服务平台。本次论坛上举行了直通车启动仪式。论坛上还举办了丝路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中心和八个境外产业园区俄罗斯北极星林业经贸合作区、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园区等的现场签约仪式。   与会代表们探讨了中国企业如何抱团出海,规避风险,实现合作共赢,中国的领军企业如何能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时代使命等问题。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表示,未来“一带一路”推进要强化政策对接,进一步做好项目推进,发挥企业积极性和重要作用。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王永庆出席 “首届Peter Gay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9.43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9.1%。其中,出口10.34万亿元,增长5.4%;进口9.09万亿元,增长13.7%;贸易顺差1.25万亿元,收窄31.3%。   对于贸易顺差收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表示,我国主要工业初级产品无论是进口金额还是进口数量增长都较快,表明内需状况较好。财政金融政策适度偏松调整,对刺激需求和提振市场信心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企业加大进口。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特别是进口消费品关税,大幅降低汽车整车和零部件进口关税,都对进口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贸易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具体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01万亿元,增长7%,占出口总值的58.2%。同期,服装、纺织品、家具、鞋类、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1.99万亿元,下降2.5%,占出口总值的19.2%。   另外,从地区结构上看,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均增长,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Peter Gay

央媒整版刊文谈以房养老:单靠政府承担不现实原标题:以房养老,如何把好事办好?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大力推进村级敬老院建设。图为老人在晋江市磁灶镇大埔村敬老院散步。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以房养老”是否划算?“以房养老”试点遇冷为何还要在全国开展?“以房养老”能走多远?——日前,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将“以房养老”保险由原来的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开展。一时间,“以房养老”再次引发社会热议。辛苦买套房,等老了再“倒按揭”给保险公司,每个月吃定额养老金,这种“前半生我养房子,后半生房子养我”的做法,此前在全国多地试点已满4年,但满打满算不到百户人家参与。作为一项创新养老模式,“以房养老”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养老保障,但在政策愿景和现实操作之间,还有一些必须要迈过的坎儿。“以房养老” 全国开展怎么看?具有创新价值遇冷只是暂时仅一家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累计承保139单(99户)——2014年7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正式开展“以房养老”试点至今4年,可谓进展缓慢,市场遇冷。“以房养老”,也被称为“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或者“倒按揭”,是跟人们从银行按揭贷款买房正好相反的一种操作。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老年人,Peter 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