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官野史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0:00 点击:646328

京津城际提速至350公里原标题:京津城际提速至350公里 6点02分京津城际复兴号列车准时从北京南站开出,10分钟后提速至350公里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继8月1日京津城际列车全部升级为“复兴号”之后,昨天起,京津城际线运行时速再登新台阶,按照设计时速350公里达速运行。以此为标志,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面进入了“350公里复兴号时代”。达速运行后,京津两地的运行时间由此前的35分钟压缩至30分钟。提速后票价不变,一等座88元,二等座54.5元。 开车10分钟后提速至350公里 昨天清晨,20多位火车迷冒雨赶到了北京南站,他们兴奋地拿出收藏的“复兴号”列车模型和即将出发的真“复兴号”列车合影,手中的相机、手机拍个不停,从检票到上车,车的里里外外都要拍个遍。6点02分京津城际复兴号列车准时从北京南站开出,10分钟后,车厢里骚动起来,显示屏上出现了“速度:350km/h”的提示,乘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 去年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为什么昨天的京津城际“复兴号”达速350公里运营仍然会吸引这么多的人前来尝鲜?火车迷武先生说,京津城际是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它的全面达速运行,具有标稗官野史

国家速滑馆开始安装预制看台板原标题:国家速滑馆开始安装预制看台板 工人们正在吊装预制看台板摄影/刘时新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建筑,有着“冰丝带”之称的国家速滑馆昨日开始安装看台板。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团获悉,1911块预制看台板预计今年9月份安装完成。 临近中午,10余名工人正在为吊装看台板做着最后的准备。准备吊装的一块看台板长约7米,重5.7吨,形状为弧形。“原来采用的是吊装带,需要来回调试;现在采用的是吊钩和吊环,从空中放到指定位置之前,先利用四边的测量控制线对土建的偏差进行精准矫正,和控制线吻合了,再慢慢放下来。” 曾参与过鸟巢看台板安装的现场吊装负责人李鑫说,工艺提升以后,看台板的安装进度加快了,以前2小时安装一块看台板,现在用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安装。 国家速滑馆工程设计赛时坐席约1.2万个,分为永久坐席和临时坐席,其中约8000个永久坐席固定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清水看台上,约4000个临时坐席固定在钢结构看台之上。“我们总共要吊装1911块以再生骨料为原料之一生产出的预制看台板。”施工方北京城建集团国家速滑馆项目常务副总经理张怡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每一块预制看台板的尺寸都不相同,所需安装稗官野史

黄渤:如果追求安稳 我何必做导演原标题:黄渤:如果追求安稳 我何必做导演 作为导演首秀,明明可以拍部轻车熟路的喜剧题材,但是偏偏要给自己“挖坑”。拿喜剧做故事的外壳,内核却是一则讲述人性的寓言,这就是黄渤的《一出好戏》。电影将于本周五上映,昨日影片首映,黄渤率王宝强、舒淇、张艺兴、于和伟、王迅等主创亮相。 尽管由于下雨,飞机在山东迫降,但主创仍然全力赶回北京。一直在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跑路演的黄渤显然疲惫不堪,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时,他笑称自己目前最向往的状态就是“没事儿”,“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我问他下午干吗,他说:‘没事儿’。这得多幸福啊”。 荒岛上的“好戏” 固有等级瞬间打破 《一出好戏》讲述了公司员工团建出游遭遇海难,被迫流落荒岛共同生活,并直面一系列“人性”问题的寓言故事。 王宝强饰演的司机小王,以其超强的生存能力带领人们捕鱼摘果,成为了粗暴劳动派领头人。该阵营的人们苦于每日超负荷的劳动,渐渐不再拥护小王。另一阵营的张总由于和伟饰演,以智取胜,是名副其实的精明筹划派,建立了一套严谨成熟的物品交换体系,却在暗中为自己谋取私利。两大阵营你来我往,明争暗斗,发生了一系列关于资源与人力的争夺。黄渤扮稗官野史

原标题:辽宁一烟花爆竹仓库起火致2人死亡|沸点新京报快讯(记者张彤孙钊)8月6日,辽宁辽阳县甜水乡甜水村一民房发生火灾,事故现场腾起浓烟伴有鞭炮炸响声。昨日(8日),辽阳县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称,一烟花爆竹仓库起火造成两人死亡,另有相关财产损失。现场视频显示,一处民房内冒出大量黑烟,隐约可见彩色烟雾,伴随着持续不断的鞭炮响声。爆料者称,辽宁辽阳县甜水乡甜水村一存放鞭炮的仓库着火。8日,一名目击者告诉新京报记者,起火地点为一家店铺的烟花库房,“密集的鞭炮响声,炸了快两个小时,消防队员来了还拉走了一部分烟花。”在其提供的一张爆炸现场图中,记者看到房屋内地面焦黑,散落着白色管道等建筑材料,玻璃窗框变形碎裂。昨日,辽阳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称,该起烟花爆竹仓库起火事故造成两人死亡,另有相关财产损失。辽阳县消防部门称,火灾原因仍在调查中。稗官野史

原标题:听老前辈讲打仗的故事 “八一”前夕,武警山西总队忻州支队定襄中队官兵到驻地的革命老兵家中走访慰问,帮老人们收拾屋子、打扫卫生,听老前辈讲打仗的故事。图为革命老兵范福生讲述难忘的战斗经历。 袁浩翔摄影报道稗官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