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0 11:25 点击:643392

原标题:金正恩连续视察工厂引猜测 韩媒:为加强内部经济建设   【环球时报驻朝鲜、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 陈尚文】朝美峰会之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对朝鲜生产第一线的视察超过20次。有分析认为,在朝美无核化谈判止步不前的情况下,金正恩此举是为了加强内部经济建设。也有分析认为,金正恩的参观行程反映了假如对朝制裁解除后,朝鲜的经济开发构想。   朝鲜《劳动新闻》6日称,金正恩偕夫人李雪主视察三泉鲇鱼厂,对该厂超额完成年度生产计划提出表扬,称该厂是“宝贝工厂”。《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自6月30日起,有关金正恩视察各类工厂的报道多达20余次,涵盖日用品、造船、食品、汽车等多个行业。记者梳理发现,涉及重工业的新闻报道包括金正恩视察平壤无轨电车厂和客车维修厂、罗南煤矿机械联合企业“九·一”机械厂以及清津造船厂等。涉及轻工业的报道包括金正恩视察元山荣军皮包厂、松涛园综合食品厂、新义州纺织厂和化纤厂等。除此之外,金正恩还视察了三池渊郡中兴农场、洛山海鲑养鱼事业所和石幕大西洋鲑种鱼场等。朝鲜媒体不仅报道了金正恩对一些工厂取得成绩的表扬和肯定,还罕见地报道了对某些工厂的直接批评。比如7月2日朝中社称,金正恩批评新白雪

原标题:日本近代工业从“山寨”起家  日本近代工业从“山寨”起家 卢昊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期,刚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商“新贵”拼多多深陷“山寨门”,其平台上层出不穷的山寨产品受到外界关注。很长时间,中国一直被西方冠以“盗版天堂”“山寨大国”的称号。实际上,从近代全球史维度看,“山寨”经常成为新兴工业国“后发超越”先进工业国的一招“杀手锏”,连已成为制造业大国的日本,也有相当长一段“山寨大国”的“黑历史”。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游走于“灰色地带”的抄袭模仿固有短期利益,但从长远看必然将面临极限。不满足于“山寨”现状,而以其作为原始积累,力争突破创新,才是从“山寨大国”进化到制造业大国强国的出路。 “疯狂抄袭” 近代各国进入工业化和现代商业社会的先后顺序不同,先到者斥责后来者“山寨”似乎成了一种普遍历史现象。比如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先一步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人经常指责德国人抄袭其机器和产品专利,“德国制造”一时成为“山寨”的代名词,但后来德国人大力工业化,迅速甩掉了“山寨”的帽子,直到二战前,德国几乎独揽了全球所有的工业技术专利。而19世纪后期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相对西方各国工业仍白雪

原标题:“妖怪出租车”带你游京都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京都“妖怪出租车”已上路开始为旅客服务,出租车副驾驶席上坐着妖怪“滑头鬼”的人偶,虽然怪里怪气的模样令人生畏,但也有几分可爱之处。   日本朝日新闻网5日报道,“妖怪出租车”由兴进出租车公司运营,关于京都这个千年古都所独有的奇闻异事是此出租车公司所提供的特有看点,乘客能在车内一边听着怪谈,一边游览故事发生的真实场景。   据悉,“妖怪出租车”从6月开始运行,将运行至10月15日。游览一趟所需时间约为4小时,费用方面,可乘坐4至6人的普通车为2万400日元(约合人民币1260元);可乘坐9人的商务面包车为2万4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480元)。(秀毓)白雪

听“巴铁”谈中巴经济走廊原标题:听“巴铁”谈中巴经济走廊 卡拉奇市中心高耸的中国工商银行大楼。 王聪 摄   【环球时报赴巴基斯坦特派记者王聪】在中国,民众将巴基斯坦称为“巴铁”;而在巴基斯坦,人们说中巴友谊比喜马拉雅山还高。但近年来外媒频繁炒作“‘一带一路’让巴基斯坦负债累累”之类的话题,加上巴基斯坦前不久举行大选,在巴国内面临很大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对中巴关系是否还“铁”的质疑声突然被放大。大选刚刚结束,《环球时报》记者就赴巴采访,虽只有短短数天,巴各界人士表现出的热情和真诚吹散了记者心中的疑虑。通过实地观察以及同巴外交与经贸官员、智库专家和媒体同仁交流,记者明显感受到巴方对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关系的迫切心情。   “你必须明白,中巴合作超越所有政府”   在《环球时报》记者来到巴基斯坦前几天,由前国际知名板球球星伊姆兰·汗领导的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在选举中获得大胜。不出意外,伊姆兰·汗将成为巴基斯坦下一任总理。巴基斯坦这次选举受到巴国内外高度关注,特别是国内各党派间竞争激烈,选举初步结果出来后甚至有党派表示不认可,但在伊斯兰堡和卡拉奇,记者看到社会秩序一切如常,此前媒体所报道的一些混乱场面并没有再出现。白雪

  大学怎么过 先得有规划(青眼)   近些日子,参加完高考的同学们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喜悦之情自然难以言表。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该如何度过这个问题,也该提上议事日程了。虽然之前或许有过诸多设想,但许多人未必有明确的规划。   其实,持有“高考结束就彻底解放了”这个念头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包括学生、家长甚至是老师。不得不承认,有时正是对“自由轻松”大学氛围的向往,成为支撑不少同学在压力中坚持前行的重要动力。然而,大学氛围“自由轻松”并不代表没有学业任务和压力,迈入大学只是学习新征程、新挑战的开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何做好大学生涯规划,理应成为准大学生们入学前都要预选的必修课。   规划本身并不是现在完成时,而是需要结合兴趣和能力等不断修正的将来进行时。“谋先事则昌”,树立规划的意识便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身边的事例不难看出,那些注重大学生涯规划的同学,一步一个脚印,学习扎实稳健,业余生活也安排得丰富多彩,而有些同学则没有具体的规划和目标。有人说:“四年后,你们同学中的一些人能做另外一些同学的老师。”四年的积累和惯性,规划与否结果殊异。   大学是人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知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