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凡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20:45 点击:631265

  业内专家剖析如何规范早教市场  对话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程方平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    程平源  《法制日报》记者        赵 丽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看似“高大上”的早教机构,均是以教育咨询公司注册的,并没有在教育部门备案,不能组织教学,但仍在北京有多个校区开设早教培训,价格在每节课300元以上。现在的问题是,如此大张旗鼓的办学似乎无人来管。  储朝晖:目前早教机构没有哪家是在教育部门办过手续的,没有规定要去哪里注册。现在没有明确早教培训到底由哪个部门来负责管理。  程方平:现在没有这方面的管理,甚至没有这方面的自律组织。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这些民办机构,要注意到相关部门管理不力、没有明确标准、该由相关部门监管却视而不见的问题。现在相关政策出台了,但是跟一纸空文一样,落实不到位。没有人到现场评价,对错就没有办法厘清。  记者:此前,有媒体对2000人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37.4%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送孩子上早教班。79.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地区早教班多。受访者认为早教班存在的最普遍两个问题是缺乏教育标准(68.3%)和价格樊凡

  不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科研评价体系如何改进  烈日炎炎似火烧,科研评价话题的热度与室外的温度不相上下,焦点迭出。一个月之内,两个为科研人员“松绑”的文件出台:  7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7月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切实精简人才“帽子”,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  这些新政策在科研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某研究所工程师李先生说:“最近连续出台了多项措施,能感到科研人员很受重视。”  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被奉为评价科研工作者的“硬通货”,更是其科研活动的“指挥棒”,事关科研人员的声誉、收入和前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位科研人员,尽管他们因所处层次、单位性质以及领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不同程度遇到“四唯”问题。  不止一位科研人员表示:科研本身有自己的规律,不能用计樊凡

  “孩子管孩子”的幼教困境  “现在的幼儿园里,老师都是刚毕业的年轻女孩,可以说是‘孩子管孩子’了。”  来自北京的家长崔女士发现,女儿所在的公立幼儿园是个北京市的一级一类园,但是幼儿园里的年轻老师占了七成以上,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一般是3个年轻老师配1个年长的老师。  “年轻老师能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气息,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都是老人带的多,缺乏青春气息,如今我发现孩子们都喜欢和年轻老师在一起玩。但是有些幼儿园里的年轻老师资历浅,没有育儿经验,缺乏耐心,这让人有些担忧。”崔女士说。   年轻老师占比高的幼儿园如今不在少数。《北京晚报》在2016年的报道中指出,以北京市东四五条幼儿园为例,全园60多位一线教师当中,45岁以上教师只有两三位,65%以上教师都在30岁以下。此外,据相关文献统计,济南市历下区一所幼儿园教职工总数116人,其中20~30岁52人,占45%。广州市顺德区启迪幼儿园共45名教师,其中25岁以下教师为11人,占比48%。  一位5岁孩子的父亲李先生表示,现在有些年轻老师由于生活阅历少,社会经验不足,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摩擦。  李先生解释道:“比如说组织一些户外活动时,他们在乎的可能是拍出很多照樊凡

  世界焊工大比武  7月23日至31日,2018中国国际焊接竞赛在北京首钢技师学院举行。本次比赛邀请到世界技能组织焊接项目技能竞赛经理Paul Condran、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首席专家Ray Connolly以及韩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蒙古5个国家的专家和选手,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焊接项目前10名选手(拟入围国家集训队的人员)和其指导教师参赛。  据介绍,该比赛由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简称中国工程焊协)主办,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首钢技师学院承办。其间,还将举办世赛专家报告会,由世界技能组织焊接项目经理、首席专家及其他专家就焊接项目竞赛的发展、各国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演讲。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19年8月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为了全力备战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加深我国专家、教练对世界技能大赛技术规则的理解,提高焊接项目备战质量和效果,促进我国技工教育与世界先进标准对接,提高焊接专业师资素质和能力,推动焊接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这次邀请赛将实兵操演,实战演练。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剑/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樊凡

原标题:汤兰兰案的常识和逻辑悖论历时半年,关于汤兰兰案,黑龙江高院驳回汤继海等人的申诉。复查结论是“证据确实、充分”。值得注意的二个重点:1、黑龙江高院即是该案原二审法院;2、“确实、充分”的证据,依然是受害人和被告的口供;汤兰兰案事发于2008年,从六岁起即遭到父亲汤继海等数十人性侵,直至案发时,汤兰兰未满14周岁。由于时间跨度长,此次复查距原审判决也时隔十年之久,从技术上确实很难在直接证据上找到突破。但是,无论被告如何丧心病狂及行为乖张,围绕该案的相关人员的行为逻辑,应该也必须是符合常识和行为逻辑的。与该案有关的个人或群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受害人汤兰兰;2、包括汤兰兰父母在内的十一名被告及兴龙山村数十名男性村民及一位汤兰兰就读学校的老师;3、汤兰兰借读寄宿房主王凤朝李忠云夫妇;4、负责侦办案件的当地警方;5、原审法院;如果该案的复查结论是符合客观事实的,那么,上述五个与该案有关的个人或群体的行为逻辑,就全部存在违反常识的现象:1、受害人汤兰兰行为逻辑异常:汤兰兰六岁之前,由外地的外公外婆抚养,六岁时来到兴龙山村,在当地小学就读,据汤兰兰陈述,从此时起,即开始遭受多人性侵。一直持续到七年后汤兰樊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