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字学校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12:35 点击:598191

原标题:2018年高考暨南大学投档线出炉 会计学领跑热门专业   中新网广州7月15日电 (记者 郭军)2018年高考暨南大学投档线15日出炉。今年暨南大学的文科投档分601分,高出本科线158分。文科投档最高分的考生623分,高出本科线180分,在全省排位692位;理科投档分580分,高出本科线204分。理科投档最高分的考生624分,高出本科线248分。   记者当日从暨南大学了解到,在2018年的广东省高考普通类本科批次的招生中,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总共向该校投放档案2258份,其文科424份,理科1834份(含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下简称“联合学院”94份),文科投档比例为1:1.01,理科投档比例为1:1.02(联合学院投档比例为1:1)。   据统计,投档到暨南大学的文科和理科第一名,均在第一专业志愿填报了该校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业,且在投档至暨大的文科、理科前十名的考生中,分别有6人及7人的首志愿填报了该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专业已经连续十多年位居考生最喜欢和最热门的专业之首。   从投档考生的专业志愿填报情况来看,暨南大学传统优势的名牌专业继续受到考生追捧。例如管理学院、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的各北京数字学校

4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开启山西寻根之旅原标题:4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开启山西寻根之旅 来自德国、西班牙、美国等10个国家17个海外华校和华文教育机构的400名华裔青少年参营。 2018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山西营15日开营。 胡健 摄   中新网太原7月15日电 (记者 胡健)2018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山西营15日开营,来自德国、西班牙、美国等10个国家17个海外华校和华文教育机构的400名华裔青少年参营,这是山西省外侨办承办的规模最大的一届。   此次夏令营,400名华裔青少年将兵分多路,体验山西不同的人文风貌。   在运城、长治,有88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将前往壶口瀑布、洪洞大槐树等山西南部地区。其余312人将在山西省外侨办以及太原市、忻州市外侨办的安排下,前往五台山、悬空寺等北部地区。   在此期间,他们还将学习包括中国历史、舞蹈、武术、体育、手工等在内的文化课程。   16岁的美籍少年王远舟对记者说,他的母亲是山西人,从小是吃着山西面食长大的。谈起对山西的印象,王远舟说,“山西有很多著名诗人,王维有一首诗里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次读到这首诗,王远舟都会特别感慨。   德国大唐华校负责人邓俊蓉北京数字学校

原标题:乐玉成谈美方执意挑起贸易战:奉劝美方回归理性   中新社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 蒋涛)“我们奉劝美方回归理性,停止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近日在北京谈及美方执意挑起贸易战时表示。   14日至15日,第七届世界和平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乐玉成应邀出席论坛,并在其间作上述表示。   结合自身的外交生涯,乐玉成表示,20年前,世纪之交,他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有机会在纽约近距离观察中国同美、欧等大国关系发展。中方始终认为,中美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他说,遗憾的是,美方近日执意挑起贸易战,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世界经济,给中美合作制造障碍,中方被迫进行反制,以维护国家利益和多边贸易体制。这不是中方愿意看到的局面。我们奉劝美方回归理性,停止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这为两国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   在这篇名为《共应世界大变局 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北京数字学校

原标题:全国首个“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落户湖北   中新社武汉7月15日电 (梁婷 韩江波)7月15日,全国首个“海峡两岸考古教学交流基地”落户湖北,基地揭牌仪式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   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王振宇、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巡视员朱晔,湖北省台办主任李建红、湖北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以及来自两岸的200余名师生和考古界专家学者出席揭牌仪式。   湖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史前文化、楚文化、曾文化以及矿冶文化等占有重要地位,是考古研究的重地。   湖北与台湾文物界交流合作频繁。早在1993年,由海协会、台湾海基会、国家文物局、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共同组织两岸文物考古专家,组成“长江三峡文化遗产保护考察团”对沿线各地的文化遗产进行考察,成为两岸文物界隔绝40余年后双方首次共同完成的田野调查。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介绍,1998年湖北省博物馆为台湾复制了一套曾侯乙编钟,开启了湖北与台湾文博考古界合作之门。   此后,双方交流更加频繁深入。2008年以来,湖北省博物馆先后与台湾博物馆、历史博物馆、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馆、台科博等合作举办了《剑舞楚天――越王北京数字学校

谢玺璋:张恨水如何编副刊原标题:谢玺璋:张恨水如何编副刊张恨水虽以小说名世,但他首先是个报人,其次才是小说家。即使是他的小说,也很少不是先以报纸连载的方式和读者见面的。他一生有三十年(1918—1948年)从事新闻工作,其间曾全面介入报纸的生产过程,不仅是一位采写、编校、管理、发行样样在行的全能报人,也曾在多家报纸、通讯社供职,先后担任过校对、记者、新闻编辑、副刊编辑、主编、总编辑、社长等职务,还独自出资创办过《南京人报》。 在张恨水数十年的报人生涯中,做记者的时间并不很长,大约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加入《世界晚报》之后,就以做副刊编辑为主了。这一年的四月,成舍我辞去《益世报》的职务,以该报一次支付的薪水大洋二百元,创办《世界晚报》,邀请张恨水、龚德柏、余秋墨帮忙。他还记得:“起初,我们都是编新闻。副刊叫《夜光》,由余秋墨编辑。”然而,余秋墨只编了一个月,因他另有安排,就把《夜光》交给张恨水了。没想到,这个偶然的决定,竟成就了张恨水报人小说家的两大事业。当然,他是喜欢副刊的,他的气质和知识储备也很适合做副刊编辑,他说:“我虽入新闻界多年了,我还是偏好文艺方面,所以在《世界晚报》所负的责任,倒是我乐于接受的。”因北京数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