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町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1:17 点击:589238

原标题:授课质量高低 基层官兵打分 本报讯 张军、李佳豪报道:“精品课究竟算不算精品,得由基层官兵说了算!”近日,第77集团军某旅炮兵营指挥保障连指导员张建军凭借一堂名为《红色基因藏在老兵故事里》的精彩授课,获得主题教育精品课一等奖。走下讲台,他感慨道:“此次评比全部由基层战士代表充当评委,只有战士想听爱听,才能让教育授课讲到官兵心坎上。” 该旅领导在前期调研中发现,官兵反映以往评选政治教育精品课时,机关常以授课概念是否新颖、课件制作是否美观、配合手段是否多样等作为主要评判依据,却忽视了基层官兵的需求,导致评选出的精品课博眼球的多、官兵满意的少。针对这一现象,该旅党委决定以“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为契机,邀请基层官兵走上评委席,对授课人前期调研、教案准备、授课技巧等各个环节进行打分,以官兵满意度作为评判授课质量的重要依据。 教育效果怎么样,基层官兵来评判。张建军授课之前,反复邀请连队官兵试听并征求修改意见,仅教案就先后四易其稿。据悉,该旅还推开“共享授课”模式,将评选出的百余堂精品课作为范本录入“网上指导员之家”,供授课人员和官兵借鉴参考。乐町

原标题:全面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 引言 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反映着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涵盖了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各个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主要包括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当中,军事人员现代化乃为关键。加紧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是适应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是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迫切需要。 充分认清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 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高瞻远瞩,站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军事人员现代化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并将其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战略运畴、深谋远虑,体现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揭示了现代化军队建设的普遍规律和我军现代化转型的特殊要求,为我军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智力支撑。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不仅急需大批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更需要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才为此而奋斗。衡量世界一流军队的标准要素很多,既要有一流的军事思想、一流的建设理念、一流的战略战术、一流的武器装备、一乐町

原标题:“三颗子弹”闪耀胜战之光 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先辈的遗物、一个个催泪的战斗故事……无锡联勤保障中心第180医院的开放式院史馆沿住院大楼走廊而建,既有图片、文字、实物等传统形式,也有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了医院浴血诞生、南征北战的光辉历程。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院史馆至今仍珍藏着从邯郸战役炮火中留存下来的三颗子弹,放在展柜密封展出。 “这三颗子弹是开国上将杨得志后人无偿捐赠的,它见证了医院官兵‘爬也要把药品送上去,死也要把伤员救下来’的大无畏精神。”谈起这个传家宝,医院政委黎道江如数家珍,“从最初只有十几人的野战休养所,到如今成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的发展史就是人民军队经历血与火考验的一个缩影。” 这个医院有着73年的光荣历史,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三旅休养所,曾跟随时任第一纵队司令员杨得志转战大江南北,先后参加过张家口保卫战、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解放大西南、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战斗,荣立过集体一等功。如今,每逢新兵下连、新干部报到、文职人员招聘以及重大节日,他们都会组织人员前往院史馆参观,并在三颗子弹前举行仪式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纯净官兵的乐町

原标题:微信群聊设立“指尖禁区” 进入“大数据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在军营的普及,微信日益融入官兵生活中,各类微信群也成为大家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 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一些微信群在给官兵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添了诸多烦恼与泄密隐患:一些群聊疏于管理,聊天信息五花八门,庸俗内容时常有之;有的官兵保密意识淡薄,在群聊中转发涉军信息、谈论敏感话题;更有甚者,将微信群当作商圈,频繁发布微商广告、讨价还价…… 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落地施行,这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军队人员使用微信“十不准”》对相关事项也有明确规定。网络安全不容小觑,微信群聊应当纯净。针对诸多微信群聊“乱象”,第76集团军引导官兵提高防范意识,净化网络社交环境,筑起网络安全防线,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对不起,我不能加入你的红包群,请见谅。”7月5日,第76集团军某旅坦克二连上士敬盼盼拒绝朋友的群聊邀请后,向记者展示了他清清爽爽的微信聊天界面,各种“红包群”“秒杀群”等均已被清理一空。 该集团军保卫处负责人介绍说,这是他们依法严查实纠、科学管控,清理清查违规微信群,净化官兵网络社交环境带来的新变化乐町

原标题:“绿方”:不可忽视的“第三种力量” 说起实兵对抗中的“红军”和“蓝军”,大家并不陌生,甚至是耳熟能详。但谈论起 “红方”和“蓝方”之外的“绿方”,估计有很多人会感到陌生。记者虽然不是第一次听说“绿方”这个名词,但和“绿方”第一次亲密接触,还是采访生涯的第一次。 “绿方”虽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业内人士对此并没有一个像“红军”和“蓝军”一样比较清晰的界定;“绿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就目前来说,也没有一个可供参照的标准编制。不过,这并不妨碍“绿方”团队在实战化训练中所进行的实践,以及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和思考。 海军某联合训练基地组建的历史并不长,他们在十多年的组训实践中,不仅担任组织和保障实兵对抗的工作,还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绿方”的角色。他们并没有纠结于“绿方”的 “名分”,更注重于为实兵对抗提供一个尽可能贴近实战的演兵环境。 站在联合训练基地的导调大厅,透过巨大的显示屏,远在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大洋深处,一艘艘舰艇、一架架战机、一条条潜艇轮番上演的潜舰机海上大战,尽收眼底。 当然,我们从屏幕上看到的并不是海军实兵对抗的全部。在惊心动魄的对抗中,还有一种我们看不到的但能左右演乐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