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中心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3 19:00 点击:585710

泰媒:泰国普吉岛沉船事故遇难人数上升至17人原标题:泰媒:泰国普吉岛沉船事故遇难人数上升至17人   中新网7月6日电 据泰国网援引泰媒dailynews最新报道,截止到当地时间7月6日10时50分左右,搜救人员已发现17具遇难者遗体,翻船事故遇难者人数上升至17人,大部分遗体发现点距离事发处偏东方向约2公里。 7月5日,泰国南部旅游胜地普吉岛发生沉船意外,3艘共载有近140名中国和欧洲游客的观光船在大浪中倾覆。据当地媒体引述普吉岛市长消息,救援人员已经找到1乘客的遗体,另外还有53人人失踪。中国驻泰国使馆高度重视游船倾覆事件,称将竭力展开搜救工作。   目前,泰方出动了船舰、专业潜水员、海军、水警正在加紧进行搜救工作。   另据泰国《世界日报》网站消息,凤凰号负责人之一Woralak Rirkchaiyakarn于当地时间6日上午表示,公司将负责所有船客的医疗费用,也会提出保险索赔补偿伤者与遇难者。   当地时间7月5日17时45分左右,两艘载有127名中国游客船只返回普吉岛途中,突遇特大暴风雨发生倾覆。   事故发生后,驻泰国使领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驻宋卡总领馆派工作组连夜赶赴现场,敦促泰有关部门全力搜救,慰问安抚受伤游客,组织志愿者教师和留学生赶赴医院为游客及家属提供协助。上海金融中心

原标题:京津冀三地签署合同监管合作协议 合同示范文本将资源共享 今天上午,在北京市工商局,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和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签署了《京津冀地区合同监管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京津冀地区合同监管合作迈出重要一步。 根据合作内容,下一步三地将实现示范文本资源共享。建立合同示范文本联合发布机制,对三地已发布的合同示范文本进行梳理,对已有的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合同示范文本进行协商修订,形成统一格式的合同示范文本,由三地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联合发布,并根据实际需要,共同制定发布新的合同示范文本。 加强合同监管执法协同。将探索整合三地合同执法程序,建立疑难问题咨询合作机制,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性质和社会危害性,统一违法合同行政裁量标准,做到同案同罚、过罚相当。同时,在完成总局部署的前提下,三地根据实际情况共同确定区域合同格式条款整治行业和内容,统一开展三地合同格式条款联合整治行动。 还将建立合同监管信息互通。搭建京津冀合同监管执法信息平台,建立合同监管人员培训交流制度等。(文/北青报记者王薇) 责任编辑:王程央(EN046)上海金融中心

原标题:泰媒:普吉岛翻船事故遇难人数上升至17人中新网7月6日消息,据泰国网援引泰媒dailynews最新报道,截至到当地时间7月6日10时50分左右,搜救人员已发现17具遇难者遗体,翻船事故遇难者人数上升至17人,大部分遗体发现点距离事发处偏东方向约2公里。 目前,泰方出动了船舰、专业潜水员、海军、水警正在加紧进行搜救工作。 另据泰国《世界日报》网站消息,凤凰号负责人之一Woralak Rirkchaiyakarn于当地时间6日上午表示,公司将负责所有船客的医疗费用,也会提出保险索赔补偿伤者与遇难者。 当地时间7月5日17时45分左右,两艘载有127名中国游客船只返回普吉岛途中,突遇特大暴风雨发生倾覆。 事故发生后,驻泰国使领馆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驻宋卡总领馆派工作组连夜赶赴现场,敦促泰有关部门全力搜救,慰问安抚受伤游客,组织志愿者教师和留学生赶赴医院为游客及家属提供协助。上海金融中心

原标题:海关破获一起走私大案!特殊的是,这伙人走私的是“蛋” 7月4日,汕头海关公布破获了近年来最大一宗濒危野生动物走私案件,摧毁了一条走私鹦鹉出售牟利的犯罪网络。 责任编辑:杨雅琳(EN051) 今年年初,汕头海关缉私部门在对潮汕地区贸易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时发现,一些人通过论坛、QQ群、微信、抖音短视频等方式宣传并售卖珍稀濒危鹦鹉,而且声称都是国外品种的鹦鹉蛋孵化出来的。由于 走私贩卖野生动物的蛋或卵,也视同走私野生动物 责任编辑:杨雅琳(EN051) ,海关缉私人员随即展开调查。 汕头海关缉私局法规科 杨桢: 去年修改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于何为珍贵动物、何为保护动物,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即动物的整体,包括它产下的卵跟生下的蛋,都属于保护的对象。 走私鹦鹉蛋 最贵一颗27000元 责任编辑:杨雅琳(EN051) 通过多次踩点,海关缉私人员锁定了一个村子,并在村里发现了一处售卖并饲养鹦鹉的院子。院子大门紧闭,没有任何标识,里面还散养着十几条大型恶犬,守卫森严。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伙人从2017年开始就自东南亚某国大量走私鹦鹉蛋入境,并在境内孵化出成鸟销售牟利。 海关缉私人员还发现,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准备在5月上海金融中心

港大研发超薄感应器:10分钟检测炎症,较传统抽血快30倍 香港大学研发超薄感应器检测炎症较传统抽血快30倍。 新华社 图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以往检测体内炎症要靠抽血化验,但每次均要花费数小时才能出结果。香港大学工程学院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合作,研发出实时超薄感应器,医生日后只需把厚度小于1微米的柔性感应器,贴在医用导管、手术用具,甚至是器官上,十分钟即可告知病人体内是否发炎,较传统抽血检测快30倍。 据报道,医生一般透过检测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浓度,评估身体是否有炎症,但传统的抽血化验未能实时监察蛋白浓度变化。港大机械工程副教授陈国梁表示,以往虽然有利用无机材料制造的感应器面世,但一般较为坚硬,不能贴在某些物料上,加上成本高昂及对湿度和温度较敏感,因此有必要改良。 他透露,本次共花了三年时间,研发出“C-反应蛋白感应器”,由有机半导体材料组成,厚度仅为亚洲人头发直径的五十分之一,在弯曲或拉伸的情况下都可运作,并能够轻易与手术用具结合使用,成本仅1至2元港币,可配合不同生物蛋白,测试各种生物反应,有助节省样本收集及分析时间,相信可用于监察血糖及其他长期疾病监控,最快四年后可应用。 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外科手术系教授梁嘉杰称,由于脑科病人如上海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