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camera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8:32 点击:582426

原标题:设置“迎检账号”要不得 值班员:第71集团军某工化旅道路一连指导员 葛兵兵 讲评时间:6月27日 今天,机关对连队进行了安全保密检查,从反馈的情况看总体不错,这里对大家提出表扬。但在连队自查中,我发现有些同志登记备案的微信号、QQ号并不是平时常用的账号,并且微信朋友圈里几乎没有发布状态、QQ头像基本全是灰色。 经我了解得知,这是一些同志为了应付检查专门申请的账号,号称“迎检账号”,与检查人员玩起了“猫鼠游戏”。 有同志跟我解释:这样做一是担心隐私泄露,二是担心安全保密出问题给连队抹黑。大家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不可取。新条令明确规定:旅(团)级以上单位应当对使用人员的姓名、部职别、电话号码和移动电话品牌型号,以及微信号、QQ号等进行登记备案。 作为军人,我们都知道保密就是保战斗力。手机是网络移动载体,必须处于监管的阳光下。希望今后大家提高自律意识,对表新条令,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能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歪脑筋”。 (孙 磊、王 凯整理)webcamera

原标题:突出关键重点,从军以上党委机关做起严起 党委机关是部队的指挥中枢,在部队建设中具有把方向、树导向的重要作用。党委机关把战斗队思想立得越牢、战斗力标准落得越实,部队建设越能向备战打仗聚焦,各项工作越能提高对战斗力的贡献率。深入纠治和平积弊,必须突出党委机关特别是军以上党委机关这个关键重点,坚持以上率下、抓上带下,引领和带动部队以整风精神纠治备战打仗中的顽症痼疾,更好推动形成大抓实抓练兵备战的鲜明导向。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委机关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中都是在营造一种风气、提倡一种追求、树立一种导向。无论是抓工作搞建设,还是改作风正风气,抓住了党委机关这个重点,就抓住了牛鼻子,就能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这些年,军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整顿、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等之所以成效显著,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党委机关带头、严下先严上。同样道理,破除和平积弊,党委机关既是组织者参与者,也是示范者带动者,只有自我检视更深一些,自我要求更严一些,才能更好地发挥“头雁效应”,感召和带动部队跟着学、照着做。如果“手电筒照人不照己”,只强调抓下级、不严格webcamera

原标题:北约峰会或将步G7峰会后尘 北约峰会定于11日至12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会前却不断传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北约存在价值的质疑以及对盟友贡献太少的抱怨。 欧洲舆论担心,美俄首脑握手在即,美欧盟友却隔阂日增,北约峰会或将与此前的七国集团(G7)峰会一样不欢而散。 尽管北约尚未公布峰会议程,但根据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近期的表态,军费分担将是此次峰会上讨论的焦点。 特朗普对北约盟友在安全领域“搭美国便车”极为不满。据媒体报道,特朗普上月向德国、比利时、挪威和加拿大等国领导人致信,警告这些军费未达标的盟友,他会在北约峰会上揪住军费问题不放。 在2014年北约威尔士峰会期间,所有北约盟国同意在2024年前将各自国防支出增加到自身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目前只有少数国家达到这一标准。 德国被美国视为军费投入不足的“反面典型”。2017年德国国防支出占GDP的1.24%。分析人士预计,此次北约峰会上美国将重点向德国施压。 分析人士指出,美欧因伊核协议、气候变化、钢铝关税等问题分歧扩大,虽然一些欧洲国家寄望此次北约峰会弥合跨大西洋裂痕,但它们恐怕将会失望。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欧洲问题专家朱webcamera

原标题:战法创新呼唤“跨界思维” 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行业交织、领域交叉、知识交融为标志的跨界思维正不断牵引科技创新,持续推动社会进步。所谓跨界思维,就是利用某个行业或学科业已形成的经验创造性地解决另一行业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这种思维方式让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可以跳出原来固有的思维体系,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将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知识联系起来给人以灵感的启发。 跨界思维的本质是“借智”。乔布斯曾说:苹果电脑之所以领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创造它的是一群音乐家、诗人、艺术家、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而他们恰恰还是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科学家。回顾历史,科学家运用跨界思维取得了巨大成就。原本是心理学家的丹尼尔·卡曼,将心理学引入经济领域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香农在信息论中引入熵的概念源于热力学;人工智能中深度学习的理念受到了生物神经网络的启发。跨界思维应用于战争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二战时期,美军依靠统计学家提出的战法大大减少了日军飞机对其舰船的命中率;英国空军同样运用统计学原理将其深水炸弹对德军潜艇的击沉数量提高数倍;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运用“水攻”战术巧webcamera

原标题:赫光:华北第一个人民政权的创建者之一 今年清明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的杨郎农民广场,2000余名中小学生庄严肃穆地在革命烈士赫光塑像前献花、默哀。这样的纪念活动,在赫光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 赫光,原名万锡绂,字季玺,1902年2月出生在甘肃固原县杨郎镇万家堡子村(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杨郎村)。赫光8岁入私塾读书,16岁考入平凉陇东公立中学堂,1922年考入北洋军阀举办的洛阳讲武堂学习军事,开始接触到无产阶级思想。毕业后,赫光在北洋军队中担任过连长、营长,后因不满军阀混战之黑暗,战场脱险后,愤而离开军队回乡。 赫光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对家乡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痛心疾首,毅然离乡赶赴陕西参加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赫光被中共豫陕特委派到安徽阜阳国民党四十七军高桂滋部,从事兵运工作。1927年,在革命遭受挫折的血雨腥风的岁月里,赫光不顾个人安危,仍坚持利用在敌军部任职的隐蔽条件,沉着机警地在敌营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 1931年高部到山西平定驻防时,他已在军中发展共产党员50多名。此时,中共山西特委根据中共北方局顺直省委决定,命令赫光迅速组织实施兵变,将高桂滋部三个团webcam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