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mup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2 12:14 点击:582395

原标题:选择军营的理由 只有一个——理想 行将毕业,感慨万千。6年了,橄榄绿的校园生活终于要结束了。可“约定”背后的故事,说来话长。 20年前,一名转业军人乐此不疲地教他儿子敬礼。那是父亲和幼年的我,当时穿着连脚裤的我,对这个世界还没什么认知,可那时我就知道父亲眼神里流淌着对军装的渴望和留恋,以及对我的殷切希望。 12年前,初中课堂。老师叫所有人写下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全班一半人写了清华,一半人写了北大。唯独我,写了军校,在全班显得如同异类,但我内心非常坚定。 8年前,我刚上高二。为了考军校,一年瘦了20余公斤。操场上一圈一圈孤独的奔跑见证我的破茧成蝶。意识模糊时,我仿佛看到穿着军装的自己在前方终点等我…… 高考结束,我终于成了一名国防生。毕业后保送本校读研,成为全国首批直研国防生,可以说十分幸运。6年来,多少充实而精彩的回忆,都在这期间发生。 在我看来,当国防生的日子是痛快的——一起训练一起玩乐,感受师兄弟之间的战友情,这是普通大学生不曾享有的特殊感情。集训、安保、执勤、带训,多姿多彩的回忆一遍遍增强着我们的身份认同。这种生活体味,无法言说,或许只有每个毕业季,响彻在楼里的集体答“到”声warmup

原标题:工兵的看家本领助力步兵训练晋级 本报讯 周俊谊、谭峻报道:夏日骄阳似火,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一场红蓝对抗演练骤然打响。开辟通路的红方工兵小组遭“敌”火力阻击,合成二营装步四连班长侯功金迅速动手制作直列装炸药,成功撕开蓝方防线。红方指挥员、合成二营营长龚建辉介绍说,工兵的看家本领助力步兵训练晋级,这是该旅创新组训机制,让官兵共享训练经验的结果。 据了解,该旅由多个单位组建而成,各单位间教学水平不一、训练质量参差不齐。炮兵营识图用图全旅第一,步枪实弹射击成绩却不理想;装药捆包是工兵连的强项,但对手语通信一知半解。训练骨干分布不均,想训的单位找不到骨干,想教的骨干没地方教,导致很多训练骨干没能充分发挥作用。 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在全旅抽调10多名训练骨干对口帮扶“偏科”营连,将本单位的训练窍门和作战技能通过现场组训等方式传授给兄弟连队,使战场抢修、擒拿格斗、手语通信等40多项技能为多数连队所掌握,有力推动全旅训练水平整体升级。 各营连改变各自为战的老做法,既请进高手补己之短,也派出精兵解他人所难。笔者在训练场看到,榴炮一连训练尖子王瑜正在装步二连讲评地图使用考核情况,武装侦察连班warmup

原标题:铿锵军乐展示威武形象 6月21日至25日,中国武警部队卫士军乐团受邀赴哈萨克斯坦访问交流,精彩展示中国军乐魅力。 位于中亚腹地的阿斯塔纳,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塞,如今成为代表友好的和平城市。当地时间6月22日上午10时,第七届哈萨克斯坦国民近卫军司令杯“军事号角”军乐节在阿斯塔纳冰球馆隆重开幕。10时35分,伴随着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武警部队卫士军乐团精彩亮相,为异国官兵献上《铁骑雄风》和《忠诚卫士之歌》曲目。铿锵的军乐、威武的军姿、优美的队形给哈萨克斯坦官兵留下深刻印象。22日傍晚,在阿斯塔纳著名的巴伊杰列克观景塔广场,官兵在没有任何准备和彩排的情况下,在开放式的广场行进队列演出,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国军乐的魅力。23日晚的闭幕式表演晚会,是本届军乐节的压轴大戏。当中国武警部队卫士军乐团官兵演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进入场馆时,全场观众被他们的严整军容和飒爽英姿所打动,情不自禁和着军乐,打起整齐的节拍。“出国交流是重大政治任务,代表的是国家和中国军人,只有坚持最高标准、落实最严要求、发挥最佳水平、展示最好形象,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代表团领队、军乐warmup

原标题:老张的“心事” 夜深人静,老张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白天的“脱靶”事件像放电影一般,一遍遍在脑海里闪现。 老张名叫张松,是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到新疆军区某红军连队当兵锻炼的干部,戴着列兵军衔,军龄却比不少战士年龄要大,因此战士们都亲切地喊他老张。 那天,营里组织例行的自动步枪实弹射击训练考核。不承想,信心满满的老张却打了个“光头”。要知道,去年年底学院组织95式自动步枪射击考核,老张10发子弹打出了96环的成绩,甚至还有两发子弹射穿同一弹孔。老张没想到,这一次自己“丢人”竟丢到了几千公里外的红军连队。为此,一连几天,老张吃饭都没啥胃口。 “老张,咱们这次是头一回按照新大纲标准组织实弹射击,发挥失常也在情理之中。”连长安慰老张。这次射击条件确实发生了变化:100米固定靶射击变成了6至8秒显隐靶,合格标准还往上提了一截。 但是,作为素有“神枪手”美誉的老兵张松却怎么也不肯放过自己。他反思这次脱靶事件,与其说是丢了面子,还不如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自身训练上的不足,反射的是自己军事素质与实战要求的差距。 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训练要是上不去,还谈什么当兵锻炼?老张铁了心warmup

原标题:士兵突击 转型跨越 党员档案 姓名:丁辉 党龄:22年 战位:陆军某师“平江起义团”一级军士长 心语:从军25年,我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忠诚信仰的老兵。感激最亲密的战友坦克成就了我的辉煌,更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圆了我的强军梦。我愿在接下来的军旅生涯中继续当好强军事业的一个小齿轮。 炎炎烈日,太行腹地某野外训练场,新装备与老兵再一次强强联手——升级最新信息系统的我军99A式主战坦克在这里接受实战化检验。 老兵名叫丁辉,来自陆军某师“平江起义团”。入伍25年,从机械化到数字化,从阅兵场到演训场,丁辉见证了我军装甲部队从“铁脚板”“车轮子”“履带板”到“信息网”的转型发展轨迹。 一次次转型,一次次交上合格答卷。如今,丁辉拿到了特级驾驶员、特级炮长、特级无线电手、特级网络模块维护员和特级信息化系统操作员5张“特级”证书。“坦克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一部分。”他说。 国庆50周年大阅兵,年仅24岁的丁辉驾驶86式步兵战车接受检阅,我军第一代步兵战车正式向世界亮相。让丁辉没想到的是,此后,新型主战坦克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周期一次比一次短。 新装备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那些不断跳动的数字经常让丁辉有一warm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