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ne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20:17 点击:581210

  周二上证指数逼近2700点,不少散户损失较大。不过,数据显示,即使专业的投资机构也未能幸免,其中,在目前可比数据的1万多个股票型私募产品中,有超过60%的品种今年以来下跌,其中,有近60只产品跌幅超过50%。这也使得当前私募产品发行遇冷,6月份仅发行500只产品,创下过去三年以来新低。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5月份私募规模增长了900亿元,总规模达到12.57万亿元,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为2.37万家,已备案私募基金为7.32万只。今年前5个月私募规模增长了1.47万亿元,涨幅达13.24%。同时,股权创投私募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但股票证券型私募不仅发行规模缩水,存量业绩也大为尴尬。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同花顺ifind提取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布净值更新的股票型私募有1.12万只,其中,年内净值负增长的有7338只,占比高达61.67%。   数据还显示,今年以来,大部分私募收益率集中在-20%至10%之间,其中-10%至5%的收益区间最为密集,共有7318只私募产品的收益在此范围内,占比也在六成左右。还有1825只私募产品的今年以来的亏损幅度在10%~20%之间,占比达15.21%。阶段性涨幅超过sunshine

  “之前还申购了一两次,因为中签率高,但是后来发现很多破发的,就不敢再申购了。”近期可转债的破发队伍持续增加,引起不少投资者关注。   包括中金等权威机构在内对于可转债破发的机会却比较看好,认为目前可转债的到期收益率较高,价格处于较低水平,虽然短期存在不确定性,但在长期投资下已经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转债到期前股价有上涨动力   据数据,截至7月2日收盘,两市正常交易的上市可转债共有72只,其中破发(二级市场价格低于100元)的可转债就有47只,占比超过六成。目前破发的可转债数量已创下历史新高,破发比例也为近年来新高。   有市场人士认为,对于三年左右的长期投资,当前市场为可转债提供了较好的中长期入场时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可转债附加了转换股票的权利。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如果债主们都行使这个权利将债券换成股票,上市公司这笔债务就会清掉,股本会扩大,就等于用股票而非现金来偿还了债务。由于这个动力的存在,在转债到期前的两年,上市公司有推动自家股票上涨的意愿,即使股价实在涨不动,上市公司也会想方设法开股东大会把转股价调低,只要控股股东通sunshine

  7月3日沪指上涨0.41%,两市两融余额为9191.4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19亿元。  证券时报股市大数据新媒体“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7月3日,沪市两融余额5581.9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12亿元;深市两融余额3609.5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07亿元;两市两融余额合计9191.4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6.19亿元。 (责任编辑:DF120) sunshine

  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日前完成了对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公司2017年度信息披露考核工作。考核结果显示,深市上市公司总体信息披露质量情况较好,三个板块考核结果为A和B的公司占比达84.06%,考核结果为C和D的公司占比达15.94%。  据介绍,本次考核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核办法(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考核办法》)为依据,以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为基础,综合考虑了考核期间上市公司被行政处罚、纪律处分及采取监管措施的情况,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及配合程度,投资者保护工作等多个维度;考核主体以上市公司为核心,全面涵盖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和信息披露主要工作人员等。  考核期间,深交所共发出纪律处分决定书105份、监管函件452份,合计同比增长17%。根据《考核办法》,深交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增了多个维度的考核要求,对公司公告时发生重要参数录入错误、操作风险等极端事件加大了监管力度。 (责任编辑:DF318) sunshine

  进入7月,A股公司中期业绩披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7月2日晚间,沪深两市首份2018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出炉,捷顺科技公告称,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5.82%;实现净利润3878.68万元,同比下降31.57%。  更多的业绩快报及正式中报出炉还需时日,在此之前,投资者不妨关注已披露的1000余份中报业绩预告。《金融时报》记者根据软件数据统计发现,截至7月3日收盘,A股市场共有1211家上市公司率先披露了2018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预增、略增、续盈、扭亏等业绩预喜类型公司合计863家,占据发布业绩预告公司总数的七成;另有51家公司业绩预告类型不确定。  就目前而言,从业绩预告负面占比、公司平均净利润两个角度看,A股今年中报业绩相比于去年有所改善。分析人士表示,前瞻2018年中报业绩数据,整体基本面表现良好,医药生物、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行业盈利增速表现依然亮眼。但行业、个股存在严重分化现象,盈利超预期的公司或将迎来预期修复的行情。  CPI医疗保健指数高位回落,仍高于去年同期,医疗保健的消费升级趋势还在延续。  不过,行业业绩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据光大证券统计,消费类周期性行业中sun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