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fried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3 02:32 点击:577260

原标题:春夏秋冬 排长苏鹏来自东北黑土地,幽默自信。他牙长得不齐,却喜欢咧开嘴笑,伴着一阵爽朗的笑声。 他不但爱笑,还喜欢逗别人笑,那笑容成了他的一个标志。 在武警云南总队某中队,兵们都爱和他聊天,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新战士董继涛。 董继涛生性害羞,聊天时都不敢和人对视,没说上几句就紧张得结巴。 排长似乎盯上了他,有事没事就“捉弄”他。上教育课时,让他当众谈感想;训练间隙,让他唱歌亮嗓门;更夸张的是,在反恐演练过程中,让他扮演劫匪喊话。 董继涛每次都是被赶鸭子上架,憋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在战友们的一片笑声中退场。 有一天,排长听见厕所里传出一阵低沉的歌声。 他轻轻走近去听,哦,是董继涛躲在厕所里练歌! 排长听着听着,强忍着笑意,最后实在憋不住了,“扑哧”一下笑出了声。 没想,笑声把歌声打断,只听门“咣当”一下,不见了人影。 不久之后,这个排外出执行任务。 在冰冷透风的运兵车车厢里,排长用宽阔的肩膀挡在了入风口处,裹着大衣眯了一夜。 第二天睁开眼,忽觉着左侧脸颊失去了知觉,左嘴角止不住地流口水,他突然意识到:面瘫了。 经过一个月的住院治疗,久违的排lenfried

原标题:牢记共产党员“背炸药包的特权” 授课背景 前段时间,中央军委纪委制定印发《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清单》,火箭军某旅随即展开自查自纠活动。“七一”前夕,被评为火箭军“四会”优秀政治教员的某连党支部书记张朝,结合上级精神讲了一堂微党课,引导官兵们认识到:新时代革命军人应当在战场上敢打必胜、勇往直前,在和平年代备战打仗、精武强能…… 镜头回放 说到“特权”,大家都很反感,因为特权正是官僚主义的产物,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脱离群众的思想苗头。 但说起“特权”,我又想起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老党员陈岩石在为省委领导上党课时说的一段话,他说自己当年虚报2岁才入了党,争取到了共产党员背炸药包的“特权”,他为这样的“特权”感到骄傲和自豪。 军史上曾记录下无数这样的“特权”故事。1935年5月29日,红四团一昼夜急行军到达泸定桥西岸。面对湍急的大渡河和13根光秃秃的铁链,所有红军将士挺身而出,争当“先锋队员”,最终由22名共产党员组成“先锋队”,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欲将红军变成“石达开第二”的企图。可以说,背炸药包、当敢死队,在战争年代就是军队党员的担当精神。 那么和平时期,作为新时lenfried

原标题: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释义:2018年5月2日,习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语出王阳明《传习录》,意思是:知是行的开始,而只有行动才能使认识变成实现。 解析:知识必须从实践中取得,从而获得真知;而要取得成就,则必须拥有更多的知识。习主席在此引用,意在告诉广大青年学子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熊 浩、苏源春辑)lenfried

原标题:2018军校招生,你需要的信息在这里 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新型作战力量和急需专业适度增加 问:近期主管部门通过媒体发布了2018年全军院校招生计划,引发广泛关注。请问今年招生工作遵循什么样的思路?数量规模与往年相比有何变化? 答:2018年军队院校招生工作,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紧紧盯住能打仗打胜仗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新型院校体系优势,按照稳中求进、稳中求精、质量优先的思路,着力在完善政策体系、理顺工作机制、延揽优质生源上下功夫,做到有序高效展开推进。在数量规模上,与去年基本持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26所院校招收生长军官学员1.7万名,其中青年学生1.2万名、士兵学员0.5万名;32所院校招收士官学员1.3万名。 问:具体来说,在专业布局上做了哪些优化?这样调整是出于什么考虑? 答:今年军队院校招生工作主要着眼4个方面的形势变化:一是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全面落地,部队编成进一步优化,培养打仗人才的需求更加明晰;二是武警部队院校招生全面纳入军队招生体系,对从全局层面谋划院校招生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三是军队院校体系整体重塑,院校办学方向进一步向培养打仗人才聚焦,对招生专业设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前瞻性lenfried

原标题:守护“国之重器”的押运兵 手持钢枪、全副武装,身手敏捷、弹无虚发……电视剧《绝密押运》中,押运兵的威武形象,曾让无数少男少女钦佩向往。 你无法想象,在高铁穿行大江南北的今天,押运兵却是“一趟路走过春夏秋冬”。因为押运任务特殊,押运兵搭乘的是货运列车,有时坐高铁只需走几个小时的路程,押运兵往往要走十天半个月。对此,官兵打趣地说:“押运工作就是另类版的‘速度与激情’。” “穿越层峦山,汗洒戈壁滩。寂寞权作行军酒,烦闷当作热鸡汤”“住的是铁皮房,吃的是硬干粮;夏天热得心发慌、冬天冻得透心凉”……这一首首官兵自作的打油诗,字里行间道出了押运兵的酸甜苦辣。没有诗意,唯有远方;以苦为乐、寂寞同行,这是押运兵生活的真实写照。 守护着“国之重器”,责任重于泰山。押运兵在我国军工领域里的作用不可替代,是武器装备出厂到交接部队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说,每一次武器装备顺利交接的背后,都有押运官兵的汗水和功劳。 眼前分不清白天黑夜,但心中亮堂的是使命与责任 站台上,武警北京总队某部上士卢宏建在巡查完列车后,与战友一同将车门缓缓关闭。车门关上的一刹那,车厢内一片漆黑,卢宏建习惯性打开手电筒。他知道lenfri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