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是什么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3:06 点击:563565

原标题:适应也是一种奋斗 人类在不断适应环境中延续发展,人的能力在适应环境的不懈奋斗中积聚形成。可以说,适应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适应环境中改造环境,在挑战自我中超越自我,才能到达成功彼岸、成就精彩人生。 由社会优秀人才“转身”而来的军队文职人员,从已经熟悉的社会环境到完全陌生的军营热土,从相对舒适的生活方式到严格紧张的工作状态,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陌生感和不适应,这无可厚非。然而,军队文职人员岗位与战斗力建设紧密相连,如果不能摒弃与军营环境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甚至一味沉浸在过去的光环荣誉和生活环境中,就很难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成为部队建设的有生力量,对新时代强军事业的贡献值也会大打折扣。 生活中,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经常会说:“这个人的适应能力很强。”何为适应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没有丝毫胆怯和犹豫,能够在第一时间融入其中并激情奋斗、脱颖而出。所以,适应不是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也不是淹没自我、丢掉锋芒,而是在价值追求和岗位要求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尽情释放。 作为社会优雅思是什么

原标题:一场架“吵”出一对好哨兵 “昨晚站营门哨,炊事班杨班长和马飞因为警惕性高,受到了机关参谋的肯定。”6月中旬一次晚点名时,指导员的点名表扬引来了大家格外热烈的掌声。 简单的几句表扬咋引起这么大反响?原来,就在几天前,我跟杨班长不仅吵了一架,甚至还惊动了支队政委来“劝架”。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以前,考虑到炊事班要保障全体官兵的伙食,工作量大、十分辛苦,于是中队就规定每天每班轮流派出一名战士,前往炊事班帮厨。 起初,大家觉得战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没啥不妥。可到后来,大家发现帮厨渐渐有点变了味——个别炊事员仗着有人帮厨,自己反而偷起了懒,跑到储藏室补起了觉。 由于近期勤训轮换工作陆续展开,加上探亲休假人员相对集中,中队在位人员一下子少了许多。除去日常训练不说,仅是各类岗哨就让大家忙得不可开交。那天下午,操课结束后我回班正打算抽空休息会儿,没想到炊事班长老杨却端着一筐子蔬菜气鼓鼓地走了进来。 “不知道该轮到你们班帮厨了吗,找人去把这筐菜洗了。”他咄咄逼人的语气,让我心头的怒火一下子就烧了起来。“班里一共就剩仨人,一个站哨的,一个备勤的,哪里还有人!”……就这样,雅思是什么

原标题:大爱无疆护夕阳 前不久,在沈阳联勤保障中心第208医院干部病房,一位年逾八旬、身患癌症的老干部因抢救无效去世,医护人员紧紧握着他的手,深情送别老人。 白衣天使,大爱无疆。该院干部病房的医护团队多数是文职人员,收治的患者年龄多半为90岁以上高龄,生理心理都需要细心呵护,医护工作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有一位老首长,参加过抗美援朝,病情不严重时,总跟医护人员讲述他们连队参战全歼美军一个连的英雄壮举。医护人员一赞美,他就乐得像个孩子。病情严重时,他却不让护士打针,任谁劝都不听。医护人员赞扬他“威风不减当年”,趁他高兴时说:“您连美军都能打赢,还怕打针呀!”他马上说:“区区打针,哪能害怕!”护士这才趁机给他打了针。 病房里的老干部早年南征北战,现在体弱多病,老伴多半已过世,子女多半也不在身边。为此,医护人员制作了“健康保健服务指南”卡片,规范了老干部吃饭、穿衣、睡觉等注意事项;还经常给老干部开展健康教育。老干部过生日时,医护人员会送上一张生日贺卡;老干部过年不回家时,医护人员会陪他们吃上一顿年夜饭。医护人员还特别关心老干部的内心感受,经常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时时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雅思是什么

原标题:康慨同志逝世 本报讯 正军职离休干部、原铁道兵第1指挥部政委康慨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康慨系安徽巢县人,1921年4月出生,1938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入伍。历任学员、教员、队长、科员、干事、指导员、副教导员、教导员、副科长、科长、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政委,铁道兵后勤部副政委等职。雅思是什么

原标题:广东省第一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 农妇们称她为“活观音”,北伐官兵赞她是“女将军”,何香凝评价她夫妇“可以留名于后世”。面对反动派刽子手的死亡威胁,她坦然自若地说:“我现在只求一死。”她就是广东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高恬波。 高恬波,1898年生于广东省惠阳县。17岁考入广州市妇孺产科学校。1919年在广东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女党员。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高恬波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成为妇女部长何香凝的得力助手。1924年7月,高恬波参加彭湃主持的广州第一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束后,她担任农民运动特派员,奔走于广东花县、顺德、中山、潮梅等地农村,撒播革命火种,开展农民运动。 1925年冬,为配合国民革命军北伐,何香凝、邓颖超等人发起组织“军人家属妇女救护员传习所”,培训北伐救护人员,高恬波亲自到该所讲授包扎技术。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高恬波担任北伐军妇女救护队队长,带领女救护队员,随军北伐,辗转湘、鄂、赣三省之间。1926年8月,北伐军进攻汀泗桥的战斗中,她带队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在中弹负伤的情况下雅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