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5:55 点击:543221

原标题:杜曲的洋井   在樊川杜曲潏河两岸,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依靠渗井、流泉和水洞子等供人畜饮水,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杜曲一带出现了五眼洋井。   杜曲的寺坡村最先打了两眼洋井,之后杜西村打了两眼,夏侯村打了一眼。这些洋井是借鉴日本经验打造而成,是由留学日本的寺坡村人赵昆山先生提供技术和材料。赵昆山先生在日本学的是水利,回国后在陕西的水利部门工作,与著名水利学家李义祉有交往。相传赵昆山坐轿从西安回老家,县官都会迎接。有时候骑马回来,他在村外就会下马,沿途同乡党打招呼、散烟,给小娃水果糖。他在当地有很高的威望,逝世后,众乡党将他抬埋上少陵原,声势浩大……   民国年间信息技术落后,大多数村民思想保守,一开始还不愿接受洋井那样的自流打井新技术,赵昆山请来专家张凌云等人来陕传授自流打井技术。第一眼洋井打成后,立即显示了优越性,掌握了自流打井技术的村民王麻更、赵玉齐、赵金栓、赵志兴、赵有科、薛长玉、来新成及每天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苕溪诗帖》 加“卜”字表示“不要了”原标题:《苕溪诗帖》 加“卜”字表示“不要了”   《苕溪诗帖》局部   《苕溪诗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代表作,真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为行书纸本,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苕溪诗帖》全卷35行,共294字,从末署年款“元戊辰八月八日作”,可知作于公元1088年,时米芾38岁。开首有句“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说明此书为自撰诗。   《苕溪诗帖》曾入南宋绍兴内府,宋高宗赵构敕米芾后人米友仁为之鉴定并书跋。元朝时为鲜于枢所得,清乾隆将此帖编入《石渠宝笈初编》,作为枕中之秘。末代皇帝溥仪逊位后,利用北洋政府所予“清室优待条件”,将包括《苕溪诗帖》在内故宫所藏千余件书法名画携出变卖,从此《苕溪诗帖》散佚民间。幸运的是,上世纪60年代,著名文博学者杨仁恺在哈尔滨从一堆欲出售的“破烂”字画中重新发现并挽救了《苕溪诗帖》。   《苕溪诗帖》是米芾正式的书法作品,但即便如此也出现了差错。如“缕玉鲈堆案”一句,原作上写的是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原标题:第二届“丝路散文奖”揭晓   本报讯 (记者 张静)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推广具有时代气息的散文著作,在中国散文学会的指导下,由中国散文网与陕西省散文学会主办,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出资设立了两年一届的“丝路散文奖”。日前,第二届“丝路散文奖”在西安揭晓,朱鸿的《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马步升的《故乡的反方向是故乡》,杨海蒂的《我去地坛,只为能与他相遇》,高亚平的《长安物语》以及王洁的《六月初五》获最佳作品奖。   据悉,第二届“丝路散文奖”去年12月启动,共收到作家或者出版社推荐的2016一2017年间出版的散文著作近300部,经由茅盾文学奖评委,冰心散文奖评委,著名作家、教授组成的评委会的精心审读,讨论,投票,最终遴选出获奖作品。除了五部最佳作品外,还有王族的《遗落西域的钥匙》,史鹏钊的《出村庄记》,吴佳骏的《谁为失去故土的人安魂》,温亚军的《所有的梦想都开花》,吉布鹰升的《在凉山》,章学锋的《秦商史话》等20部著作获得了优秀作品奖。   据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介绍,此次获奖作品的题材面比较宽,既有对历史现象的梳理和深思,也有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细致描写,在文笔上、情趣上、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40万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家”原标题:40万爱好者有了自己的“家”   西安市健身瑜伽协会成立   瑜伽表演   昨日上午,西安市健身瑜伽协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培华学院举行,古城瑜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西安市健身瑜伽协会也是我省范围内成立的首个健身瑜伽协会,未来将引领带动古城西安更多人认识、了解、参与到瑜伽运动中来,助力“健康西安”、“赛事名城”建设。   古城逾40万人习练瑜伽   瑜伽起源于印度,已有数千年历史,这项运动不仅能有效改善人体机能,增强抵抗力,更能舒缓心灵,让人达到身心和谐。自上世纪80年代瑜伽进入中国后,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现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休闲项目之一。在古城西安,目前有两千多家瑜伽馆,习练的人数超过40万,西安体院等院校也开设有瑜伽专项课中国十大茶叶品牌

“笔墨一体”的墨盒笔原标题:“笔墨一体”的墨盒笔   笔者收藏有一支“笔墨一体”的墨盒笔,此为过去科举考试时考生所用。这支黄铜材质的墨盒笔长20厘米,由长长的执柄和墨盒两个部分相连而成。执柄是空心的,靠近墨盒的一段有活动的盖片可以打开,考生中途休息时,可以临时插入毛笔,不至于让毛笔滚落而污染试卷。执柄的顶端则是一个直径约4厘米,厚约3厘米的墨盒。墨盒的顶部是一只狮首,它怒目圆瞪,雄壮威武。墨盒的前端,则雕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寄寓着破茧成蝶,一举高中。顶盖用小巧的插销相连,拨开之后就是一个小小的容器,可以盛放墨汁,便于蘸墨书写。   墨盒笔也叫墨斗笔,出现于清代,据传是洪承畴在顺治年间回乡守制时发明的,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科举考试。墨盒笔头上有个椭圆状储藏盒,能够储藏一些墨。清代主要考八股文,在字数上有相当的要求,所以,要是带的墨不够的话,可以把墨盒里的墨临时挖出来备用,很方便。除了考试外,清代官员有时也使用墨盒笔办公。   中国十大茶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