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越乃亚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7-01 13:57 点击:530647

海军炊事兵物语——新兵与出差士兵的餐桌 当我总算能够制作简单的料理时,对于舰上主计科的工作内容也大致熟悉了,但依然是最下级的新兵蛋子,这一点仍然没有变化。不过,再过几个月,又有一批新兵即将登舰,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发生变化。 根据当时日本海军的征兵制度,应征入伍的士兵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征兵通知征召入伍的征兵,也就是义务兵,通常年满20岁;第二类是主动申请加入海军的志愿兵,而且只要年满16岁就能申请入伍。海军每年进行两次征兵,1月份招收征兵,6月份招收志愿兵。我们这批同年兵是昭和16年(1941年)1月10日入伍的征兵,兵籍编号为“佐征主”加四位数字,这个编号与名字一起写在衣服上。“佐”为佐世保镇守府,“征”是指征兵,“主”即主计科。如果是志愿兵的话,兵籍编号的前缀有所不同,在佐世保入伍的志愿兵为“佐志主”,在吴入伍的为“吴志主”,总之用“志”代替“征”。 ■ 大正时代缝制在军帽内衬上的布章,上面注明姓名、部队兵科和兵籍编号,由布章可知军帽主人是属于衣粮科的中岛清三郎,是在横须贺镇守府入伍的志愿兵。 志愿兵普遍比征兵年龄要小,虽然实际相差不过两三岁,可是志愿兵的“志”字就给人一种很年轻的感觉,鸟越乃亚

海军炊事兵物语——料理三板斧牛小切 对于当主计兵我是万分懊悔的,对于炊事作业也是没有热情,不过毕竟当过炊事兵,所以对于海军料理还有所认识。在当兵之前,我就风闻海军的伙食十分丰富可口,而在海军内部普遍对味噌汤评价甚高,尤其以海兵团的味噌汤最为美味。然而,我在当时对于味噌汤的印象并不深,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味道确实不错。很多人以为海军味噌汤有什么秘方,其实所用的食材与普通家庭并无不同,在我看来之所以给水兵们留下美味的记忆恐怕与吃饭的时间有关。在海兵团的时候,每天都准点吃饭,通常在高度紧张、十分劳累的作业训练后,终于静下心来喝上一口热腾腾的味噌汤,想来一定会觉得很享受。除了味噌汤之外,其他汤类食物也是在热的时候上桌味道最佳。 说到吃饭时间,军舰上与海兵团并不同,舰上很多岗位需要24小时有人值守,所以官兵们都分班值更,而吃饭时间安排在换班时间,按照上更人员和下更人员轮流吃饭,而后面进餐的人常常只能吃到冷饭冷菜。在我看来,饭菜还是在冒着热气时大家一起开动最为美味。除了吃饭时间上的差异,海兵团相比军舰也更加容易获得新鲜的食材,尤其是时令蔬菜,这大概也是海兵团的饭菜更好吃的原因吧。 ■ 表现日本海军水兵鸟越乃亚

日耳曼美食战车——二战德军野战炊事车漫谈士兵的餐桌 无论是在极寒地带的东线战场,还是在酷热难耐的北非战场,在德军前线部队的身后总能发现一种形状怪异的车,它没有武器装备,由其他动力车辆牵引,但它有一个最为明显的特征——一个醒目的烟囱。它能为前线出生入死的战士们做出可口的热饭菜和浓郁的咖啡,没有它,战士们吃不上热饭菜,只能生啃面包,喝凉水,甚至因此士气锐减。它就是野战炊事车,一个可以移动的厨房。 ■ 这就是德军的野战炊事车,一战之前就已诞生。 最早的野战炊事车诞生于19世纪初普鲁士研制的手推式四轮炊事车,在 1848~1852 年爆发的第一次普丹战争中,普军首次使用了此炊事车。同一时期,美国也发明了一种称为“ Chuckwagon ”的带篷炊事马车,据说最早由开拓美国西部的牛仔们使用。不过,长久以来人们认可的真正意义上的野战炊事车是 1892 年,由来自德国伊达尔 - 奥伯施泰因的卡尔·鲁道夫·菲斯勒( Karl Rudolf Fissler )研制的野战炊事车。此野战炊事车为牵引型,只有两个车轮,有一根突出的长烟囱,十分接近近代野战炊事车。无巧不成书,又是同一时期( 1896 年),沙皇俄军也提出研制炊事车的要求。 1898 年试制车完成,鸟越乃亚

海军炊事兵物语——围裙破损事件士兵的餐桌 在由严苛的军纪和等级观念主导的舰队生活中,处于最下层的下级兵们都压力山大,如果意志过于薄弱,很可能会选择轻生来解脱。我们的同年兵中没有出现自杀的人,不过听说其他科在数年前有不少人自行结束了生命。我和同僚几乎没有时间闲聊这种话题,也只有在一起工作时趁老兵们不注意私下聊几句。在平时我们这些同年兵几乎不说话,大家伙儿整天像闹了别扭一样绷着脸,每天都闷闷不乐的。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在同一艘军舰内朝夕相处的水兵之间居然没有任何交往,这实在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但是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舰队勤务和舰上生活同外界的想象那是天差地别的,根本不会萌生出所谓战友情谊。在“雾岛”号这样的军舰上,所有一切都是类似条件反射的无意识的机械活动,不管是人,还是武器和机械,都只是在物理作用下按部就班地运转着。同年兵之间的冷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严苛的体罚和老兵们的压制造成的,正如作业时动作麻利也是常常挨揍逼迫出来的结果。 ■ 进行操炮训练的日本海军水兵。在严苛的军纪下,水兵们也和大炮机器一样,每日机械地进行工作。 下级兵在老兵眼中就像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工具,甚至连表达情绪的权利都被剥夺了鸟越乃亚

陆军马鹿的购物天堂:漫谈旧日本陆军的酒保士兵的餐桌 酒保一词是旧日本帝国陆军译自法语“Kantine”和德语“Cantien”而来,据日本陆军自己的解释是指军队中,向下士官兵低价出售日用品及嗜好品的商店,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三十年战争之时。明治维新后,日本向欧洲军事强国学习,开始了建军之路,同时也引入了“酒保”。对于陆军来说,酒保与建军同在一个时间点上。说起来,陆军酒保的历史比海军酒保更长。 关于酒保的设立目的以及运营,首先于1872年日本陆军建军之际,通过对法军步兵内务书的翻译确定,其次到了1888年,日本陆军编纂了全军通用的《军队内务书》之后又按此书重新确定。以下本文按照 1908年修改后的《内务书》来说明一下何谓“酒保”。 此1908年修改的《内务书》大量吸取了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之后,直至1943年改为《军队内务令》为止,虽然期间也有些小的改动,几十年来一直规范着士兵们的日常。在《内务书》的第31章有19条关于酒保的规定。 酒保的设立目的在于为“下士官以下出售品质良好且廉价的日用品及调剂生活所必要的香烟、饮食品等”,通常由军队自营,部分商品视情况委托承包商出售。此外还需配备报纸、娱乐用品等。 ■ 步兵第9联队的酒保兼下士鸟越乃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