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官网中国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4:18 点击:528498

原标题:日本成立“陆上总队”意欲何为 4月20日,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访问美国,与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举行会谈,双方表示 “美日将强化同盟关系”。 上个月,日本陆上自卫队总队(下称“陆上总队”)宣告成立,司令部设在东京都练马区。其内部将设立早已经被媒体热炒的“日美共同部”,该部办公地点为美驻日陆军司令部所在地神奈川县的座间兵营,专门负责日美间的协调工作。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各自卫队与驻日美军各军种指挥机构的协调工作主要由陆上自卫队负责,另有日美联合运用协调所负责整合双方导弹防御信息。“日美共同部”成立后,将来很可能朝着日美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的方向发展。果真如此,日美军事一体化将大大向前推进,必然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影响。 关于陆上总队成立的主要动机,日本共同社的报道说得十分清楚,即“考虑到中国和朝鲜的威胁,意在统一指挥系统并强化西面诸岛防卫能力”。 从编制体制上看,日本陆上自卫队基干部队分为5个方面队,由北向南依次为北部、东北部、东部、中部和西部方面队,这些方面队下辖的各师旅均衡部署于日本全境。2006年3月统合幕僚监部(相当于联合参谋部)成立后,为顺应联合作战指挥的需求,自卫队的微软官网中国

原标题:于都河畔的回响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长征组歌》这部红色经典,每一次响起都让人心潮激荡。因为《长征组歌》,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于都诞生了一个名为“长征源”的业余合唱团。目前,这个合唱团在各地演出《长征组歌》已达200多场。 苏区时期,于都仅30余万人,先后就有68000多人参加红军,10万余人支前参战。参加长征的于都子弟就有16800多人,还有近万名挑夫随军出征没有留下姓名记载。在长征出发的这块土地上,人们对于长征、对于红军、对于长征精神,有着与众不同的深厚情感。8年前,由于一个共同的名字——“红军后代”,肩负着传承长征精神的共同使命,来自不同工作岗位的人们,怀揣着唱响主旋律、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共同愿望聚集到一起,长征源合唱团就在这块传奇土地上诞生了。 在选择主打演唱曲目上,合唱团成员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长征组歌》。从于都出发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而最能完整展现这段光辉历史的文艺作品之一就是《长征组歌》。 合唱团的成员来自不同单位,没有任何报酬,靠什么来坚持?凭什么来凝聚?成员们的行微软官网中国

原标题:红山河,我用青春拥抱你 4月9日,伴着嘹亮的歌声,南疆军区某通信团数十名新战士乘坐的汽车缓缓驶出团机关营区,奔赴藏北高原,开启他们的高原戍边生涯。 车内,新兵马涛、刘壮、张讯通、马瑞格外激动。他们经过层层选拔考核,如愿被分配到全军海拔最高的机务站——海拔5120米的红山河机务站。 白雪皑皑,群山莽莽。当天下午,车队行至阿卡孜达坂。沿途最险要的路段,巨石悬顶、碎石飞溅,令人胆战心惊。突然,汽车后视镜被路边的山石挂了一下,刘壮把头伸出窗外一看,车右后轮压塌的泥土碎石正落向悬崖。驾驶员董科盈猛踩油门,车辆快速脱险。据董科盈介绍,每年这里都发生很多车祸,其凶险堪称“鬼门关”。 尽管已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新兵们上路之后才真切感受到高原的险与苦。 薄雾中的巍峨雪山恍如人间仙境。可是,还没来得及欣赏高原美景,马涛和刘壮就出现了高原反应。副团长郭兴春问道:“这里空气中含氧量仅有平原的一半,紫外线强度是平原的3倍。红山河比这里还要苦得多,你们怕吗?” “不怕!”战士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盘山而上,车队在海拔4200多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停了下来。“这里长眠着100多名烈士,他们将青春年华永远微软官网中国

原标题:他们本是天使 奈何生在地狱 “我们做错了什么?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是一名叙利亚男孩的追问。镜头前的他,双眼噙满泪水,悲愤得几近失控。 是啊,战火肆虐,孩子何辜? 叙利亚战争一打就是七年。七年战火,夺去了多少孩子的生命,又埋葬了多少孩子的童年? 3岁的小艾兰“睡着了”。土耳其南部海滩上,他柔弱孤寂的背影,让这个世界辗转难眠; 4岁的小胡迪“投降了”。看到“瞄准”自己的长焦镜头,她举起双手,用天真控诉残酷。 叙利亚人权瞭望台组织的统计数据触目惊心:2011年3月至今,近2万儿童在叙利亚内战中丧生。 花一样的年纪,花一样的生命。他们本是天使,奈何生在地狱。 以维护人权的名义践踏人权,有的人理应感到羞耻。很想知道,美英法14日空袭大马士革后,在宣布“大功告成”时,可曾想过巨大爆炸声中瑟瑟发抖的孩子,又能否告诉孩子“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孩子是什么?他们是未来,是希望。孩子眼中的世界就是未来世界的模样。不要再让孩子透过弹孔看这个世界。 “在废墟和战火中,我们的伤口很深。我们想要大声说出来,但我们的声音很弱。我们也许还是孩子,但我们的哭泣来自心灵……” 请微软官网中国

原标题:英雄史诗的召唤 2011年11月22日,唐江同志托人给我送来一本纪念集,书名是“溶入生命的歌”。这本集子是纪念《长征组歌》的,书内收录了我的一篇评论文章。唐江于1938年、在他10岁时就参加了八路军,真正是“吃部队乳汁长大”的音乐家。他还曾任原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团长,是《长征组歌》的首任指挥。一看书名,就知他对长征和《长征组歌》用情之深。 《长征组歌》和参与《长征组歌》创作、演出,都是值得纪念的。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其艰难,其险恶,其英勇,其悲壮,都堪称伟大英雄史诗。 我是一个长征的崇拜者。在我的意识里,每一个走过长征的人,都是穿越苦难与死亡的勇士。他们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一曲壮歌。崇山峻岭,关河险阻,长驱二万五千里,枪林弹雨、饥饿和死亡,那是怎样一种生活,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勇气!长征对于军人,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永远都是一面旗帜,一座精神高地,永远鼓舞和召唤后来者。 毫无疑问,长征是文艺创作的重要题材,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许多伟大作品。《长征组歌》就是其中之一。 《长征组歌》的产生本身带有传奇性。歌词的作者萧华将军是长征的亲历者。他18岁时,任少微软官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