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情小说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7-01 03:52 点击:52713

摘要:近年来,企业损害消费者、社区居民和社会公益的事件屡见不鲜,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针对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上市公司要强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要把承担社会责任当作公司经营的原则性目标、要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机制、政府要积极引导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关键词: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公司社会责任思想起源于美国,强调企业对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提起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是指上市公司对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以及股东、债权人、职工、客户、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责任。2006年1月1日施行的新《公司法》第5条明确要求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即公司理应对员工、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公司所在地的居民、自然环境和资源、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承担一定责任。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纪守法,遵守商业道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并积极承担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艳情小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无疑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了很多启示。在金融创新、房贷市场发展、金融监管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强化金融风险的意识我国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只有确保金融安全才能确保国家的安全,必须认真考虑如何更好地防范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这次美国的次级债危机警示我们,在我国金融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不容忽视。这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深化改革,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同时,我国金融企业“走出去”是大势所趋,但是“走出去”一定要注意审慎经营,不能盲目地搞粗放型扩张。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中,贷款机构明明知道存在大量的潜在风险却大量发放贷款,还推出了大量的前期还款压力小、利率固定而后期按揭成本上涨、利率浮动的贷款产品,为一些贷款者在未来可能无力还款埋下了隐患,投资银行在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过程中也降低了承销或担保门槛,并积极在二级市场推销中把风险扩大到更广的范围。因此,我国金融业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风险也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说明,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进行改革,改进风险管理能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同时,我国金融企艳情小说

一、次贷危机回溯1999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传统商业银行通过自生或并购的路径转型为综合性金融控股集团,其业务迅速扩张到证券投资、基金和杠杆授信等领域,大量融合了投融资和信用支持功能的创新型金融产品进入市场,在增加商业银行收益同时,也改变了银行风险的范围和性质。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的过度繁荣,导致商业银行在利益驱动下,未能充分履行尽职调查,向不具备优质按揭资格的客户发放了大量资质较差的按揭贷款,放松信贷标准的操作风险促成次贷规模不断扩张,并通过债务抵押凭证流入资本市场。从1996—2007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余额从650亿美元上升至16700亿美元。早在20世纪70年代,海曼和明斯基就提出,对信贷的不严格评估可能引发资产泡沫和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信贷标准持续数年的恶化最终会达到一个由盛转衰的临界点,届时市场流动性会趋于枯竭。2004年6月之后,美联储为对抗通胀,连续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随着房价从2006年开始下降,资信状况欠佳的次级贷款借款人逐渐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次贷特别是可调利率次贷的不良率显著上升。2007年7月,次贷严重拖欠的比率接近15%,A级以下次级债券平均亏损80%。在创造次级贷款证券产品的同艳情小说

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金融高杠杆的使用在过去几十年中达到了极致,最终导致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纷纷谴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化,“去杠杆化”浪潮迅速在全球展开。《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硬性外在约束,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实际上规定了商业银行的最高杠杆率,商业银行的风险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条文的监管终究有限,金融创新必然会打破监管限制,随着商业银行的业务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杠杆也在不断调整。美国银行业数据显示,美国银行业金融杠杆率约在11倍至14倍之间,近十年的趋势是先降后升。看起来似乎十几倍的杠杆率不能说很高,但如果考虑到商业银行管理资产的规模以及在货币政策中的乘数效应,14倍与11倍就有很大差别了。以花旗集团2007年的一级资本909亿美元计,3倍资产扩张就是2730亿美元,即使很小的杠杆扩展也会带来巨额的资产规模扩张。促成如此大规模的资产扩张或者说杠杆提高,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因素:首先,全球的流动性过剩为高杠杆提供了“舒适的温床”。其次,现代商业银行的功能已经相对传统商业银行有了很大的飞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金融交易技术逐渐成熟,艳情小说

一、1637年郁金香狂热。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二、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三、1837年恐慌。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四、1907年银行危机。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艳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