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湉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2 12:24 点击:527098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欧阳辉日前在参加该学院举办的“洞见中国经济与商业新动能”活动时表示,未来40年中国经济需要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创新和创业,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领域还有巨大空间。  欧阳辉以《中国经济与企业投融资》为主题,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进行了梳理,并从金融与资本市场角度展望中国经济未来。欧阳辉认为,改革开放让中国从一个GDP只有0.19万亿美元(1980年数据)的贫穷国家,增长至2017年的12.24万亿美元,人均GDP达到近9000美元,高速增长40年,在世界经济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巨大成就,中国政府在这其中居功至伟。虽然有关中国经济未来的悲观论调不绝于耳,但欧阳辉强调,千万不要做空中国,中国政府在避免经济、金融危机时能量远远超过美国和日本等国家。  谈到中国经济新动能,欧阳辉认为金融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领域还有巨大空间。“目前中国A股市值最大10家公司绝大部分是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还没有一家真正的高科技公司。仅靠金融机构不可能将中国打造成世界第一,只有科学技术才能让一个国家真正强大。金融应该为实体经济服务,未来40年中国经济需要真正有科技含量的创新和曾湉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就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业深度融合。《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要通过切实有效的财力支持、政策鼓励和实际引导,推动各类产业和市场主体平等竞争,促进资本在不同产业和部门间的自由流动及其有效重组,推动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化,实现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把更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要素嵌入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以大幅度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及其附加值,形成服务制造业发展新业态,这也是我国先进制造业获得更大发展的一个基本点。  由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主办,广州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双月座谈会”日前在广州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工商学院院长张菀洺等专家围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GDP的比重会在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我国的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2008年42%—41.2%的高峰降到2016年的33.3%(其中制造业约占工业的90%),平均每年降一个百分点。如曾湉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日前在出席“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时透露,证监会未来将继续强化资本市场支持绿色发展的职能,核心之一就是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  方星海表示,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呈良好发展态势,证监会也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一是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二是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2016年起,证监会连续两年修订并公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准则,目标是在2020年年底前,所有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时候都强制性披露环境信息。三是推动交易所绿色债券市场规范发展。四是支持绿色指数、绿色基金产品研发,积极支持基金管理机构以绿色相关指数为基础,研究开发公募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五是推动绿色金融双向开放,引导国际资本投资绿色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融资。  方星海进一步指出,证监会未来将继续强化资本市场支持绿色发展的职能,核心之一就是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同等条件下,绿色企业应该比非绿色企业融资成本更低,而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就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果环境信息披露比较充曾湉

  近日,北京海淀区法院发布了《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审判情况分析》的报告。2015年至今,海淀法院审理了涉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案约310件,多数案件涉及新型商业模式合法性的判断、行业规则的建立等,行业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力大。  从这些涉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类型来看,此类案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线下业务扩展到线上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如全国首例网络拍卖案系此类纠纷中之典型;二是新商业模式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如全国首例网贷评级商业诋毁案系在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商业模式下引发的纠纷;三是利用新技术手段实施侵权引发的不正当竞争纠纷,如全国首例涉用户数据不正当竞争纠纷“脉脉案”、浏览器更改UA跳过广告案、搜狗输入法歧视性对待搜索引擎不正当竞争纠纷等。  涉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在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适用的选择上,均与传统不正当竞争案件存在差异,难度更大,裁判标准亦存在不相统一的情形。涉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典型案例的生效裁判,对类案的处理具有参考意义,对新兴行业的发展具有指引价值,对诉讼参与人更加高效地参与诉讼提供建议,也为互联网企业进行正当合法的竞争提供有益指引。乐视网信曾湉

  用户每订一次外卖,就意味着要将自己的信息上传一次。但这些隐私信息是否足够安全?报载,近日,记者卧底多个“电话销售”群发现,有卖家专门出售外卖订餐客户的信息。包括电话、姓名、订餐地址在内,每条信息的售价不到一毛钱。还有网络运营公司借助软件搜集用户的订餐信息,打包后倒卖给电话销售公司,甚至还有一些外卖骑手也做起了客户信息倒卖的“生意”。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在现实生活中不是个别现象,对隐私泄露,没有严惩就没有保护,严惩才是最好的“防护墙”。  外卖隐私泄露的案例已不少。去年12月份,柴先生通过一家点餐平台订了一份外卖,共计31.8元。约10分钟后,一名自称商家的人联系柴先生称,他订的黑椒猪排卖完了,换菜需要补两块钱的差价。“信息很准确,我订单的信息,商家卖的什么餐,一模一样。”柴先生说。对方让柴先生报一下支付宝数字,以便收取两块钱的差价。在报过数字后,柴先生发现对方已经转走了自己近2000元。商家表示柴先生的餐并没有卖完,给他打电话的也不是店里的工作人员。柴先生怀疑自己的订餐信息被泄露。今年3月份,哈尔滨李先生在订过一次外卖后,频繁接到陌生人电话询问如何找曾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