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12:43 点击:524630

原标题:“屏”阅读,呼唤正确打开方式 今天,是第二十三个世界读书日。 一项关于阅读的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在线阅读”成为越来越多国民的选择,“屏”阅读与“纸”阅读,日渐形成平分秋色之势。 “屏”阅读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介质与阅读体验,增强了阅读的交互性和及时性,对全民阅读的推广很有意义。但是,也有人将“屏”阅读与碎片化的浅阅读画上等号,呼吁多读书、少读屏。其实,只要能实现阅读的目的、找到阅读的乐趣,无论选择何种阅读方式,都无可厚非。与其纠结于读屏还是读书,不如反躬自问:今天,我阅读了吗?读了什么,读了多久,理解多少? 身处“读屏时代”的部队官兵,阅读的条件更优越、选择更多样、体验更丰富,但并不意味着,阅读效果一定会更理想。恰恰相反,不少官兵正面临着阅读的困惑:在纷繁芜杂的信息海洋中,哪些是真的、有益的?在五花八门的电子读物中,什么是好的、有用的? 近日,一篇文章在朋友圈刷屏,其中有一些灰色的情绪表述。这样的网文,看似“替你着想”,实则是为了博人眼球、撬动流量、牟取利益,除了制造焦虑情绪、渲染紧张气氛之外,并没有什么积极意义。此外,有些格调不高的网络小说、品位低俗的网络段子对外汉语

原标题:不可“取媚于下” 通常讲的“献媚”,多是下级对上级的,可称为“取媚于上”;但也有一种“献媚”,是上级对下级的,也就是“取媚于下”。与前者相比,后者同样属于不正之风,应当引起警惕。 作为领导,固然应当关心爱护下属,但前提是讲原则、讲公心。现实中,个别领导把讨好下级当成一门“艺术”,遇到矛盾不睁眼、遇到错误不揭露、遇到问题不解决,只点赞不批评,只栽花不摘刺,还美其名曰“以正面激励为主”。究其原因,无非是害怕得罪下级、害怕丢了选票、害怕影响升迁;或者自身本来就存在问题,批评别人没底气、处罚别人不硬气。可见,“媚下”看似讨好下属,实则还是为了自己。 实际上,“媚下”未必就能“取悦”下属。有官兵反映,领导对自己提出“不错”“很好”之类的泛泛表扬,自己却难以感到鼓舞振奋。这类空话套话听得多了,反而觉得是在“被敷衍”。相较而言,大家更欢迎讲原则、明是非、有担当的领导,敢于指出矛盾问题,带动大家同向发力,把问题解决、把短板补上、把工作做好。 部队是要打仗的。带兵人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乃至对下属“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那就无法掌兵了。少存一己之私的“小对外汉语

原标题:鹊噪未必吉,鸦鸣岂是凶 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记载,康熙年间,吴中大旱,蝗虫遮天蔽日。飞蝗所过之处,粮食被糟蹋殆尽。某人家中庭院的椿树上,有一个乌鸦巢,乌鸦从早到晚叽叽喳喳,惹人厌烦。然而乌鸦会捕食蝗虫,唯独这一点让人喜爱。有人为此创作诗歌,“乌鸟哑哑高下翔,奋迅攫啄如鹰扬”“瞻乌爰止在邻屋,爱之却弹将弓藏”。 在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鸟类中,乌鸦算是名声很不好的。它叫声沙哑刺耳,形象也不雅观,常被视作不祥之兆。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说:“乌鸣地上无好音。”再如“乌鸦嘴”“乌合之众”“天下乌鸦一般黑”等说法,都表达了人们对乌鸦的厌恶、蔑视和排斥。 与乌鸦相对的,是喜鹊。一种说法称,世人厌恶鸦而喜欢鹊,所以称鸦为“恼鸦”,鹊为“喜鹊”。殊不知,鹊也未必总能带来喜事。《坚瓠集》记载,康熙年间,一个叫祝珵美的人参加科举考试期间,适逢他的父亲过生日,家人摆好果馔为其父祝寿。忽然有两只喜鹊飞入中堂,各衔了一枚蜡烛而去。大家都以为,这是祝珵美金榜题名的好兆头。没想到,过了不多久,祝珵美的父亲无疾而终。另有一例,一个叫沈韩倬的太史,家里忽然飞来数十只喜鹊,把庭院中晾晒的东西全糟蹋了,对外汉语

原标题:新鲜蔬果“原汁原味”上餐桌 “有了‘集装冷链’,运输更便捷。”近日,一艘满载新鲜蔬菜瓜果的大型货轮,从广州某码头出发,启程前往南沙各岛礁。 刚完成物资装载任务,南海舰队保障部运输投送处助理员李堂正长舒了一口气:“过去一个岛礁的物资补给,需要上百人作业近20小时才能完成的物资上舰装载任务,如今只需20人作业9小时即可完成装载……不仅装载人员劳动强度减小,还大大降低了食材补给损耗,补给效率成倍提升。” 一路航行,货船顺利抵达永暑礁。停靠码头,货船上的物资均以集装箱为单元,并采取机械吊装方式卸载,有效避免机械碰撞、太阳暴晒等情况。 码头上,看着一箱箱蔬果、冷饮等被陆续运送上岛,南沙永暑礁守备队官兵的脸上乐开了花。 “现如今,南沙后勤保障越来越高效,不仅绿色天天有,各类时令果蔬也陆续端上餐桌。虽然远离大陆千里,但祖国没有忘记我们,相信南沙的明天会更好!”中士肖慧笑着说。 “最大限度保质保鲜,源于新型运补模式。” 李堂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传统岛礁运补方式以“人工搬运”为主,蔬果、禽蛋等物资在吊装、卸载过程中,极易发生破损、变质,而在高温湿热天候,时令蔬果的损耗率相当高对外汉语

原标题:“严书记”的带队经 严下先严上,严人先严己。在武警吉林省总队四平支队,二中队党支部副书记刘传平被称为“严书记”。 一个“严”字,道出了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的党性。 刘传平带兵风风火火,严字当头。要求别人做到的,他一定先做到。 军事训练,他5公里越野冲在第一个,400米障碍跑第一名,射击训练打第一枪。战备执勤,他站上“党员示范岗”两个小时一动不动,突发情况处置要点牢记于心。组织生活,他开展批评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更严格。 无论对待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刘传平的标准都不打折扣,“严”得一丝不苟。 一名党员干部因各种原因缺席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成绩出现下滑;炊事班一名士官党员因工作冲突,训练上断断续续,比武考核成绩没法过关。刘传平没有批评了事,而是主动帮他们制订补差计划,并到场督促。他说,所有人都是党的一分子,谁都不能掉队。 把党员成长进步作为带队人的最大责任,是刘传平“严”的初衷。新任职的排长、支委王秋雨在5公里武装越野拖了中队后腿,刘传平丝毫不留情面,要求他每天早起半小时加练,而且每次跑步都要负重。半年以后,王秋雨成绩达到优秀,因军事素质过硬调整到另一个标兵中队任排长。对外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