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别烦恼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09:38 点击:499274

原标题:雪域拓荒,“办法总比困难多” 标准决定工作的“海拔” 这两个时刻耐人寻味—— 2015年,戈壁深处红蓝对抗,兄弟部队连发不中,情况紧急,这个旅主动请缨,一击制敌。 2016年,渤海之滨实弹演练,己方先进装备没有命中目标,这个旅接替出场,打出满堂彩。 凝神望着荣誉墙上的战绩,旅长张梁喃喃地说:其实这两仗,我们都没能打头阵。 想想也是,上级首长当时凭啥选一支刚刚组建、官兵来自35个不同单位、地导专业对口率仅7%的导弹旅打头阵呢?“战斗力的质量是靠一锤一锤敲出来的,上级的信任是靠一仗一仗打出来的。”张梁如是说。 练兵如打铁。一支在改革中组建的新部队,第一锤应该落在什么地方?标准!张梁与旅政委时顺波的第一次碰头,两人谈了足足4个小时,谈得最多的是工作标准。 “高原艰苦、部队新创不是工作标准降低的理由。从战备到行管,从基层到机关,旅党委齐抓共管,用高标准规范、高起点布局、常态化坚持,让官兵形成新的思维定式、行为习惯。”某营营长沈卫勇清晰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三件尴尬事—— “打靶打中就意味着战斗力提升了吗?” 在一次军事训练总结会上,沈卫勇关于“实弹打靶1发1中,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发言被旅成长别烦恼

原标题:老艺人农民节展示高陵扎花   在农民节的展会现场,栩栩如生、色彩鲜艳的高陵扎花手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来自高陵的民间艺人王素霞今年已经60多岁,正坐在凳子上,一针一线地绣着一双虎头鞋。   记者看到展台前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有虎头帽、鞋垫、绣球以及十二生肖等精巧的手工制品,这些针线做的虎头鞋威风凛凛,造型夸张的老虎形象跃然眼前。很多观看的市民捧着这些工艺品爱不释手。“现在的孩子衣服鞋子大都是买的商品,看到这些让我回忆起了童年。”来自西安的刘阿姨说。   这些刺绣作品有一个共同点,色彩鲜明风格独特,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大胆的配色和夸张的造型,比如一只绣球,将红绿粉黑紫等多种颜色结合在一起,与当下流行的“撞色”相似。   “选用这些鲜艳的颜色,不仅是因为中国人喜欢热闹喜庆,也是因为农村可选用的材料少,不过也给了艺人们更大的创作空间。”王素霞说。   王素霞告诉记者,她从十多岁就开始做扎花,如今成长别烦恼

原标题:以全心投入回报党和国家关爱 13日上午打开手机,我发现微信朋友圈被国家即将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消息刷屏了。至此,压在我心头多日的一块“石头”也总算落了地。 今年是我入伍的第16个年头,如果不能晋升年底就将退出现役。从年初开始,就不断有老战友打电话给我,有的“善意提醒”:退役后相关保障、工作安排会比较麻烦,得提前做打算、谋出路;也有的对我“好言相劝”:最后一年,部队上的事放一放,抓紧时间多学点到地方上用得着的本领。 认真学习权威媒体对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的相关解读后,我原本的顾虑越来越少了。这几天,我琢磨最多的是连队学兵的业务水平究竟如何,掌握的专业技能能否满足不同任务、不同机型的航空兵部队需求,还有哪些差距,该怎么补差等等。我还计划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好好梳理一下十几年来带兵组训的经验,为连队再多总结一些实用的组训方法,多带教几个素质过硬的年轻骨干。我相信,有党和国家的关爱,对于我们老兵来说,全身心地战斗到最后一刻就是最好的出路,也是对这份关爱最好的回报。即使转身回到地方,新时代也会为退伍老兵提供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 (曲 艺、本报特约记者 张 雷整理) 热点话题:组建退役军人事成长别烦恼

原标题:让宪法精神真正深入兵心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消息传来,我心中无比激动,真切感到这是我国坚持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 前几天,指导员找到我说:“你本科主修的是法学,又是连队理论骨干,宪法的学习宣传你可要走到前面。”受领任务后,我立即带领连队理论骨干小组对照宪法修正案原原本本学,有不懂的就上网查资料,咨询大学教授。之后,我们利用“三个半小时”组织宣讲,连队官兵的学习热情日渐高涨。 这几天,不少战友向我询问宪法相关知识,结合大家了解关注的热点,我不断探索深化学习效果的方法。下一步,我计划在连队牵头组织开展“宪法知识竞赛”,使连队官兵尽快掌握此次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和修改前后的变化;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广泛搜集权威资料,跟进掌握军内外时事热点,制作黑板报、小视频、小节目等,让学习宣传宪法精神融入随机性小课堂,在无形中强化大家的法治思维;根据连队官兵学习掌握情况,利用新媒体手段进一步提升学习质效,让宪法精神真正在每名官兵心中生根发芽。 (陈 陟、程 舰整理) 热点话题:增强宪法成长别烦恼

原标题:军人,改革“转身”也是军姿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寒风彻骨。 西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总工程师徐渐明,背卧冰雪蜷缩在装备车下测试性能,左手拿着电路图,右手举着万用表……冷风拍打在装备上吱吱作响,吹得他的脸色紫红。 “老徐,总工这个行政职务在改革中被撤销。现在我代表党委征询一下你的意见:是愿意转为技术干部待在旅里,还是选择转业?”旅政委时顺波突然打来的一个电话,让徐渐明满是油污的大手忍不住抖了一下。 4个团职领导岗位被撤销、部分技术岗位转改文职、部分官兵分流……改革深入展开,全旅官兵再次面临考验。 “政委,让我考虑一下。”翌日的演习任务让徐渐明控制住心里莫名的忐忑。稍作平静后,他继续干着手里的活…… “组建伊始,带着官兵在院校参加接装培训;带领部队第一次在大漠实弹打靶命中目标;体系对抗时,装备突发故障,亲自排故……”徐渐明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带队执行任务时的种种画面,泪花不禁涌上眼角。 更多的画面在脑海中盘旋——自己工作过的那个旧帐篷,办公室每天亮到凌晨的灯光,还有……还有自己对家中病妻一次又一次的承诺:“老婆,等忙完了我就转业回家好好陪你。” 想到这里,徐渐明拨通成长别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