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贴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09:41 点击:495625

原标题:让军人共享社会化医疗保障 “当前,一些远离军队医院的军人面临就医较难的现实问题。”解放军第306医院院长顾建文委员经过调研,感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部队卫生实力配置与实际保障需求有一定差距,二是当前军人跨体系跨地域就医看病情况日渐增多。 顾建文表示,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全面推开和纵深推进,部队官兵交流任职、调动学习、参训参考、外出执行任务等日益增多,官兵流动性、分散性、机动性增加,跨体系跨地域就医需求不断增长。 为保障远离军队医院的军人健康,深化军民医疗卫生资源融合,顾建文建议加快推动军队医疗保障社会化改革,加大对远离军队医院的军人的医疗保障力度,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医教研联合体建设,努力形成“小病就地在部队卫生所,中病、急诊就近到地方医院,重病、住院去部队体系医院”的新型军民融合医疗保障方式,为远离军队医院的军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共享社会化医疗保障。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标贴

原标题:吹响实战化训练新的时代号角 原某试验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吴颖霞代表—— 矢志攻关提升装备试验实战化水平 ■本报记者 刘建伟 “我一定矢志攻关,努力提升装备试验实战化水平!”12日现场聆听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原某试验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吴颖霞代表激动不已。一回到房间,她就拨通电话,和基地官兵交流学习体会。 “习主席强调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快提高我军战斗力,我们的责任更重了。”谈话间,吴颖霞的思绪回到了5年前。 2013年2月2日,习主席视察空军某基地时,要求大家认清肩负的职责使命,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坚决完成以试验和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 “虽然习主席当时视察的不是我们基地,可作为担负同样使命的装备试验鉴定人,我们倍感责任重大!”吴颖霞和战友们反复观看视频,目睹统帅风采,聆听领袖教诲,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涌上心头。 “我们试验鉴定的每一型装备,都关系到未来战场能否打赢!”吴颖霞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她和战友们矢志攻关,填补了我国常规兵器试验技术领域的多个空白。 在此次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吴颖霞就提升武器装备试验实战化水平谈了自己的建议。她坚定地说:“我们一定在提标贴

原标题:砺剑前行 忠诚至上 受访代表 军队人大代表、火箭军某部政委 赵瑞宝 军队人大代表、火箭军某部处长 丁国林 军队人大代表、火箭军某部副营长 沙子呷 绝对忠诚铸就“大国剑魂” 记者:火箭军作为一支重要战略力量,对官兵思想政治上的要求更高。请问如何确保“大国长剑”掌握在对党忠诚的可靠人手里? 赵瑞宝代表:“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确保火箭军在思想上政治上特别过硬”,这是习主席对火箭军提出的要求,也是火箭军着力铸就的政治品格。 作为部队主官,我切身感受到统帅对火箭军建设倾注的深情与心血。2012年12月5日,习主席亲切接见原第二炮兵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时强调,确保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和重托不言自明。习主席亲自决策将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2015年12月31日,亲自授予军旗并致训词,这是给予火箭军的最大信任、最大关怀、最高荣誉。 火箭军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力量,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部队始终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标贴

原标题:33名机关干部一线采集训练数据 本报讯 姚超、何孝林报道:2月下旬,华北某地气温骤降,正在参加强化训练的中部战区陆军某旅保障部助理员一边查看仪表,一边用冻得通红的双手,详细记录下一组组数据。 年初的官兵恳谈会上,部分营连官兵反映,强化训练中个别机关科室存在坐在办公室向基层乱要数据现象。得知这一情况后,旅党委研究感到,机关向基层“乱伸手”,不仅容易出现数据不准确的情况,还无形中给基层增加额外负担,分散官兵训练时间和精力。 为此,新年度的强化训练中,他们组织33名不同科室人员成立了6个数据采集小组,实时记录行军速度、低温油耗、部队战斗减员等数据,坚决剔除影响战斗力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上周,细雨突降,正准备参加强化训练的侦察二连官兵依旧按照既定时间出发。笔者看到,人力资源科科长带领作训、宣传等不同科室数据采集员分散在行军梯队中,通过“查看问考”等方式,全程采集记录。 实打实记录,为作战数据库输入匹配的“血液”。今年以来,该旅搜集整理了12项200余条有价值的数据,全面摸清了部队寒冷气象条件下的战斗力底数,为下步的实战化训练奠定坚实基础。标贴

原标题:精准扶贫让我家幸福奔小康 我家住在红色革命老区广西百色的大山深处,由于父亲体弱多病,家中全靠母亲一个人撑着,在当地是公认的贫困户。3年前,连队党支部了解到我家的实际困难后,将我的个人材料上报到旅党委。不久,单位就与户籍地政府取得了联系,一个扶贫工作小组随即进驻家乡,帮助我们家开展核桃种植。 前不久父亲来电话说,一条乡村水泥路已经通到我家门口。不仅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家乡条件也不断改善,产业发展充满希望。父亲说,下一步要扩大核桃种植规模,开辟致富路,通过勤劳工作跟上乡亲们奔小康的步伐。今年两会期间,听到政府将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我幸福满怀,决心要更加刻苦训练,用优异成绩报效日益强大的祖国。 (张 狂、简 岸整理)标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