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家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0:43 点击:486677

韩国GDP因萨德受损5万亿 韩媒:都怪中国反萨德韩联社首尔4日报道称,中国政府从2017年3月15日起禁售赴韩团体游产品,全面采取“反萨德”措施。同年10月,韩中公布就双边关系的沟通结果后,相关行业期待中方“反萨”措施立刻松绑,但此后6个月来情况没有改善,旅游业、化妆品、免税店行业仍未走出“萨德”阴影。报道称,据韩国观光公社4日发布的数据,去年访韩中国游客同比减少48.3%,不到417万人次。由于旅游项目出现逆差,去年服务项目逆差创下历史新高。韩国央行估算,去年受中方“反萨”措施的影响,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约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93亿元)。韩国央行去年10月曾经预测,“反萨”措施拉低韩国经济增幅0.4个百分点。韩联社称,2017年11月北京和上海旅行社恢复销售韩国团体游产品,但中国游客仍有减无增。2018年1月访韩中国游客同比减少46%。韩国化妆品和食品行业遭到打击,免税店行业也因中国团体游客骤减而遭到重创。据韩国免税店协会发布的数据,去年国内免税店总销售额同比增长20.8%,为12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但这得力于中国代购爆买,收益情况则不佳。妈妈的家

美国航母“重返”越南:新一轮投子布局与美越的芥蒂文章来源:澎湃新闻网;作者:刘锋本月5日,美军航母“卡尔·文森”号将访问越南岘港,这是美军航母在1975年越南战争结束后时隔43年“重返”越南。有评论认为,这是美国针对西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南海周边军事外交的一件大事,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美军航母“卡尔·文森”号视觉中国资料图 美国航母访问越南传递着信号。纵观近年来美越军事互动,双方可谓彼此借力,军事防务合作关系日益热络。特别是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重返亚洲”战略以来,双方军事互动不断深入并取得一系列突破。例如,2009年9月,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与越南人民军首次举行联合演练,美空军在越战后首抵越南;2011年8月,美军核动力航母“乔治·华盛顿”号就曾驶入越南近海,并邀请越南高级军官登舰观摩,双方随后签署《推进双边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宣布在海洋安全、国防教育与研究机构交流等领域展开密切合作;2013年12月,美越宣布建立“新海上伙伴关系”,美国援助越方价值1800万美元的5艘高速巡逻艇,以提高其近海巡逻能力;2014年10月和2016年5月,美国分别宣布部分和全面取消对越军售禁令,大幅提升美售越武器水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由此可见,在美国加强南海前沿军事部署的妈妈的家

俄罗斯的忽悠水平还不如朝鲜文章来源:观察者网;作者: 施洋此文发布前,惊悉林虎将军于午夜逝世。老将军享年九十有二,于个人来说,算是喜丧。他为人民空军的初创而冲锋陷阵,为人民空军的现代化而鞠躬尽瘁,也见证了人民空军一步一步成长壮大,作为一个军人来说,也是得偿所愿。对于他的逝世,我们没有太多的遗憾,只有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悲痛——又一个传奇离我们远去了,而他终将成为一段神话。本周,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两次“肌肉秀”上。全世界最关注的,自然是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的,“有视频有真相”的六大神器,这几样武器要么性能惊悚,要么原理吓人,在看懵了国际军事观察家之余,也给人们带来疑问:俄罗斯究竟想要干什么?另一场不经意的“肌肉秀”,则是中船重工无意间透露本国确认的核动力航母研制计划之后,各界对于中国核航母计划的仔细品味与探讨。 逃不出的《Yes, Prime Minister》本周军事“大新闻”,头条当属普京的国情咨文。可能哪个军事爱好者也没有想到,这国情咨文已经搞了十几年都搞得没热度了,结果在今年突然间爆发出了新生。普京在报告里依次排出“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核动力巡航导弹、“状态-6”核鱼雷、高超音速载具、空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以及激光妈妈的家

东北人爱往海南跑,黑吉辽成了回不去的故乡文章来源:凡夫俗子话财经公众号;作者:凡夫俗子元宵节已成昨日,过了正月十五,年也算是彻底过完了。至此,我们再也没有偷懒的理由,大家该上班的上班,该忙活的忙活,至于赋闲安逸阖家团圆的戏码,还是等到明年再说吧。不过还有一件笔者惦念不已的事:我那些被困在海南的东北老乡们都顺利回来没?就在前几天,受种种原因影响,三亚飞往内陆不少城市的机票价格纷纷破万,尤其是飞往哈尔滨的机票,居然接近20000元!可即便昂贵如此,依旧是一票难求。一时间,黑吉辽,成了身处海南的东北人回不去的故乡。近年来,在海南岛上置业生活的外来人群越来越多,其中又以东北人首当其冲,这已是见怪不怪。据笔者一个发小回忆,到了海南,一点儿都不会觉得陌生与孤独,因为经常能在大街小巷听到熟悉的乡音。倘若不看风景光看人,还真以为自己到了春暖花开的另一个老家。那么,海南究竟是怎么变成“东北第四省”的?答案或许还要从东北自身说起。1经济不好,是东北人“背井离乡”的一个重要推手。记得1994年9月,笔者背上书包,正式迈入了小学校门,从此开启了长达21年的求学之路。而彼时,母亲在耳边说了一番话:“孩子,你要好好读书,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了去南方工作生活那才叫好妈妈的家

中国如何建成有别于西方福利社会的“民生国家”文章来源:观察者网;作者:鄢一龙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就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基本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如何应对这一不平衡性,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发展中保障与改善民生,这进一步表明中国走的既不是自由市场经济的道路,也不是福利国家的道路,而是民生国家道路。一、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民生需求日益转向高质量的需求,而民生的供给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突出矛盾。不平衡发展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民生福祉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悖论,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民的生活压力没有减轻反而在妈妈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