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科技股票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9 06:25 点击:478776

摘要 过去一年里,全球经济可谓同步复苏,高就业率和低通胀同时并行,这被称为“通胀之谜”,尤其是美国经济已经持续复苏多年,数次量化宽松,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欧洲和日本包括新兴市场国家跟随持续放水,但是物价没有任何松动迹象,这跟传统经济学的理念背道而驰。   过去一年里,全球经济可谓同步复苏,高就业率和低通胀同时并行,这被称为“通胀之谜”,尤其是美国经济已经持续复苏多年,数次量化宽松,投放大量基础货币,欧洲和日本包括新兴市场国家跟随持续放水,但是物价没有任何松动迹象,这跟传统经济学的理念背道而驰。  根据货币主义的观点,几乎所有人都预测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但是通胀就是起不来,还有明显的通缩迹象。  通胀之谜主要出现在美国,2017年早些时候美国物价曾经触及2%,此后就陷入持续的疲软。在过去5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内,该数据始终疲弱,而美国的劳动力雇佣早已超过了充分就业。  通胀之谜,引发了经济学界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怀疑,尤其是货币主义备受质疑。  中国央行在2017年的货币政策报告中,对于“通胀之谜”进行了大篇幅的探讨,央华东科技股票

原标题:欧美为何要建投资审查? 西媒:中国投资技术企业引猜忌参考消息网2月24日报道 西媒称,欧盟一直对外国直接投资持欢迎态度,但中国投资的扩大却促使欧盟认为有必要建立投资监督机制,中国的一些投资及其影响力引发了猜忌。西班牙皇家埃尔卡诺研究所网站2月22日刊登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马德里自治大学教授马里奥·埃斯特万的一篇文章,题为《应该限制中国在欧洲的投资吗?》,文章摘编如下:文章称,经济开放是欧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被认为是欧盟高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柱之一。因此,欧盟向来对外国直接投资持欢迎态度,其成员国间也存在积极吸引外资的竞争机制。这种将外资视为经济增长引擎的积极观点使得28个欧盟成员国中只有12个建立了可以出于国家利益否决这种投资的监督机制。然而,2017年2月,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三国经济部长致函欧盟贸易专员塞西莉亚·马姆斯特罗姆,要求在欧洲建立一个投资监督机制。两个月后,欧洲人民党向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发出了相同的请求。9月,容克在欧洲议会发表2017年度盟情咨文时宣布关于将对外资收购欧洲公司进行更严格审查的措施。那么,为什么眼下欧洲想要建立一个投资审查机制?文章解释称,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中国对欧洲华东科技股票

摘要 企业在申报IPO被否决后拟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对此有何监管标准?对于这一问题,中国证监会上市部2月23日作出回答。   企业在申报IPO被否决后拟作为标的资产参与上市公司重组交易,对此有何监管标准?对于这一问题,中国证监会上市部2月23日作出回答。  证监会上市部表示,证监会将区分交易类型,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对于重组上市类交易(俗称借壳上市),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对于不构成重组上市的其他交易,证监会将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重点关注IPO被否的具体原因及整改情况、相关财务数据及经营情况与IPO申报时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动及原因等情况。  “证监会将统筹沪深证券交易所、证监局,通过问询、实地核查等措施,加强监管,切实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证监会上市部表示。(朱宝琛) (原标题:证监会:企业IPO被否后至少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 (责任编辑:DF309) 华东科技股票

摘要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止到2月23日,今年以来,已经有包括北京、上海、浙江等在内的11个地方证监局公布了20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止到2月23日,今年以来,已经有包括北京、上海、浙江等在内的11个地方证监局公布了20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其中,北京、上海和江苏证监局各公布了3份,吉林、浙江和广东证监局各2份,山西、安徽、山东、大连和厦门证监局各1份。  从当事人的违法违规行为来看,因为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罚的案件数量最多,共有7起(其中1起伴有限制期内买卖股票)。  证监会此前通报,信息披露各环节恶性违法案件依然多发,财务造假更加隐蔽,信息披露被滥用来非法牟利。以2017年为例,监管部门共启动违规披露案件64起,较上一年增长33%,财务造假(占40%)与重大事项不披露(占26%)是主要类型。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以来各地证监局开出的罚单中,有一起是因为当事人涉嫌提供虚假登记备案信息被罚。  据了解, 2015年2月16日,江苏鑫申财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对私募基金苏州鑫托宝一号投资中心(有限合华东科技股票

摘要 2017年12月16日,超华科技公告因信息披露违法被广东证监局行政处罚。2018年2月23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再发征集公告,民事追责超华科技及其主要信披违法责任人,征集广大受损投资者。   2017年12月16日,超华科技公告因信息披露违法被广东证监局行政处罚。2018年2月23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再发征集公告,民事追责超华科技及其主要信披违法责任人,征集广大受损投资者。  经查明,超华科技虚假确认废料销售收入277.05万元,导致2014年年度报告利润总额虚假记载,虚增额分别占超华科技当期利润总额28.01%和净利润的23.71%。尽管虚增的绝对数额不大,但其占当期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比例较高,构成了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受到监管部门处罚。2017年9月5日公司发布立案调查公告后3日内,超华科技的跌幅达到了11.89%,同期中小板指呈上涨态势,投资者受损严重。  投服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公开征集受损投资者,拟以支持诉讼的方式,加大相关责任主体的违法成本,敦促上市公司保持足够警醒,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信息披露,对于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不要心存侥幸,华东科技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