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eduleatfixedrate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30 22:14 点击:477977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一项研究显示,2017年是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热的一年。其相关论文18日在线发表于《大气科学进展》。 分析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从海水表面到2000米深的海水热含量比1981—2010年的平均状态高了19.19×1022焦耳,比历史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高出1.51×1022焦耳。而这1.51×1022焦耳相当于中国2016年全年发电量的699倍。据此,大气物理所的研究人员认为,2017年是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热的一年。 海洋累积了全球变暖的主要信号:90%的全球变暖能量储存在海洋中,表现为海洋热含量增加。同时,相对于地表和大气中的指标来说,海洋热含量受厄尔尼诺等气候系统中的自然变率影响较小。因此,全球海洋热含量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一个稳健指针。不断创纪录的全球海洋增暖表明了无可置疑的全球变暖事实。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评估报告,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很可能是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 数据同时表明:海洋变暖已经发生在全球绝大部分海域,大西洋和地球南纬30度以南的海洋是海洋变暖最为迅速的海区。海洋变暖将持续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冲击,比如破坏珊瑚scheduleatfixedrate

不明飞行物挑衅军方?总统也束手无策举目仰望,浩瀚的 宇宙中繁星闪烁,神秘莫测。自从有了“不明飞行物”(不明飞行物)这个特定的名称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这外星文明是否存在。而军方也是不明飞行物经常光顾的地方。 繁忙有序的华盛顿国际机场上空突然出现不明飞行物,一下子惊动了军政要人 华盛顿遭遇不明飞行物入侵 1952年7月19日晚11时40分,华盛顿国际机场控制塔的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7个闪光点。其中两个闪光点竟以每小时1.12万千米的超高速在空中飞行,于此同时,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的雷达上捕捉到了相同的情况。美国首都华盛顿的领空居然遭到了入侵!美国空军司令部立即命令F-86喷气式战斗机出击。但战斗机刚一升空,不明飞行物就消失了;等到F-86返航,那些不明飞行物又出现在华盛顿上空。它们就像与美国空军捉迷藏一样,一直折腾到天亮。这次事件后,忍无可忍的杜鲁门总统和布莱德雷参谋长明确表示:“美国空军基地的战斗机必须击落不明飞行物!”但是不明飞行物仍经常在美国上空出没,美国多次出动战斗机与不明飞行物交战,但每次都以惨败而告终。 华盛顿上空的闪光点 不明飞行物光顾美军基地 美国怀俄明州捷恩市西北有一个美scheduleatfixedrate

探索“意识”的起源:从RNA世界假说到人类大脑纠缠网络引言:从本质上看,亚宏观尺度下物质,如RNA、DNA、苔藓、猫咪、人类等等具有的“意识”,本质上还是其内部微观量子与其他微观量子(既包括外部,也包括内部其他)的相互感应的结果。这个内部微观量子,我称之为“游离态量子比特”。游离态量子比特可以通过之发生相互影响的其他微观量子(如外部的光量子或者其他类型的微观量子)双向感应,从而获得外部的信息,再加上能量,从而实现熵减。这种亚宏观尺度下的物质对微观量子之间的双向感应,实际上是由这种“游离态量子比特”作为“中间人”来实现的。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麦克斯韦妖必须获取信息和能量才能真正做熵减工作。麦克斯韦妖是思想实验中的存在,而生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熵减。朱清时将“真气”理解为麦克斯韦妖,感觉还是很玄幻,现在需要真的可以用实验来检测出来的,即使是猜想,也必须合乎逻辑。那么生命中的麦克斯韦妖到底是什么呢?我在很早以前就有过一个假设,假设存在一种“游离态量子比特”,它们可以起到感应信息获取信息的作用,即生命中的麦克斯韦妖,即使是RNA和DNA中也存在它们。 人类的头脑自从进化出了“观念”思想的功能以来,就对“意识”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思维推测”,从万物有灵到一神scheduleatfixedrate

无线充电新方案:利用激光为智能手机“安全”充电导读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工程师团队首次开发出一种采用激光为智能手机安全充电的新方案,充电速度有望媲美标准的USB线。 背景 如今,各式各样的移动设备、智能硬件、物联网终端设备,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更加便捷。但是,电池一直是影响这些设备的性能和用户体验的关键瓶颈之一。例如,续航时间短、需要反复连接电源充电,都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创新 近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工程师团队首次开发出一种采用激光为智能手机安全充电的新方案。去年12月,团队在美国计算机协会关于交互、移动、可穿戴和普适技术的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论文中,团队描述了采用一束来自激光发射器的狭窄的可见光光束,跨越房间为智能手机充电,充电速度有望媲美标准的USB线。 (图片来源:Mark Stone / 华盛顿大学) 论文合著者之一、华盛顿大学 Paul G. Allen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Shyam Gollakota 和论文合著者之一、华盛顿大学物理与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 Arka Majumdar 领导的研发团队,设计出这种无线充电系统及其安全功能。论文的合著者还包括华盛顿大学Allen 学院博士研究生 Rajalakshmi Nandakumar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scheduleatfixedrate

在距离地球15亿公里外的这颗星球,飞船为何要葬身于此 2017年9月15日是这艘离我们地球平均距离15亿公里的人类飞船最后一天,它将结束13年的职业生涯,勇敢面对死亡,并将葬身于这颗离地球15亿公里最低温度达零下-191.15℃的冰冷星球。 这艘人类飞船就是卡西尼号,而这颗冰冷的星球就是土星,这张图片来自于1980年的旅行者1号,当其在最接近土星期间拍摄了这张图像。但从那以后的13年中,卡西尼更加详细地拍摄了更多土星图片。 这艘飞船最后一次从大约110万公里外回望土星全貌,这颗星球沐浴在一个月牙形的阳光下,每一个单独存在而又清晰可见的行星环令人惊叹。在9月13日的大约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卡西尼用红,绿,蓝的图像捕捉到了土星惊人图片。 科学家详细地计划了这艘飞船生命终结的每一个步骤,消耗殆尽它的最后一滴推进剂,它将会撞入土星并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并确保它不会造成意外地污染,不会对可能存在着外星生命的卫星恩克拉多斯和泰坦造成影响。 在经过20年的太空任务中,包括13年正式期间任务和7年的飞行任务,卡西尼的戏剧性结局并不令人意外。这张引人注目的照片是卡西尼最后一张照片,是它进入恶劣的环境之前几个小时抢摄出的,很快它就被烧成碎片。星球一侧的小白圈标明了飞船粉身碎骨的scheduleatfixed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