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人才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3 18:03 点击:460135

你的车还不如50年前的!史上转速最高的十款量产车最近堂哥又心血来潮,关心起了还有两个月才开始的F1。堂哥记得上中学那会儿疯狂喜欢F1,不管有多少时差都会守在电视机前一站一站的追。后来学业加重,再加上场地赛重复跑圈的方式略显无趣,就慢慢放下不看了。现在由于工作的原因,把兴趣点从比赛转移到了赛车本身。 如今的F1发动机的排量被限定在了1.6T。不过这可不会妨碍技术本身的发展。最大1000匹马力,2秒多破百的成绩可不是民用发动机能够比拟的。这主要归功于F1发动机超高的转速。虽然FIA对发动机转速进行了限制,但实际在实验室内F1发动机能轻松打破20000转。即使怠速转速也能保持在5000-8000转。恐怕这样的转速就已经超过了普通家用车的转速表上限了。 而在民用量产车里,也有能达到9000转的狠角色,今天堂哥带大家看看史上转速最高的十款量产车。 奥迪R8 V10 Plus 在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奥迪展示了全新的R8 V10 Plus。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这款车搭载的是与兰博基尼Hurancan一样的5.2L V10发动机。经过最新的调校后最大功率提升至了610匹马力,最大扭矩560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提升至了3.3秒,极速可达328KM/h。 同时这台发动机还带有闭缸技术,在低速时会自动关闭一半的气缸,以达到茂名人才

冰雪路面两驱车不吃香,但其实开四驱车更危险?这几天,杭州的一场大雪把近百次航班全部“打入冷宫”,数十趟列车全部被迫“收进老巢”... 飞机不能飞,列车不能走,人民群众的出行也就只剩汽车了。想要在雪地里开好一辆汽车,管理好四个轮子的驱动力很重要,我们经常看到雪地里打滑的汽车,多数都是以后驱车(微面)为主,为什么?因为后轮驱动的车,发动机在前头,车尾太轻,跑起来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力小,加上冰雪路面湿滑,打滑这种“尴尬事”也就难以避免了。 开前驱车的朋友此时就有优越感了,发动机、传动系统等部件都布置在车头,承重较高的前轮能获得足够的摩擦力来抑制打滑,行驶的姿态至少没有后驱车那么“尴尬”。 当然,不论是前驱车车主或者后驱车车主,他们都会羡慕搭有四驱系统的车型。市面上的四驱车型基本上都由电子系统支配,无论起步还是加速,四驱系统都会适时介入到输入四个轮子的扭矩上。一些让两驱车战战栗栗不敢通过的冰雪路,四驱车都能扬长而去,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但如果你是一位四驱车车主,请你注意,因为你在冰雪路面上开得越快,并不能证明你的驾驶技术有多高超,更不能说明你的车辆有多稳定,因为你离事故真的很近了。 四驱的意义不在“控稳” 有越野驾驶经验茂名人才

大灯闪3下、喇叭嘀3下 是什么意思?连老司机都不懂在行驶途中,除了用喇叭沟通外,还会用到汽车大灯,汽车的这些语言也成了车与车之间沟通的重要方式,那么这些气车语言你又知道几个?不懂的赶紧学起来,学会了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可以防追尾,防“远光狗”。 大灯闪一下 在等红绿灯时,若绿灯了,前车依然没动静,这时,后面的车辆可以采取按喇叭或闪灯的方式提醒前车。不过,按喇叭容易令人烦躁,如果遇上暴躁的司机,他可能会故意开得很慢来刺激你。所以相对来说,闪灯的提醒方式更妥帖,通常情况下,大灯闪一下,前车便能意识到,切忌前车不走你千万别走,因为你的车绕道压到白色的实线,被拍下来是会被罚款的。 夜间大灯闪两下 晚上开车最怕遇见“远光狗”,强烈的远光照射简直要闪瞎双眼。别说,这种会车时不切换灯光的行为早就见多了。其实现在很多地方,夜间行车路面都会有不错的灯光照明,根本没有开远光灯的必要。如果不幸遇到“远光狗”,可以在会车前闪两下大灯,提示对方切换灯光,若其没反应,可以亮起双跳灯再次提醒。 大灯连闪三下 有些新手司机在不知道灯语的情况下,遇到大灯连闪时会表现出一脸茫然,其实这种情况表明你的车辆可能有问题,比如车门没关好、车胎有问题或油箱茂名人才

超六成美国司机害怕自动驾驶?技术和人谁更不靠谱 不管中外,几乎所有车企都在努力拿到一张美国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然而在美国本土,司机们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并不高,这似乎是件很矛盾的事情。最近特斯拉的Autopilot辅助驾驶功能又出现问题,只怕要再一次将有关自动驾驶可靠性的探讨推上风口浪尖。 前几天,美国汽车协会(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简称AAA)发布了一项年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有63%的司机害怕自动驾驶。虽然比起2017年时候78%的数据来看是有所改善,但如果要按民众意见来制定法律的话,这超六成的反对意见,美国的自动驾驶法律怕是通过不了了。 随着部分企业开始进行公共道路的路测,美国司机们的恐慌更加明显,只有13%的司机愿意和自动驾驶车辆使用同一段道路,46%的司机认为这样不安全,37%的司机不关心,4%的司机不确定。 特斯拉的Autopilot常常惹事,最近又摊上了一起撞上静止的消防车的事件。虽然没什么大事,可是和前几年那起事故一样,这么大的车停在那里,为什么识别不了?现在这些半自动驾驶,或者说是辅助驾驶系统总是处于尴尬的境地,司机说是技术不行,企业说是司机不守规矩。 可能是因为这样纠结的关系,对半自动驾驶感兴趣的人也变少了。调查显示,现在只有51%茂名人才

造车新势力将迎“生死战”,2018年谁去谁留? 造车大军的队伍从2016年一直在快速扩张。最新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新的造车企业已经突破60家,并且数字仍在不断增长。 阅车君(微信ID:xjbyueche)发现,目前仅有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等6家企业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双认证”,而大多数造车企业仍被拦在门槛之外,只能选择多个“曲线方式”实现量产。 从2018年开始,多个新造车企业的产品将陆续上市,这对造车新势力来说无疑是一场首轮大考,其后续表现也将决定未来企业的生死走向。 仅6家企业获得“双认证” 据阅车君了解,两年来,新造车企业已分化为三大阵营:第一类脱胎于传统汽车企业,顺利获得纯电动车生产资质,快速向市场推出产品。第二类以互联网和智能汽车为造车方向,尚未获得生产资质,急于通过收购企业获得资质或者代工的方式推出产品。第三类虽然已经获得资质,但是由于自身技术储备等原因,造车项目迟迟没有新的进展。 从2016年3月至今,已经有包括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以及江淮大众等15家企业获得国家发改委关于茂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