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0:26 点击:402767

原标题:“宁杰网红”事件引出的话题 这天晚点名,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新兵五连指导员闫嘉鑫发布的一条消息,让新兵宁杰一下子“火”了:他的文章在旅政工网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最让大家震撼的是,他获奖的文章竟然只有500多字,而且是用文言文写成。 事情是这样的:前不久,习主席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的回信在该旅引发强烈反响,旅政治工作部专门下发通知征集体会文章。在众多来稿中,一篇用文言文写成的体会吸引了评审组的目光。 “这体会,真精彩!”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闫指导员看了后直吧嗒嘴:“我可写不出来!” “强军号角,今响耳畔,华夏儿女,何不携三尺剑,带吴钩,披戎装,习杀敌技,练精气神……”这篇题为《书者,兵者》的体会发到旅政工网后,犹如平静的水面投入一颗石子,在官兵心中泛起涟漪。大家在为这篇文章点赞的同时,都不禁追问:宁杰是谁? “我是二营五连的一名新兵,家乡在广西玉林……”没想到,宁杰主动在帖子下留言与大家互动,并自曝家门——1995年出生,入伍前是北京大学大三学生,古典文学爱好者。 “一不小心成为‘网红’。”宁杰对战友坦言:自己写这篇体会的目的,就是想引起各级领导对自己的注意,刷刷分数乘法

原标题:我国管控无人机“黑飞”添利器 本报北京11月29日电 张文新、记者钱晓虎报道:雷达发现、光电锁定、激光发射……26日,在北京郊区某测试场进行实装测试的要地近距净空防御系统——“国蓉一号”,仅用不到10秒就将数百米外抵近飞行的无人机击落,激光硬毁伤效果得到有效检验。 在我国,任何航空器在飞行前必须预先向空军或民航空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才能在规定时间和规定空域内飞行。而现实中,大多无人机却处于使用者没有资质、无人机没有登记、飞行未取得许可的“黑飞”状态,这对我国低空管理和空防安全带来挑战。 由国蓉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科二十七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联合研制的“国蓉一号”要地近距净空防御系统,是我国军民融合领域的代表性高科技成果。其利用电子对抗、光电干扰、激光毁伤等多种手段,能够对侵入防御“红区”的无人机等目标实施有效毁伤,从而为军事设施、交通枢纽、重大活动等提供可靠的空中防护。分数乘法

原标题:誓言无声 “潜心”永恒 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拉着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的手,邀请这位站在人群中的93岁老人坐在自己身边。 黄旭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 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黄旭华30年隐姓埋名,60载风雨兼程,年逾九旬老骥伏枥。他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潜艇,神秘,更负神圣的使命;无声,却有无尽的力量。 30年隐姓埋名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大学造船系毕业、参与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的黄旭华,成为其中一员。 黄旭华说,一开始参与研制核潜艇,就知道这将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不过,当时的中国要造核潜艇,谈何容易!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中国领导人希望苏联帮助中国发展核潜艇,但赫鲁晓夫认为,中国造不了核潜艇。 对此,毛泽东主席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在位于武汉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办公大楼里,毛主席的誓言刻于墙壁之上,仿佛历史的回声依然在耳边回荡。 “听了这句话,更坚定了我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黄旭华说。 然而,面临的困难,不只是科技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落后,更大分数乘法

原标题:牵住军事理论现代化的“牛鼻子” 阅读提示 ●面对新战争新战场,我们的军事理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否则上一场战争的经验就有可能成为下一场战争的教训。 ●解开军事密码、揭开战争面纱,应高度关注改变战争规则的颠覆性技术,善于捕捉前沿性战略性技术发展的“奇点”“拐点”。 ●军事理论创新必须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一方面警惕对方将技术突袭演变为战略突袭,另一方面要将我方比较优势转化为战争胜势。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视野宏阔、布局宏大、蓝图宏伟,吹响了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全面进发的时代号令。军事理论现代化位列“四个现代化”之首,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信和创新自觉,反映了强国强军对现代化军事理论的紧迫需求和现实需要,彰显了理论创新对其他各方面的重大先导作用和引领功能。 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是时代呼唤 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是积极回应时代之声、满足实践之需、谋划打赢之道的战略举措,是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由之路、必行之策、必然之举。 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呼唤军事理论现代化。这是分数乘法

原标题:追求兵法研究的高境界 ●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帅无一不是在战争思想上独树一帜,将人类的战争理论推上一个新高度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可以理解为立志、苦研和悟道。那么在研究兵法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有境界一说呢?如果有,兵法研究的境界是什么样的呢?窃以为,兵法研究也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一种境界是指要苦读兵书。兵书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过去战争智慧的结晶,是学习研究兵法精髓的捷径。苦读兵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读懂字面的含义,书里说的是什么,应该搞清楚。第二个层次是读懂字中所隐藏的深意,中国古代兵书往往惜墨如金,应善于举一反三,全面理解作者的意图。第三个层次是发现书中不完全正确的地方。这是苦读兵书的最高层次,过去的兵书不可能尽善尽美,有的方面过去适用,现在不一定适用,有的方面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可能认识不太深刻,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加以完善。苦读兵书是成为军事人才的第一步,必须多读、详读、深读,切不可死记硬背,或者只读个三两本就得意洋洋。 第二种境界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种境界分数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