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东第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19:22 点击:399399

原标题:送达火场的消息 唐绍明的妹妹急得眼睛都快冒火了。爷爷已经气若游丝,但是双眼一直那样睁着,干裂的嘴唇哆嗦着,像是在说什么。没有人听得清,但守在床前的家人都知道他是在等一个人,一个他最疼爱却离他最远的孙子——武警云南省森林总队丽江支队一中队指导员唐绍明。 而此时的唐绍明和妹妹一样,眼里也全是火。玉龙雪山的火场上,他带领中队的战士已经战斗了整整120个小时。一个又一个险段被他们压制在了身后,而眼前还有两个气势汹汹的火头正在向森林深处逃窜。5天来,唐绍明和战士们已经打急了眼,一个个变成了“火疯子”,越打大火越带劲儿。 爷爷终究还是没有等到唐绍明,但爷爷应该是欣慰的。当年,让孙子报考军校,他心里是一百个愿意。等唐绍明毕业的时候,又是他给孙子上了任职的第一课。他告诉孙子,既然当了兵,家里的事再大也没有部队的事大。 妹妹给嫂子何存兰打电话:“咱爷走了,家里人都等着我哥回来,让咱爷入土为安呢!”此时的何存兰也正倍感煎熬呢。每次唐绍明上山打火,火一灭都会第一时间给她报个平安,可这次上山都5天了,左等右等还是不见消息,这打火到底是打到哪去了。唐绍明和何存兰有约定,要是他不往回打电话,她就不万科东第

原标题:跨过“心坎”迎接新挑战 又是一年退伍季,一批老兵即将离开朝夕相处的战友,离开摸爬滚打的连队。随着离队日子的临近,他们的心思变得有些沉重,有的为能否实现留队愿望担心、有的为个人转身就业前景忧虑……第78集团军心理服务工作组深入老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 不必灰心,站岗放哨最荣光 又到退伍季,对于第78集团军某旅中士小李来说,早已做好了离开部队的准备。然而,他的心结却不在这里。看着和自己同年入伍的战友们有的提干当上了排长,有的比武夺魁立上了军功,细数自己军旅这些年却一无所获,回去该怎么跟亲朋好友交代呢? “像小李这样临近退伍产生失落心理的战士并不少见。”集团军心理服务工作组成员黄胜伟深入了解后发现,很多老兵因未能考上军校、学上技术和晋升更高一级士官等个人愿望未得到满足而产生失落心理。轻度的心理失衡会影响官兵的感知、记忆、情绪、思维,打破各个方面的协调性,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学习和生活。严重的心理失衡会扭曲官兵的感知,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违规违法。 围绕“谈谈在部队的收获”,黄胜伟邀请大家一起交流互动。“来部队,我最大的收获是提升了自己的‘软实力’,身体素质得到锻炼、意志品质得万科东第

原标题:薄薄的信纸是家的味道 飞机巨大的轰鸣声将我拉回现实,随着速度越来越快,机舱的舷窗外,两个红红的大字——“北京”,也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又要启程了,离开这个被称作“家”的地方。不知不觉中鼻子一酸,泪水模糊了视线。 3年前的那一天,我也是这样,告别父母,独自一人踏上求学的旅程。那时起我才知道,家,注定成了远方。 从小生活在机场附近的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呆呆地望向天空,看一架架飞机划过蓝天,猜想着飞机上的旅客将要去向何方。小小的我没有品尝过离家的泪水,更没有体会过分别的痛楚,只知道坐上飞机和一家人嘻嘻哈哈去旅游的快乐。不承想,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带着全家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穿梭在万里高空。直到收到了来自军校的录取通知书才明白,离别就在眼前,而回家,便成了一种奢求。 如今,我已进入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回想起最难熬的入学第一年,却是和家人联系最紧密、心贴得最近的一年。在没有手机的日子里,唯有书信是连接我与家的桥梁。 习惯了用手机联络的我来到军校后,伸手可以触碰到的只有薄薄的信纸和被战友抢来抢去写信的签字笔。 爷爷奶奶寄来的书信,是苦涩的眼泪的味道。“你的来信万科东第

一家四代人先后紧握同一杆钢枪,守护同一座小岛,这是怎样的家风赓续?在面积仅为0.84平方公里的崆峒岛上,老吕家的故事感人至深—— “故事还要从我的曾祖父讲起。他是一位老支前,曾经推着小车跟随解放军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每每讲起爷孙四代人接续守岛的“初心”,吕寿庆都要从这里说起。 地处烟台东北部海域的崆峒岛,被喻为港城烟台的“门闩”、山东省的“东大门”,战略位置显要。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一位叫吕其喜的老人发动岛上的年轻人报名参加守岛民兵连,其中就有他的儿子吕志玉和孙子吕永顺。 那时候,民兵连条件很差,整个连只有国家配发的一支枪。遭遇自然灾害那几年,民兵们饭都很难吃饱,却要承受高强度的训练。恶劣的冬天一到,海岛上的风像刀子一样割着人的脸。“听爷爷讲,那时候他们那些小兵蛋子也偷偷地抱怨过,甚至打过退堂鼓。可每次看到迎风站在排头、持枪肃立的曾祖父,他们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再苦再累也没放下训练。”吕寿庆说。 没过几年,吕家三代就有了一次大放光彩的机会。1964年6月15日,来自全军各部队的军事技术尖子齐聚北京西郊射击场“大比武”。参加这次比武的民兵代表只有7人,吕家就占了3席,当时吕其喜61岁、吕志玉33岁、万科东第

原标题:奔跑吧,大橙哥 “大橙哥”本名万晨,军校学员一枚。第一次见到大橙哥的人,无不被他的气势震住。身高1米94,体重194斤的身材让人望而生畏,队列中更是“鹤立鸡群”。不过,稍一接触就会发现,他巨硕身材下掩藏的是一颗温柔的心——笑容腼腆,还爱脸红,不但对人说话很有礼貌,战友的事也总是热心帮忙。 一般这样的身材,速度、耐力都是个坎儿,大橙哥那庞大的身躯硬是把轻装跑出了重装的感觉,至于跑武装那简直要命!这不,年底学员队就要考核武装5公里,全连的兄弟都替他发愁。 连里模拟考核组织训练,大橙哥没跟几圈就开始喘,眼看就要落下去。身边的战友小黄着了急,直接绕到他身后推起来。 跑着跑着,我们一扭头,咦,小黄怎么不见了?只留下大橙哥一个人正呼呼地奋力奔跑。 等下一圈回来的时候,只见小黄捂着鼻子一脸无奈地站在跑道旁边,鼻孔还塞着一团纸——敢情是被大橙哥无意间一肘子怼出鼻血了。 跑完以后,小黄捂着胸膛做痛苦状:“大橙哥,就为了我这内伤,考核您也不能不过啊!” 总结模拟考核的经验,英明的连长决定成立“大橙哥帮扶组”:“都是好兄弟,怎么着也得带他及格。”大伙儿坚定地点点头。 接下来,各种针万科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