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合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1:12 点击:393290

原标题:“兵支委”有作为 党支部更坚强 军事训练一级连、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团“精武杯”比武竞赛总分第二名……去年底,新疆军区某红军团九连取得多项荣誉,打赢了数年未能评先的翻身仗。 总结经验时,连队党支部副书记马饮祥感到一个重要原因是,士官支委作用突出,士官队伍表现给力。 去年党支部班子调整后,党支部针对士官党员多、干部骨干在位率低的实际,决定把发挥士官支委作用、带动士官党员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更好地靠集聚官兵智慧解决难题。他们充分利用党日活动、党课教育、理论学习等时机,组织两名士官支委和士官党员进行党务工作培训,系统学习党务知识,引导大家明确职能、把握原则、掌握方法。党支部还根据两名士官支委特点对其明确分工,提升履职尽责的内在动力。 “兵支委”主动作为,一线战斗堡垒建设质量效益提高明显。有一次,连队官兵尽管训练很努力,却在上级考核中排名靠后。开会研究解决方案时有人建议“进一步加大训练量”,但士官支委邹磊却在认真调研后感到,个别骨干抓训练“想一出是一出”,容易导致训练不系统、不科学、不扎实,提高训练质效,应该从严抓按计划落实训练内容做起。 合理化意见建议得到党支部的认可澄合网

原标题:大 鹏 歌 你在历史的天空上翱翔了五千年。以百丈之翼,千钧之力,穿越一千八百万个昼夜。你雄姿壮观,坱轧河汉。上擎苍苍,下覆漫漫。盘古开天而直视,羲和倚日以旁叹。缤纷乎八荒之间,掩映乎四海之半。可是,你飞得太久了,你飞得太累了,你驮着一个伟大民族繁衍生息积累的苦难和文明,耗尽了你的力! 飞行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你的巨翼上落满了历史的灰尘,并且羽毛老化与残缺;你的利爪变得僵硬,无法对付猛兽;你犀利的目光变得模糊,视线穿不透乱云飞渡…… 于是,你落在沼泽地上,喘息着,等待着。猛兽围过来觊觎着你,连蝼蚁也集群来等待,舔食你被荆棘刺伤的伤口之血! 乌云低回,高树悲风。你做出一个震惊世界的决定:你要为自己来一次痛苦地蜕变!你吃力地飞栖于高山之崖,借岩石击打自己的喙,让它脱落,待生出新的喙,你用它一根根拔下老化和残缺的羽毛,让新的羽毛生长;你用喙将利爪上丧失了韧性的指甲拔尽,经历过痛苦的自我修复,你才能获得新生! 生于华夏的鲲鹏,开始了重生的起飞!石库门的灯光,罗霄山脉的火种,雪山草地的跋涉,黄土高原的感召……你虽翱翔于天空,可你是大地之鹏,你从安泰母亲那里获得重新腾飞的力量澄合网

原标题:难忘大别山 如果把人生当作生命的一场旅行,我记忆中最美好的风景,是大别山军营里的春夏秋冬。 1970年的12月,一辆军用大卡车把年仅16岁的我拉进了绵绵大别山,在一个名叫小关冲的山沟里生活了8年时间,留下了一连串对山里军营生活刻骨铭心的记忆。 大别山最美的季节是春天。漫山遍野的红杜鹃红得灿烂,红得极致。杜鹃丛中的兰草花更是香得醉人。 春天时节,我们自己动手,从大山上移栽许多杜鹃花、兰草花到营院里。军营前后,哨所左右,抬头低头,处处姹紫嫣红。穿行其间,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朴素、最美丽、最生态的军营。 美在于发现。军营自有军营的美。爱美者,才会发现军营之美;爱军营之美,就会有多彩的生活。正因为如此,我慢慢地开始用笔记录军营生活的美,学会了写诗、写散文、写纪实文学。 大别山的美,大别山的爱,是我文学创作的根、创作的源。特别是大别山上的映山红,我对它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它已经深深镌刻在我的青春记忆里。 绿是军营的本色。大别山的夏天满眼皆绿,绿得可爱,绿得广袤。绿色的大别山,还是一座广博无垠的天然动物园,金钱豹、狼、野猪、蟒蛇等动物应有尽有。说来也巧,我还真的有一次奇遇。 澄合网

原标题:新战士萌漫作品传递党的声音 “快来看,咱们班的漫画登上政工网头条啦!”11月7日,东部战区陆军某旅新兵三连一大早就传出喜讯,陈达诚和战友们闻声而动,齐聚在连队电脑前。鼠标轻点,旅政工网首页弹出一组名为“新战友手绘萌漫,带你学习十九大”的漫画。 这组漫画共48幅,分为“五年成就、大会报告、强军梦想、献身实践”4个部分,生动表现了报告精神主旨,再现了官兵学习报告的点点滴滴。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让这组漫画瞬间风靡旅队,短短数小时,网页的点击率就已突破一千大关。看到自己创作的漫画受到官兵追捧,陈达诚难掩心中的喜悦。 “比起文字,漫画能形象地帮助战友吃透十九大精神。”陈达诚说,在近期部队组织的“学好十九大,争做打赢兵”系列活动中,他发现一些新战友对于报告内容理解、记忆起来比较费劲,便萌生了发挥漫画特长将学习要点绘画出来的想法,帮助战友更好地学深悟透十九大精神。 新兵四连的辛强是一名来自四川雅安的“00后”新兵,对于这组漫画他真是爱不释手。小辛第一时间把漫画打印、收藏了起来,他说:“我最喜欢那幅‘军旗跟着党旗飘’,党徽、军旗相映生辉,这让我进一步牢记了听党指挥是不变的军魂。” 发挥澄合网

原标题:钓之务不在芳饰 《阙子》中讲到: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 此人钓鱼真是讲究,以名贵的桂香做饵料、锻造黄金做鱼钩仍嫌不够,又嵌上银丝和碧玉,就连鱼线都是由翠鸟的羽毛纺成的,却全然忘记了自己是要干什么的。 众所周知,钓具是形式,钓鱼才是目的。如果钓不到什么鱼,钓具再好有什么用。可见,“钓之务不在芳饰”,而在“钓到鱼”这一实效。 探究起来,这个鲁人犯了形式主义的病,而且病得不轻。自古以来,此种讲求“芳饰”的病症在不同场所不时发作。清人石成金笔下的一富翁,请酒时桌上列的食物果点,俱用木雕彩妆。人问:“虽然好看,如何吃得?”富翁答曰:“我只图外人好看,哪里还管实在受用呢?”耍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就是形式主义的通病。这种美化形象的自我标榜、做给人看的沽名钓誉,最后极有可能会换来“千轴不如一书”的笑话。 “芳饰”之美只徒虚表,但为何人们又乐此不疲呢?无非是精美包装、豪华阵容、强大造势,可以带来一时的关注,吸引大众的眼球,甚至还能赚个盆满钵满。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常常诱惑人们将心思和精力耗费在金玉其外的“芳饰”上澄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