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 江美琪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30 03:44 点击:385999

原标题:人才进退系安危 南宋的吕祖谦,在《东莱博议》中,引用了一段鲁桓公的话:“疆场之事,要谨慎地守卫自己的地界而预防意外的事情发生。如果战事来临,就奋力抵抗,不用多说什么。” 吕祖谦说:鲁桓公的意思是说,防备应当在没有战事的时候进行。假如战事已经来临,你虽然来向我禀报,我虽然也很忧虑,但城池和屏障,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筑好的;兵器和战车,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造成的;粮饷和草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储备充足的。 吕祖谦议论道,桓公对守边官吏严格要求是对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必须清楚守卫边疆的是什么样的人。边将如果贤能,那么交给他任务是可以的;如果不贤能,白白地把任务交给他,我担心这才是祸患的缘由啊。他还举例说:将西河交给吴起守卫,魏国便不再忧虑秦国;将北平交给李广,汉朝便不用忧虑狄人;把襄阳交付羊祜,晋便不用忧虑吴国。如果守卫边疆的人不是这几位,而是不受任何约束的其他人,那么,拿有城门钥匙的人,很可能就是招来敌寇或引起争端的人啊。 这段议论,思辨而警策,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具有警示意义。 清代咸丰时期,有一谣谚“纸糊南京城,铁铸六合县”。当时,农民起义想起 江美琪

原标题: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着眼国家安全环境新变化和强国强军新要求,对“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了新的战略筹划和全面布局,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等一系列带根本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根本遵循。军队学习领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和决策要求上来,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而奋斗。 深刻把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的总要求,既体现了强军兴军的内在规律,又蕴含着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强烈担当,为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发展明确了方向。 高擎新时代伟大旗帜。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历来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我们清醒地看到,之所以能够想起 江美琪

原标题:未来士兵将装备防核服装 近日,俄罗斯向外展示了它对未来步兵装备的设想——防核服装。俄罗斯国有防务公司Rostec开发了一套极其坚固的服装,它采用钛外骨骼并对穿戴者进行实时健康监测,能承受住极端环境条件下的温度,并且还有望在核战争中存活下来。据设计师介绍,这款服装将于2020年投入部队使用,战斗服中的手表能够承受住电磁脉冲辐射。“如果一名士兵暴露在核弹的电磁辐射下,手表将能继续运行而不会受到任何干扰。” (刘瑞岩、马德骏)想起 江美琪

原标题:阔步在新时代自主创新的大道上 “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重要论述,为在新时代进一步走好自主创新之路立起标杆、再添动力。 “军工”二字,“军”字在前,这就为军工领域的自主创新设置了靶心——战斗力。只有在自主创新中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才是真正做到了“军”字在前,自主创新才更有“含金量”。强军目标之“强”,说到底是打赢能力强,是战斗力强。要让打赢能力强,必须在自主创新中聚焦前沿技术,聚合优势要素,唯此才能实现发展聚变。 事善必先利器。自主创新是牵引战斗力建设的牛鼻子,是布局未来战场优势的先手棋。军工战线唯有自觉用好后发优势、跨越优势、引领优势、集成优势和协同优势,毕其功于“经常”,才能终有所获。 创新路上多艰辛。军工强国是创出来的,也是干出来的。“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美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干,就要会干、真干、实干。争当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守正出新的大国工匠,争做强军事业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想起 江美琪

原标题:军用可穿戴装备技术日益成熟 目前,各式各样的可穿戴装备在市场上日益活跃,颇受消费者的青睐。 可穿戴装备应用非常广泛,产品覆盖包括医疗、监测、健身、娱乐、军事等领域。 在军用领域,可穿戴装备的发展十分迅速,可穿戴外骨骼、作战服、头盔、单兵电台等新型装备层出不穷。尤其是运用仿生技术的可穿戴外骨骼和智能作战服等,能够大幅增强士兵的机动携行能力和综合防护能力。 美国军用可穿戴装备已先后推出可穿戴外骨骼、第二代全身外骨骼、“麦克法斯”手臂、“勇士织衣”智能作战服等多款产品。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也在研发可穿戴装备。英国BAE系统公司的“矫正负重辅助装置”可帮助士兵分担背包负重;法国“大力神”可穿戴外骨骼能使士兵携带100千克重物、以4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进约20千米;意大利“V-盾”第一代人体脊柱外骨骼可将人体肩部重量转移至腿部肌肉,以减少压力并增强潜在负重能力;荷兰“外置伙伴”外骨骼能大幅提升徒步士兵的负载能力;澳大利亚被动式可穿戴外骨骼能将士兵负重的2/3直接转移至地面。 军用可穿戴装备能够得到如此迅猛的发展,得益于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但可以进行运动状态、身体状况监想起 江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