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6 20:10 点击:36248

坐拥强大的互联网和手机分销平台之后,盛大网络基本完成了其应对3G时代的布局,并改变过去各个主营业务之间“各自为战”的现状,让不同业务板块形成协同效应。盛大网络对华友世纪的收购终于从传闻变成了现实。7月23日,盛大网络宣布已经完成了收购华友世纪51%普通股股权的要约,涉资总额4620万美元。紧接着,7月30日,华友世纪宣布了公司管理层的变更:包括王秦岱在内的四名原华友董事会成员辞任,由以陈天桥为首的四位盛大高层全面取代。至此,盛大网络完成了对华友世纪的全面收编。为什么是盛大华友世纪的重组事实上业内并不是太惊讶。纵观华友世纪上市以来的业绩表现完全可以用“惨淡”两字形容。根据财报统计,该公司2007年净亏损4200万美元;2008年净亏损为1200万美元;2009年第一季度净亏损为210万美元。连续的亏损导致股价走低,使得华友世纪很难从资本市场上持续获得融资,这迫切需要华友世纪通过别的途径获得资金支持以便度过难关。因此,一直以来,华友世纪都处于收购和被收购的漩涡中心。2007年11月19日,华友世纪官方宣布将和光线传媒合并成立新的“光线华友”公司。按照光线CEO王长田的说法,华友与光线业务互补,加上华友也有往娱乐方向转型之意,合并之后将打造一家娱乐业巨头。不过梁丽

在全国扩张战略受阻之后,作为后进者的苏宁在新兴社区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除去年末国美的翻盘大逆转,刚刚过去的2007年,在北京市场,被称为苏宁年似乎并不过分。随着苏宁通州梨园3C店2007年12月15日的开业,这一年,苏宁在北京以11家店的开店速度领跑北京市场,甚至超越了大中电器与国美电器新开店数的总和。虽然一直以来被列为家电连锁的二强之列,但是在北京市场,苏宁——这家总部位于南京的家电连锁企业——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后来者,于2002年才正式进入。此前,作为全国家电连锁冠军的国美电器和北京市场的绝对领头羊的大中电器,已经在北京市场深耕了20年之久。遇阻在刚进入北京市场之时,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攻城拔寨的苏宁电器确实遇到了最为强烈的狙击。北京市场一直是号称“一霸”的领头羊国美电器的大后方和根据地。除此之外,北京市场还有一条连国美与之相比都要逊色的地头蛇——大中电器,它一直占据着北京家电零售市场50%的市场份额。对于当时的苏宁而言,北京市场上的大中电器和国美电器无疑是个短期内难以超越的“巨人”。尽管如此,苏宁还是拿出了其全国扩张时的经验:直接杀入繁华商圈,直面竞争,扩大苏宁的影响力。2002年5月1日,苏宁在北京的第一家店面就直接落在了北三环梁丽

一手带大夏新的李晓忠不得不拱手让位,可想其心中黯然,而被扶正的卢振宇,也许还没享受新上任的喜悦,就要着手收拾一片残局,徒有几分危难英雄的意味2007年12月21日晚,夏新电子宣布原总裁李晓忠因个人原因辞职,转任公司总工程师一职,其职位由原长城电脑执行副总裁卢振宇接任。这一刻来的如此平静,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突如其来的换帅消息原本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却因CEC、万明坚一起被公认为国产手机的领军人物。然而,从2003年开始,国产手机的发展进入严冬。2005年,夏新全年净亏损达6.58亿元。2006年借助超女热浪艰难赢利2421万元。然而,2007又急转直下,再次深陷亏损泥潭。国产手机的集体遭遇,是夏新遭遇的外扰——手机行业竞争激烈,老牌国产手机企业,一方面受到国际品牌打压式的竞争;另一方面受到黑手机及新获牌照企业的步步紧逼。但从横向来看,活下来的夏新因为快一步涉足高端手机市场,已经出现转机。2007年上半年,夏新手机营业收入虽仅为9.15亿元,同比下滑50.2%,毛利同比下降15.44%,但仍是夏新的营收主力。“手机总体上越来越难做,但横向比较其他国产手机企业,夏新的手机业务还是比较稳健和有特色的,手机业务并没有带来太大的亏损,造成亏损的是液晶电视和笔记本业务。”夏新电子的梁丽

赵水忠:资深财经评论家、财经作家。十二年高端财经媒体从业经验,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商业和管理变革的战略、方法和方向,出版过三本专著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2007年年底,中国企业掀起了一股不小的裁员风潮,也自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愤怒谴责。这种愤怒是合情的,尤其对于那些已经在一个企业工作了多年的员工来说,反应强烈,情有可原。但是,作为一个经济组织,企业在新劳动法实施前,采取各种措施甩掉原来的包袱,也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润,降低或者转嫁成本,是获得利润的一个重要途径,无可厚非。1月24日,IBM决定降低7600位技术支持人员的薪水,将每周40个工作小时的基本薪水缩减15%,并用这些省下来的钱支付这些员工的加班费。与此形成对照的是,IBM2007年的收益达104亿美元,2008年利润额有望进一步提高。一位在IBM工作了20年的老员工说:“任何一个在IBM工作的人都知道,一旦公司寻求缩减成本,就会不遗余力地找到节省成本的办法。”所以说,企业只听得懂法律或者仲裁。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CEO,你也会这样做,而且有可能做得更甚。面对舆论,企业领导人拿出来的是企业竞争力、效率与公平兼顾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位知名IT企业的创始人在谈到新《劳动合同法》的时梁丽

2007年,他的名字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因为他麾下的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成功,他本人也因此超过李宁,跃居“2007胡润服装富豪榜”的首位他曾是李宁的“旧将”。在李宁公司的14年,他既品到了事业飞跃的甘甜,也尝到了人事变迁的“五味”。无论是哪一种,他都能泰然处之。尽管与李宁彼此欣赏,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离开——为了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近“天命”之年,他依然决定重新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5年后,他成功了。很多人羡慕他,因为他顺利地从一名经营者蜕变为企业的所有者。对此,他也很有心得:“事实上,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非常微妙,因为所处的位置、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矛盾永远都是存在的,化解矛盾的关键是双方能不能相互妥协和让步。成功后,有人说他是“内地的邢李原”。2007年,他的名字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因为他麾下的企业在港交所上市成功,他本人也因此超过李宁,跃居“2007胡润服装富豪榜”的首位。他就是中国动向的主席——陈义红。不安分的经理人当过兵,做过工人、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陈义红,经历不可谓不丰富,在认识李宁之前,他“甚至没有在一家单位工作超过3年”。1989年,原国家体委体育服务公司下属的“十佳公司运动鞋有限公司”成立,有着8年多鞋产品梁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