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7 11:21 点击:35872

【摘要】文章回顾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各个阶段,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较大的股权融资偏好与国外理论研究相背离之处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及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关键词】股权再融资 偏好 配股 增发一、引言我国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进行股权再融资是从1993年开始的。从1993年至1998年,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全部为配股,从1999年开始,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开始创新,引入了增发新股和发行可转换债券。配股作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从1993年起在上市公司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1993年到2001年9月,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共募集资金2068.17亿元。而增发新股长期以来是海外证券市场上通行的再融资方式,在1998年引入我国A股市场后,对当时高科技企业的资金支持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增发热”在2000年后持续升温,拟增发的上市公司数量剧增。1998年至2001年,A股市场IPO公司家数有447家,但配股和增发筹资公司家数就达到575家。1990年至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在国内证券市场上融资共计8026.933亿元,而上市公司再融资高达3256.05亿元,占总融资额的40.56%。其中,再融资数额中,配股和增发又占了91.84%,可见股权再融资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重要的筹资方式。然柳树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汽车产业人才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汽车产业要得到科学的发展,应当调整产业结构,统筹整车与零部件的发展,统筹民族汽车产业与合资汽车产业的发展,统筹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料汽车的发展,统筹外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发展,统筹整车与零部件的进口与出口,在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关键词:汽车产业;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对策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指导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则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有效政策,保持我国汽车产业的科学发展。一、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我国汽车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汽车产业的规模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制造规模上从1978年的14.9万辆到2007年的888.3万辆,30年汽车产量增长近60倍;在市场规模上从1981年的187.3万辆到2007年的4358.3万辆,26年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了23倍。私人轿车拥有量从1.93万辆到2007年的2316.9万辆,22年增长1200倍;在经营规模上从1980年的88.43亿元到2007年的17242.02亿元,我国汽车工业总产值27年增长195倍。利润总额从1991年的44.1柳树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竞争动态化和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经营环境,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要想在建筑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做优做强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努力提高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和能力,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关键词:施工企业;新形势;做优做强施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当前低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诚信经营等方面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竞争动态化和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经营环境,尤其是面对日益规范健全的国内建筑市场环境,企业要想在白热化的市场比拼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做优做强,努力提高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优势和能力。在新的形势下,要做优做强施工企业,有必要提高对强优企业的认识,深刻分析做优做强企业的必要性,从而思考和探讨做优做强企业的途径和方式。一、对强优企业的认识综观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的强优之路,可以得出“强优企业”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三新、三强、两好”:一是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管理有新手段。这“三新”涉及企业在发展理念、经营策略和管理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柳树

摘要: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之魂”。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建设,形成企业精神的凝聚力、企业目标的号召力、规章制度的驱动力、企业形象的影响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关键词:企业文化;力量;激励;发展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的意志和力量。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如何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普遍存在“奖金越发越多,职工的积极性却没有相应提高”的问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片面强调物质刺激并非良策,而需另辟蹊径。于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新的领域——企业文化建设,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人把它称之为“现代管理之魂”。目前,许多企业存在着诸多困难。要排除这些困难,除改善外部条件外,从内部来说,如何增强职工的自觉性,努力改善经营管理,练好内功,是当务之急。而搞好企业的文化建设,对达到这一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和创造性,逐渐形成较强的内在凝聚力、号召力、驱动力、影响力,以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一、企业精神的凝聚力柳树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逐步市场化,农民群众必然一步一步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这是由市场规律所决定的。关键词:农村;经济;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的选择是自由的,理性的。当个人从自己的私利出发,可能选择“非合作”博弈;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则可能选择“合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各级地方政府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提供制度服务,减少行政干预即政府有关部门应从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中解脱出来,为农民参加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一系列服务。一、明确政府的职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逐步市场化,农民群众必然一步一步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这是由市场规律所决定的。故地方各级政府在组织农民群众走合作经济道路时,决不能搞行政命令,“拉郎配”。政府的职能是宣传、引导、制定法规政策、提供帮助和服务。政府各职能部门,如农业、工商、审计、税务等部门,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进行指导,对财务进行监督审计,规范管理,保证其健康发展。二、提供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合作组织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与保障,有法不依的现象比较普遍。加强立法工作和政策支持,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要的法律和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