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格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3:30 点击:34548

摘要:文章阐述和分析了我国开放式基金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开放式基金营销过程中出现产品、定价、客户关系、营销渠道方面的问题,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开放式基金营销;投资环境;基金申购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6-0167-02当今世界,开放式基金已成为国际基金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也是我国基金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国外,开放式基金是基金的主要形式,约占90%以上。开放式基金作为一种融资工具,是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渠道,其规范发展对于促进证券市场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迅速,在数量和资产规模上都超过封闭式基金而成为基金业的主角,在证券市场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一、当前我国开放式基金销售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开放式基金和其他金融产品一样,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在营销过程中也必须遵循“投资者收益最大化”原则。但是目前开放式基金营销在这些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发展。基金产品价格较高,没有灵活的价格费率结构目前我国投资者投资于开放式基金的交易成本是相对比较高的。相对于交易便利、成本极低的封闭式基金来说,投资者参与开放式基金交易的交易李嘉格

◆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九五”时期以来,我国实施了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分析人类发展的不同模式,明晰增长和发展二者之间的区别,指出要实现西部地区的发展,必须超越传统的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关键词:西部地区 超越增长 可持续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报告,2000年底我国有75%的人口生活初步达到小康水平。另据统计其余的25%的人口中,约有1/3的人口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西部地区。因而,我国目前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是综合考虑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城市和农村的实际状况而得出的结论。“九五”时期以来,我国实施了地区协调发展战略,以期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西部地区要发展,区域经济要平衡发展,这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那么,西部地区如何实现发展?区域经济如何才能平衡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人类发展的不同模式,明晰增长和发展二者之间的李嘉格

在上升通道中畅行了5年之久的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出现逆转。美国商务部近期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今年7月份的建筑开支比前一个月下降了1.2%,是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私人建筑开支总额比前一个月下降1.3%,其中私人住宅建筑开支下降了2%。过去5年中,美国房价60%以上的涨幅几乎让所有经济学家大跌眼镜。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泡沫”、“过热”的呐喊与声讨中,房市成了美联储诟病的重要话题。然而,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美国房市已是“门庭冷落车马稀”。美国楼市是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0年前,美国家庭拥有的房地产资产总值不超过8万亿美元,约占家庭资产总额的40%。截至2005年年底,美国家庭房地产资产总值已升至21.6万亿美元,在家庭财产中的比例升到56%。分析师们预测,美国房市下滑可能会再延续一到两年。而目前在市场中还流传着房地产18年一个循环的说法——1990年时美国的房市曾经大跌,很多人怀疑在2008年房地产也有可能滑入低谷。最近两年中,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推动了房屋借贷成本的上升。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已经高达5.25%,与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相当接近。连续紧缩银根的做法虽然在抑制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方面还没有发挥出预期的效力,但在挤压国内资李嘉格

◆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新形势下,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增长起到的巨大拉动作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经济具有良好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制约性问题,因此探讨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圈 经济 发展 步伐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辽宁、山东、山西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地区拥有独厚的经济发展优势,一向被当作继长三角和珠三角之后的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发展优势。环渤海地区港口集散主要是铁路运输,且多港共用一路的现象普遍。环渤海经济圈加快经济发展的对策,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等定期进行信息交流。制定完善区域经济的政策。要保证区域政策的连续性与可预见性,必须加速完善区域政策和立法工作,从而保证区域政策的正常执行与评价。转变地方政府职能,逐步改变这一区域的政府推动型经济。政府职能应主要变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而不是直接干预企业。政府重在营造环境,引导各个创新要素在区域内进行新的组合,支持企业探索新型产学研联合的新形式。使企业李嘉格

按照银监会今年8月21日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全面“双降”,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435.1亿元。然而,这样的成绩却是在不良贷款大规模剥离处置的基础上取得的。按照央行公布的贷款数据推算,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剥离了1152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银行不良贷款实际新增了717亿元,但由于实施了不良贷款剥离,才使上半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得以下降。不良贷款明降暗升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有没有剥离?剥离了多少?从央行公开的数据就可以推算出来。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增加了21764亿元,而2006年年初的人民币贷款余额是194690亿元,2006年6月底的余额是215302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加了20612亿元——与新增贷款增量21764亿元相比,这中间的差额1152亿元就是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的剥离数量。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上半年剥离的1152亿元不良贷款,可能包括三种方式:一是核销不良资产,例如在政策性破产方式中,银行的贷款被核销;二是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置换,政府用土地等优良资产置换银行的不良贷款,甚至是直接剥离到与政府财政有关联的公司中;三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处置和转让。这些方式都导致了银行贷款余额减少。对此,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李嘉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