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江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3:31 点击:34540

◆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运用金融共生理论分析了目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从强化金融共生单元、完善金融共生模式和金融共生环境等方面对构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金融共生理论 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改革所谓“共生”本是生物学概念,是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 年提出的,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其要素包括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随着共生概念的不断发展,学者们不断将共生理念应用到各个学科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共生的思想和概念已经不仅仅为生物学所独享,还被应用到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建筑学甚至政治学的领域。从经济意义上说,共生是指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斯蒂格利茨最早运用共生理论研究经济问题,首次提出了金融体系中的共生概念;袁纯清将共生理论用于分析我国小型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在其著作《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首次在国内将共生理论引入到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改革,提出并界定了金融共生概念。金融共生理论概述金融共生概念金融共生是指规模和性质各异的金融组织之间、金融组织与各种企业之间、金融组织与区李双江

近日,亚行发布了一份名为《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据其提出的标准来估算,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为8.17亿。该报告对中产阶级的定义是,每天消费2~20美元的人群。2美元=13.5962元人民币20美元=135.962元人民币在看过这个简单的数学题后,你会怎样?让我猜猜:先是吃惊、欢喜,再是迟疑、木然,然后陷入沉思,最后恍然醒悟,估计就是脱鞋扔我了吧!跟你一样,在看到这么一则新闻报道后,我也重复了以上动作。“一天2美元”的中产阶级,你承认吗?在看到报告中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约为8亿的时候,我不禁要为祖国的繁荣强盛大唱赞歌了,我们绝大多数人民就这么昂首阔步地进入中产阶级了!但“中产”这个概念,仅是收入和消费水平就能完全表现的吗?其实不然。“中产”是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综合来看的,它是一个社会阶级的代名词,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评判。就中国的社会现状而言,一天2美元的中产阶级你敢做吗?尚且不说别的,单从经济地位来看就不敢高言了。房奴、车奴、孩奴轮番轰炸,这些所谓的“中产阶级”就被消灭得弹尽粮绝了。此时此刻,无奈的“被中产”们只能说:这一天2美元的消费我是认了,但这中产阶级的大帽子我可戴不起!那么,亚行出这李双江

摘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以校园网建设为代表的推进教学信息化工作在各学校掀起了一股热潮。文章首先介绍了校园网的组成和功能,指出了当前校园网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而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的思考建议。关键词:校园网;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4526-0174-02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学校的信息建设来提升教学水平,抢占未来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已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界的共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校园网络建设的普及,校园网的建设在硬件技术方面已趋于成熟。以科研、教学、上网服务综合一体化的校园网络,为广大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络信息化同时也成为了各学校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一、校园网的组成和功能校园网的组成校园网是一种基于局域网技术构建起来的小型校园网络系统,它是将分布在一所学校内的所有计算机和相关设备互联至校内的一个网络中心,以共享学校的各类教学资源和实现学校有效管理为主要目的。校园网常采用交换式快速以太网作为校园主干网,它运行速度快,能够满足校园数据、语音和图像传输的要求。校园网软件主要包括校园管李双江

在全国政协近日组织的专题协商会上,国内几位著名科学家对我国目前的“科技泡沫”现象表示了担忧。他们指出,每年国家统计的数万项科研成果中,90%以上无实际价值,大量的“科技泡沫”导致我国在国际科技总体实力竞争中长期处于弱势。无独有偶。前不久专利部门公布的一份资料显示,我国有八成科技成果在“睡大觉”。科技成果转化率如此之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许多科研成果根本就算不上是真正的成果。科研成果没有“实际价值”、“转化价值”,那是什么?用学界常用的说法便是“学术垃圾”。以SCI李双江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三国里人才济济,然而似伯乐者却寥寥数人。这当中,曹操属于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典型。“争天下必先争人”,三下求贤令便可看出曹操对人才的渴求。在建安15年春第一次发布的《求贤令》中,他指出“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据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第三次《举贤勿拘品行令》中更是提出了“各举所知,勿有所遗”。只要有本事,不管他是什么人,哪怕是鸡鸣狗盗之徒都行,说不定哪天就派上了用场,有备无患嘛。当德与才发生矛盾,不可兼得时,先取才。这是曹操身处乱世,政治地位不稳定的情况下的一种选择。正是曹操有如此颠覆性的用人之道,才使得其周围始终围绕着各种猛将志士,典韦、张辽、张颌、夏侯敦、夏侯渊、徐晃、于禁、许、庞德、曹洪、司马懿、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崔琰、毛玠……每一个都是首屈一指的人物。西晋文学家左思《咏史》诗中则指出:“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不是无人才,只是被埋没了,没有被善用。说到知人善任,在三国中,不止诸葛亮一人,曹操在这方面掌握得也尤为出色。崔琰,作风正派,清正廉明,当初曹操询问手下其他主管关于继承人的事儿,别人都不敢说话,只有崔琰大胆地说出把家业给曹丕最好,而且李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