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奇迹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5:11 点击:329656

明道带王鸥见家长 妈妈频提结婚生子敏感问题明道和王鸥凤凰网娱乐讯 逛过台北街头的繁华闹市,看过阳明山下的万家灯火,“天使CP”的台北之行,充满了简单爱的浪漫气息。在本周节目中,明道决定带王鸥见家长:“因为我觉得我的爸妈很可爱,认识他们会更容易知道我的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亲近的方式。”从两人的小世界走向整个家庭,是每一对恋人进阶路途中必须面对的一关。一向慢热的王鸥要与对方家长初次见面,难掩内心忐忑:“见面了说些什么呀,他爸妈是什么样的人呀,好不好相处啊,就是会做很多假设,想象了很多见面的方式。”明道的妈妈对王鸥的到来也做了充分准备,不仅反复向儿子征求自己着装的建议,还不忘叮嘱明道爸爸:“女孩子来了,你要对人家客气一点。”另一边,在明道的心理建设下,王鸥也很快平复好心情:“因为他有一直跟我讲,我爸妈是很好相处的人,很随和,所以我进去的时候并没有很紧张。”初次见面,健谈的明道妈妈很快和王鸥聊得火热,从家庭日常聊到明道的童年往事。最为关键的是,作为儿子恋爱对象的把关人,明妈妈不时问到一些例如结婚生子类的“敏感问题”,从“这个人可以依靠终身吗?”到“合不合得来”、“有没有结婚的意思”,题库难度不断升级。 相比之下,明道爸爸虽然话语不多,下一站奇迹

哈莉·贝瑞据外媒报道,50岁奥斯卡影后哈莉·贝瑞(Halle Berry)1989年出道,她最近接受专访,透露年轻时曾落魄到住进游民收容所,当时她只身在纽约想展开自己的演员事业,但穷到付不出房租,当她向母亲求援时又遭到拒绝,只好住进游民收容所。哈莉·贝瑞是好莱坞首位拿下奥斯卡影后荣衔的非裔女星,但成功的背后藏着她辛苦打拼的努力,她透露自己当时还是个挣扎求出头的女演员,但一度穷到连房租都付不出来,妈妈又拒绝借钱给她,她表示这件事导致她们母女长达1年没说话。但哈莉·贝瑞现在回头看,却说:“这可能是她对我做过最好的一件事。”认为妈妈当时的狠心让她更坚定自己的选择,她当时在收容所住了一段时间后,找到一份调酒的工作才得以脱离无家可归的生活。下一站奇迹

书读太少 美国女人要求博物馆给日全食改个时间本月21日,美国境内将能看到罕见的日全食,美国人都欢欣鼓舞,准备好望天了。开心的美国人正在组织各种特别活动和趴体来庆祝这一胜景,包括达拉斯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将在那一天组织一个日全食趴体,组团看日全食。不幸的是,一位妈妈意识到8月21日是礼拜一诶!孩子要上课她要上班,根本没时间看日全食啊!所以她要求博物馆重新安排日全食……她说:“那天是返校日诶,大部分的孩子都要回学校,你们就不能把日全食改到周末吗?”………………………………………………………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位大姐要求博物馆!重!新!安!排!日!全!食!服不服?惊喜不惊喜?刺激不刺激?社会不社会?还好不是所有美国人都这样没脑子,有网友发现大姐的留言后瑟瑟发抖的问,“我没看错吧,她是要博物馆给太阳重订日程???”很多网友已经笑得滚到地上去了还有人煞有介事地发起投票,请大家民主讨论,应该让把日全食安排在什么时候比较好投票:应该把日全食重新安排在周末吗?A、应该,但是要安排在晚上,我白天太忙了呢B、应该C、应该重新安排在圣诞节啊,这样所有人就都可以参与了D、把所有的学校都射到太阳上去,这样我们就不用重新安排了E、药丸目前A选项大比分领先,大家都想在下一站奇迹

薛澜: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前沿,中国如何培育新兴产业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21世纪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兼职教授本文为薛澜教授在2017年7月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2017首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的发言原题: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一组技术阅读提示:文章字数为3491字,阅读时间约为7分钟新的局面大家讨论比较多的,就是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前一段刚刚在大连的这个夏季达沃斯论坛也是特别关注这方面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是一组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这样的通讯,新能源革命,包括虚拟现实,无人驾驶,包括生物医药各方面的技术。我从2004年参加到关于这次工业革命的技术、价值与政策的未来委员会,这个论坛也做了一些调查,我觉得很有意思。好比说,到2025年其实不远了,10%的人穿着与互联网相连的衣服,90%都是无限和免费存储空间,美国出现第一类机器人药剂师,我看也是觉得没有问题的,现在说不定已经有了。3D打印汽车,玩具汽车还行,开的汽车就要小心。然后大数据资源替代统计调查,这个可能对统计局、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影响非常深的。还有植入手机商业化实现。不管怎么样,我们目前看起来还比下一站奇迹

万喆:每一个黑天鹅事件,都潜藏着一个灰犀牛式危机万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原题:Z博士的脑洞|每一个黑天鹅事件,都潜藏着一个灰犀牛式危机本文同步发布于凤凰网大学问微信公众号(ID:ifengdxw),欢迎关注后阅读更多文章阅读提示:文章字数为3961字,阅读时间约为8分钟最近“灰犀牛”引发的讨论不可谓不热。在“灰犀牛”之前,则早已有大名鼎鼎的“黑天鹅”。如今,两者并驾齐驱,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灰犀牛与黑天鹅谁更危险?这或许本身就是个错误的问题。灰犀牛和黑天鹅的不一样既然需要“既防‘黑天鹅’事件,也防‘灰犀牛’”,它们有什么不同呢?“黑天鹅”典故来源于,曾经,欧洲人认为天鹅都是白色的,因此,“黑天鹅”类似于“彩色熊猫”,被欧洲人用来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随着欧洲人登陆澳大利亚,看到了黑天鹅,他们的固有信念崩溃了。试想你看到一只七色的熊猫。“灰犀牛”典故来源于,非洲大草原上的灰犀牛看上去行动迟缓、安全无害,其实体型庞大、爆发力惊人,一旦被触怒,危险性破坏性极强,无人能挡。也相当于熊猫。似乎萌态可掬,像个摆设,然而熊猫是真正的猛兽,速度极快,牙爪锋利,它向你走来的时候,你可能会被自己的习下一站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