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相杰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8 15:50 点击:23291

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不是农产品、资源等个别商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而是货币供应过大造成的。目前解决的根本办法在于釜底抽薪收紧货币发行,允许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是目前最佳的办法。汇率机制未反映生产率的进步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产率仍然落后,但是我们的生产率的进步率却是美国等国家的好几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汇率机制却没有反映这种变化。从1997年到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实际上挂住在8.2765。盯死的汇率不反映生产率的变化,这导致重大不平衡。在国际市场上,全世界对中国产品需求上升,中国出口导向的工业越来越蓬勃发展,这里面有人力资本增加、技术进步的作用,也有汇率错误估计、本币低估的因素。在汇率低估的情况下,不断上涨的外部需求导致我国劳动力需求增加、资源压力增加、原材料需求增加、排放增加,最终导致了目前的一系列问题。这两年,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快速增长,成本上来以后能不能消化这些成本,就是一个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出在货币去年年中CPI一下子上来了,其后不断上涨,直至今年2月的8.7%,通货膨胀一起来,所有的物价都变了,因为预期也跟着变了。此外,将通胀归因于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或者将之视为油价现象,是全球性资源价格尹相杰

当能源价格改革遭遇CPI上涨。据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为6%左右,而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能源价格的长期扭曲,助长了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降低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新目标。即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指出保证全国环保投资约需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根据目前的现实,不调整经济结构恐怕很难奏效。若依靠其他手段可能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成本,有效的办法是进行能源价格改革。能源价格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国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而能源消耗只能翻一番。我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较低的能源价格与日益突出的能源与环境矛盾十分不相适应。但是能源价格的上涨必然带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产成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进一步带动消费物价的上涨。2008年3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8.3%。而此前一个月,中长期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6%,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7%,食品价格上涨11.0%。PPI指数被认为是CPI的先行指数。如果推进煤电油等能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尹相杰

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经济师。现在关联储关注的不是通胀,而是经济的稳定增长,通胀是一个滞后的经济指标,而不是领先的经济指标,所以在美国通胀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美联储仍不断减息,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目前美国资本市场基本上已稳定下来,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在中、印等新兴市场,其基本经济结构仍很健全,加上信用体系很不发达,所以幸运地没有受伤,所受的影响与冲击会很小。但未来几年美国经济复苏会非常缓慢,因为危机起源于房地产,而房地产是长周期行业。由于欧美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未来几年美国利率乃至全球利率可能会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全球流动性非常充足,可能会造出新的泡沫。当前国最大的风险在于国内流动性过剩,本身缺乏适当投资渠道。我国这次通胀主要是供给方面的原因。至于食品涨价因素,投资者不必恐慌,中国的食品通胀和国际上的食品通胀格局完全相反。目前国际上主要是谷物、粮食、大米涨得很快,但中国在谷物方面是净出口国。中国的食品通胀压力来自猪肉、禽蛋,价格是国际市场价格的一倍,随着供求格局变化,会趋于平稳。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率世界第一,加之仍然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制造业仍将长期处在通缩状态。农产品生产尹相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村民自治法的颁布实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必须对农村三十改革发展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今后的实践,使我国的“三农”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三十年来韶关市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韶关市历届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三农”政策,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为目的,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的不断繁荣。1、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建立和先进实用农科技术的普及推广,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一是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全市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73.18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107.8万吨。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培育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个。2007年,34个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带动紧密型农户17.9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37%,使户均增收2988元。尹相杰

“百业农为本,民以食为天”这句古传之语,为数千年历史证明是真理,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是真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农业在我们这个古老大国却是弱质产业,与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其他产业形成强烈的反差。我来自农村,较长时间在农村基层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有特别感受。低质、低效农业,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更难以使农民致富奔小康。目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经济较发达地区仍以“包产到户”促使农村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到底农业现代化如何搞?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依靠农业经营致富?为了寻求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实践和探索。不管怎样艰难曲折,是成功或失败,总要找出答案。基于这一愿望和设想,1997年我从广州市市长位置退下时,就考虑通过组织广州、顺德两地的农业发展公司,亲自实践、总结探讨,摸索出一条农业致富的路子。我的想法,先后得到香港九位知名企业家和广州七个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筹集了3.2亿元资金,于1997年7月1日首先成立了中外合资现代化农业的股份有限公司“顺德市新世纪农业实业有限公司”。然后根据经营发展需要,又成立了“广州立帜实业有限公司”,收购“广州广南畜牧有限公司”。经过十年的艰苦尹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