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烨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28 15:52 点击:23290

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说明,中央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完全正确、非常成功的。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经济工作,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且指出当前“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我觉得,要顺利完成“双防”任务,有许多工作要做,而最核心的问题是必须从资金源头上实行有效调控。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但一年来,这个矛盾为什么未能得到缓解呢?首先是由于人们对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原因认识还不太一致。大家对造成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国际收支不平衡,还比较认同。而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又是什么,说法就很多了。有的认为是经济结构扭曲造成的,有的说是外贸管理不善导致进出口顺差过大,还有的则归咎于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政策,等等。这些意见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却忽视了国际因素,没有充分注意到来自外部的干扰和压力。从2004年10月的西方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美国对我人民币升值施压开始,几年来愈炒愈热,引起国内外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过高预期,加上美元的急剧贬值,导致国际过剩资本通过合法尹烨

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不是农产品、资源等个别商品价格上涨带动的,而是货币供应过大造成的。目前解决的根本办法在于釜底抽薪收紧货币发行,允许人民币一次性升值是目前最佳的办法。汇率机制未反映生产率的进步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生产率仍然落后,但是我们的生产率的进步率却是美国等国家的好几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汇率机制却没有反映这种变化。从1997年到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实际上挂住在8.2765。盯死的汇率不反映生产率的变化,这导致重大不平衡。在国际市场上,全世界对中国产品需求上升,中国出口导向的工业越来越蓬勃发展,这里面有人力资本增加、技术进步的作用,也有汇率错误估计、本币低估的因素。在汇率低估的情况下,不断上涨的外部需求导致我国劳动力需求增加、资源压力增加、原材料需求增加、排放增加,最终导致了目前的一系列问题。这两年,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快速增长,成本上来以后能不能消化这些成本,就是一个问题。通货膨胀问题出在货币去年年中CPI一下子上来了,其后不断上涨,直至今年2月的8.7%,通货膨胀一起来,所有的物价都变了,因为预期也跟着变了。此外,将通胀归因于猪肉等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或者将之视为油价现象,是全球性资源价格尹烨

当能源价格改革遭遇CPI上涨。据统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为6%左右,而耗用的钢铁、煤炭、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总消费量的30%、31%和40%。能源价格的长期扭曲,助长了高污染、高能耗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降低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十一五”期间,我们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新目标。即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指出保证全国环保投资约需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5%。根据目前的现实,不调整经济结构恐怕很难奏效。若依靠其他手段可能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成本,有效的办法是进行能源价格改革。能源价格改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国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而能源消耗只能翻一番。我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较低的能源价格与日益突出的能源与环境矛盾十分不相适应。但是能源价格的上涨必然带动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产成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进一步带动消费物价的上涨。2008年3月份CPI指数同比上涨8.3%。而此前一个月,中长期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6%,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7%,食品价格上涨11.0%。PPI指数被认为是CPI的先行指数。如果推进煤电油等能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尹烨

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经济师。现在关联储关注的不是通胀,而是经济的稳定增长,通胀是一个滞后的经济指标,而不是领先的经济指标,所以在美国通胀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美联储仍不断减息,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目前美国资本市场基本上已稳定下来,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在中、印等新兴市场,其基本经济结构仍很健全,加上信用体系很不发达,所以幸运地没有受伤,所受的影响与冲击会很小。但未来几年美国经济复苏会非常缓慢,因为危机起源于房地产,而房地产是长周期行业。由于欧美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未来几年美国利率乃至全球利率可能会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全球流动性非常充足,可能会造出新的泡沫。当前国最大的风险在于国内流动性过剩,本身缺乏适当投资渠道。我国这次通胀主要是供给方面的原因。至于食品涨价因素,投资者不必恐慌,中国的食品通胀和国际上的食品通胀格局完全相反。目前国际上主要是谷物、粮食、大米涨得很快,但中国在谷物方面是净出口国。中国的食品通胀压力来自猪肉、禽蛋,价格是国际市场价格的一倍,随着供求格局变化,会趋于平稳。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率世界第一,加之仍然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制造业仍将长期处在通缩状态。农产品生产尹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走过了三十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村民自治法的颁布实施,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必须对农村三十改革发展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从中、找出规律,以指导今后的实践,使我国的“三农”工作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三十年来韶关市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韶关市历届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三农”政策,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为目的,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事业的不断繁荣。1、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建立和先进实用农科技术的普及推广,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一是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全市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73.18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107.8万吨。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培育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个。2007年,34个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带动紧密型农户17.9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37%,使户均增收2988元。尹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