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壑难填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9 05:33 点击:225416

盘点历史上的十大草包“常败将军” 古往今来,人们能记住的往往是第一、最优秀、最富有,很少能记住第二、第三,对排名末尾的更是“置之不理”。身为将军,打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每次都能打败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历史上有名的“常败将军”。 1、 李广利(西汉) 第一次征匈奴,李广利率三万大军在天山大战右贤王,先胜后败,被匈奴人重重围困,险些脑袋搬家。 第二次征匈奴,汉武帝动了血本,把二十一万大军交给李广利,与匈奴单于10万大军在蒙古土拉河血战,久战不下后匆忙撤军,靠着汉朝断后部队的殊死奋战总算全身而退。 第三次征匈奴,李广利率七万精锐,在内蒙古杭爱山与匈奴决战,先是打了个开门红,迫使匈奴撤军,之后又被匈奴来了个反包围,七万大军全军覆没,连李广利本人也投降匈奴。 2、 王玄谟(南北朝-宋) 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举兵南征,宋军在彭城严防死守,硬是挡住了魏军的铁骑。王玄谟作为大将一路连下数城,可谓势如破竹。而在大好形势下,王玄谟却对归附过来的中原义军非常不信任,不但肆意拆散,更在占领区横征暴敛,使宋军大失民心。不久,又在滑台之战中,因贪图城中财物而禁止使用各种攻城器械,结果围城200多天却始终不能拿下,给北魏赢欲壑难填

他堪称贪官外逃的鼻祖 但外逃却不是为了逃命! 《人民的名义》在第一集就展开了追捕贪官的激烈场面,最高检反贪局处长侯亮平来搜查京州市原副市长丁义珍,但一眨眼的功夫,丁义珍便潜逃到了美国。但逃到美国的丁义珍生活过的并不惬意,和在国内奢侈靡然的官员生活可以说是天壤之别。而这个贪官的下场可谓让观众大快人心。 纵观古代史上,贪官无数,但你知道贪官外逃的鼻祖是谁吗?而他出逃的原因又是什么?是为了保命吗? 公孙敖堪称贪官外逃的鼻祖,他不惜抛妻弃子,置国家社稷和高官厚禄于不顾,毅然出逃,主要的原因却是为了一个女人,并且两次外逃,最终落了个亲情荡尽,国人痛恨的下场。 公孙敖,是春秋时期鲁国贵族,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德高望重地位显赫的高官竟然做出了令后人耻笑的蠢事。 在国君的允许下,公孙敖从莒国娶来了一位美丽、贤惠的妻子——戴己。让他喜出望外的是莒国人又额外送上了戴己的妹妹——声己。但好景不长,若干年后戴己去世。由于之前与戴己相处十分融洽,但对声己却不冷不热,于是公孙敖决定再娶一位莒国女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美女可谓是战略的稀缺资源,莒国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公孙敖急中生智,嘴上说是为堂弟襄仲求婚,实际上另有歹心。而据莒国人欲壑难填

它是战争“神器”也是恐怖分子与武装分子们的好伙伴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帖子发问“历史上有哪些Bug级的现象存在?”楼下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位网友提到了AK-47,其他网友纷纷点赞支持。如果对军事略有所了解或者玩过射击类游戏的朋友,对AK-47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它几乎出现在所有的射击类游戏里,也是军迷朋友谈论最多的枪械之一。 由于AK-47极为便宜、易于操作及良好的可靠性,使其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各国反政府武装及恐怖组织的常用武器。“A” (俄语念阿)代表俄语中的自动步枪首字母,“K” (俄语念卡)代表设计者卡拉什尼科夫,47指其于1947年定型生产。它是苏军第一代突击步枪,素有“长枪之王”的美誉,位列世界十大名枪之首。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它是世界十大名枪之首?因为世界上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它的身影出现,甚至连官方数据也不能精准计算出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支AK-47,只能给出一个约8000万只的大概数量,这还不包括那些山区作坊里面的AK-47。官方数字表明,自苏联制造这种枪开始,AK-47已经出现在全球92个国家,参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90%的战争,AK-47枪口喷射的子弹杀死了700万人。远远高于二战末期美军使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所杀伤的人数。 为什么AK-47这么受欢迎?两个字“抗造”欲壑难填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镖局” 靠的不只是枪自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战略,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扩展自己的海外版图。但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大都为发展中国家及地缘政治破碎区,甚至战火频频,因此中资企业在海外的安全经营已成重大问题。 2015年11月20日,中铁建3名高管赴马里交通部洽谈合作期间,在Radisson酒店恐袭中全部遇袭,不幸身亡。而这一悲剧的发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基于这种情况,多家中外安保企业纷纷将眼光投向这一市场,并在实践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那么, 这些身处危险地带的安保人员都曾亲历过怎样的危急时刻? 一个全套的安全应急预案该如何制定? 包下私人飞机撤侨,这样的大阵仗如何在119个小时之内成功实现? 中国海外安保员,这个略显陌生的群体,在一次次的突发事件里,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一带一路”路线图 图据中国日报 危机四伏 因为一场误会 被200名土著居民围攻 2014年,被媒体誉为“中国高铁推销员”的李克强总理在肯尼亚出访期间,见证了蒙巴萨港-内罗毕铁路合作协议的签署。 目前,这条被称为“总理工程”的铁路联调联试工作平稳,有望在5月31日正式通车。 而在这条铁路背后默默坚守的,正欲壑难填

慈禧与咸丰帝看似意外的邂逅 却助她一步步坐稳皇权 历史上的咸丰帝被后人诟称为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的“四无”皇帝,但其实这个在位期间无所建树的皇帝,登位之时,也有二十岁年轻人的英气勃发。 慈禧,在选秀之前,只是一个四品道员的女儿,家庭出身也不是十分显赫,容貌也并不出众,但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在佳丽如云的后宫中脱颖而出,凭借咸丰帝对其的喜爱,一步登天。 慈禧年轻的时候 咸丰帝在继位以后,励精图治,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但镇压太平军和抗击列强的惨痛失败接踵而至,最终让咸丰帝的心理彻底崩溃了。本来就体弱多病的咸丰帝开始自暴自弃,沉迷后宫。 慈禧聪慧狡黠,在处处暗藏杀机的后宫中,通过聪明的头脑逆转了局面。相貌平平的慈禧刚开始显然没有给咸丰帝留下很深的印象,但她不甘心,迫切想要改变现状。于是笼络了咸丰帝身边的贴身太监安德海,在某天咸丰帝散步之时引颈高歌,引得其注意。就这样,入了咸丰帝的眼。 一个看似意外的邂逅,让咸丰帝十分宠爱慈禧,就这样慈禧从一个小小的秀女很快晋升为贵人,其次是懿嫔,再次是懿妃,然后是皇贵妃。 慈禧工于心计,而且还有一个后宫他人没有的能力,就是作为一个满族女欲壑难填